历时半年,终于拿到了“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
回想最初报名考试,多半为拿张证书,课堂分享时能在介绍环节加添一栏。然,系统学习后,纠正了自己那幼稚的出发点,特别是回到培训工作中,将书本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工作结合运用时,方才认识到这本用于考证教材的价值。与其说是考证专用,倒不如说是培训人的工具书。
提到培训,可能有人会说:“so easy,能说会道,万事大吉”
真的这样吗?
培训结束,看一下学员填写的评估表或许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准备不足、重点不明、逻辑混乱….
再有,若仅仅是能说会道就能万事ok的话,站在台上又是怎么说,怎么个道法,怎样开场破冰、怎样课程简练、怎样调动氛围,这些不是简单的“说”就能解决。
细细读完《培训师》一书后,更深层次认识此点,培训人不单单需要课堂上“演”的能力,还要有“编、导”的水平。这本书是围绕着岗位职务描述,培训项目、课程、教材开发,培训教学、评估工作等内容展开,基本覆盖了培训周期的五个方面,即需求分析、计划、实施、考核、评估。
今窃喜之余,借思维导图重温书本知识点
企业培训师书中虽对“培训需求分析”没有列出独立章节详细讲解,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分析学员背景、对课程的具体需求、学员个性,或许是考虑到时间成本太大,我在前期的工作中对需求分析的做法相对粗糙、简单,多用调查问卷、电话调查或面谈方式处理。
岗位职位描述在测评工具运用上,书本第二章节提到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是不错的选择。它用六边图形表示六种人格和职业类型间的关系,比如现实型,往往遵守规则,安定喜欢需要基本的技能。
工作还常用到DISC和九型人格,相比较来看,DISC(控制、影响、稳定、缜密)简单易操作掌握
当然测评仅是参考,不能与性格划等号。
人员素质测评书本在第3-5章,详细讲解了关于培训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工作,对开发课程,因工作常用到或许我们已是孰能生巧。
培训项目、课程、教材开发制作课件过程中,个人一般借助的软件有以下几种:
排版软件:秀米、135编辑器,i排版、新榜
图片设计:创客贴
图片下载:千图网、全景网、123RF、eput、一图网、pixabay
PPT插件:美化大师、Onekey、口袋PA、Nordri Tools
微场景制作:初页、易企秀、MaKa
问卷调查:问卷网、培训宝
培训教材开发设计的模式多种多样,若我们常用文字版教材可以利用自编自制、集体合编、补充充实现有教材以及借用现有教材等方式,自编自制的话需要我们实现搜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借助金字塔原理的方式给予归类划分,继而选出我们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个人习惯,平常积累,将朋友圈看到有关培训或者可用于培训的案例一键收藏或者读完一本管理、心态、技巧类书籍提炼整理为30页ppt。
培训教学、评估、质量管理当我们有了相应课件、教材,接下来就是课堂的呈现了,上台前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备”非“背”,需要研究课程大纲、吃透课件目的和目标,对课件充分熟悉,同时,还应事先了解学员情况和培训场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人的授课方法多有不同,有喜欢传统讲授式、案例分析式、情景演练式、影像教学式等等,但我想完整的授课过程走下来,一定包含引题、理论讲授、互动讨论、总结回题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课程、布置课后练习),总结是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回顾,更是一种观察学员对内容掌握程度的方式,可以提问、可以测试考核。
走下讲台,并不意味着结束,需要跟进培训评估表的反馈和课堂上的自我感知及时调整教案,争取下次有更好的水平,忌讳的是一个课件或一个案例永远是一成不变。
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不是如何做一个炫酷、漂亮ppt,而是如何让投影片上的文字走下来,也就是如何让培训落地,培训不是一场独角戏,也不是一场自嗨,课堂上,培训人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学员才是中心,故而培训人担当的角色应该是顾问、引导者、观察者,而不是滔滔不绝的老先生。
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培训人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须有谦卑学习的心态。
正如我的老师所言:“站在台上上课的老师,是站着的学生;坐在台下听课的学生,是坐着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