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临沂的好友曾多次极力邀请,让我抽时间一定去趟临沂,他说必定会让我不虚此行,直到我去年秋天来到临沂喝了一碗临沂的糁汤,才体会到不虚此行的真正含义。
当时朋友带我去的一家招牌名叫“徐记糁汤” 的餐馆,一进门,那个场面真是热闹! 只见原本不算大装修很简单的餐馆却是客聚如潮,人来人往,简直有点人满为患了。旁边点餐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许多外地游客也是慕名而来。
等了许久,我俩终于落座,服务员把两碗热气腾腾的汤和蒸饺端上来了,只见奶白色的汤上飘着鹅黄色的鸡蛋花,中间撒了一撮嫩绿的香菜,顿时氤氲着股股浓郁的香味,丝丝缕缕的钻进鼻孔里,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的拿起小勺美美的喝起来,汤汁入口鲜咸厚重,浓淡适宜,在碗中轻轻搅动,细细的,柔韧的,含在舌尖,真是吃肉不见肉,沁入心底,再回味却依旧是肉香,配着小蒸饺,简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听着我赞不绝口,直呼过瘾!旁边一位热心的服务生根据口音也听出了我是外来客,便走过来主动给我介绍糁汤,原来这汤主要是以牛羊肉或鸡肉为原料,再配上大米,麦仁,以及各种大料,花椒、元茴、丁香、草寇、三代、胡椒、桂皮 ,大火熬煮约4个小时左右,改文火再煮1-2个小时。煮好后盛一勺滚烫的浓汤冲进一个打好蛋液的碗里,汤便做成了。
我边听边感叹道:“糁汤的制作真是考究!”朋友说:“关于这道汤还有个小故事呢!”看我眼睛一亮迫切想听的样子,他便微笑着娓娓道来:相传,东晋年间,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难来到山东临沂,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常常接济他们。有一次王羲之生病,二人为了报恩,杀了家中唯一的母鸡煮汤,准备献给恩人,并且放了一些驱寒的中草药。负责看火的丈夫一不小心睡着了,看着熬的浓稠发黑的汤,妻子心急如焚,可是他们家徒四壁,再无其他可赠送的了,只好硬着头皮把汤端给了王羲之。不料她喝下后顿时神清气爽,病好了一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了“米 参”二字,意思是米中人参,到了后来人们就把它称为“糁汤”。
糁汤历经了那么久远的时代变迁,也逐渐演变为他们当地很受欢迎的营养早餐和旅游特色名吃,成了临沂的活招牌,因此,到临沂不喝糁汤者,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来过临沂,来到临沂一碗至味糁汤足以让人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