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吧读书吧!阅读方法
直到现在,我才算真正懂得阅读!

直到现在,我才算真正懂得阅读!

作者: 骑士与马 | 来源:发表于2016-05-11 18:12 被阅读840次
    图片源自网络

    有关于阅读,之前我一直觉得那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只要能识字,好像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后来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可不是一般的大。

    主动的阅读

    首先,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分。被动的阅读指的是观众、听众或读者并不需要自己做结论的阅读方式。而主动的阅读则是指的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感悟其中的奥妙,增强自己的探索力和理解力,同时收获更多,变得更高明。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主动阅读的核心是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并尝试做出解答。这是绝不可忘的原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后者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得不到答案。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①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以及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关键议题。

    ②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然后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假若你了解了整本书在说什么,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

    ④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本书带给你一些资讯,你应该要知道它们有什么意义。假使还启发了你,那就更应该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你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掌握这本书的整体或部分道理与意义,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做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这比不会赞赏一本书还遭,因为他对这本书根本无可奉告。

    阅读的目标

    其次,阅读的目的有两种:为获得资讯而读——读自己能读得懂的东西(报纸、杂志等),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读必须要读的东西(为缩小不相等的理解差异)。

    阅读就是学习

    阅读就是学习,学习又分为指导型和自我发现型。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方式,而被引导的学习就是要旁人的帮助,算是一种"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严格来说,非辅导型的自我发现学习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指导型的学习是阅读一本书,包括倾听,从讲解中学习的一种艺术。

    阅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如果你有一个活生生的老师,你可以反复询问问题,省下自己的思考时间,之后通过了解他说出的话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但是假如一本书就是你的老师的话,你就得一切靠自己了。针对于你自己提出的问题,你只有在自己作了思考与分析之后,才会在书上找到答案。

    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努力越多,效果越好。阅读的效果取决于你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和技巧。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无知却是读错了书,并非读得多就是读得好。

    你想要成功的阅读一本书,完全看你能接获多少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不借助外力,全凭内心的力量,玩味眼前的文字,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一个人文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养出能达到分析阅读的读者。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就算什么也没贡献,也该培养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大学的文凭应该代表着一般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不但能够阅读任何一种普通的资料,还能针对任何一种主题做个人的研究(这就是在所有的阅读中,主题阅读能让你做的事)。然而,通常大学生要在毕业以后,再读三四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并且还不见得一定达到。所以,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才更加有必要!

    关于阅读,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它们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包含的关系。

    一、基础阅读: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也叫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者初步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

    基础阅读四阶段:阅读准备阶段——认字——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功能性读写能力。

    一个人熟练掌握这个层次的阅读,就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通常,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是在小学完成的。

    二、检视阅读:这本书说什么?/架构如何?/包含哪些部分?

    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要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简单的说,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抓住一本书的重点,进行系统化略读。

    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了解书籍架构),粗浅的阅读(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略读或粗读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即便决定不再多花时间看这本书,也能通过略读了解到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略读的方法:

    ①先看书名页,有序先看序:了解一本书的主题。

    ②研究目录页:对书籍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③如果书中附有索引,检阅一下:评估议题范围、书籍种类、作者等。

    ④若书籍有书衣,读一下出版者介绍:看宣传文案,有助于对书籍多一点了解。

    ⑤挑几个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篇章开头或结尾的摘要说明要尤其仔细地阅读。

    ⑥打开书,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连续几页,不要太多:随时寻找主要论点讯号,留意主题基本脉动。不要忽略末尾两三页。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侦探,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清楚一切状况,保持这种态度,不久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掌握了更多重点,进而明白阅读这件事远比想象中更加简单。

    粗浅的阅读并不是给大家负面的影响。只是说在阅读的时候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否则,你一旦和它纠缠,就很难脱困而出。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正确的阅读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一个熟练的检视阅读者想要读一本书时,不论碰到多难读或多长的书,都能够很快地运用这两种方式读完。

    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尤其当你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必须先略读一下。略读过后,你就会很清楚了。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找到些想法。

    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这也是检视阅读的基本概念。不要害怕,或是担忧自己似乎读得很肤浅。就算是最难读的书也快快地读一遍。当你重读第二次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

    三、分析阅读

    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是优质的阅读。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除非你有相当程度的分析阅读的技巧,否则你也很难从对一本书不甚了解,进步到多一点的理解。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按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这个规则分两部分:一是要找出重要单字,二是要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

    如果我们不是对作者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这本书或者某个主题,那么除了作者的主张,我们一定也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去接受这样的观点。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事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沟通知识一样地评价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所谓评论并非一定是不同意对方的说法。这是非常普遍的误解。同意对方说法,与不同意对方说法都一样要花心力来做判断。同意或不同意都有可能对,也都有可能不对。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

    虽然乍看之下并不太明显,但暂缓评论也是评论的一种方式。那是一种有些东西还未表达的立场。你在说的是无论如何,你还没有被说服。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只要你知道所谓的赢只在于增进知识,而不是将对方打败,你就会明白争强好辩是毫无益处的。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当我们说某人读书"读得很好"!时,我们心中应该要有这些标准来作衡量的依据。太多时候,我们是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一个人阅读的量,而非阅读的质。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

    四.主题阅读

    最主动、最花力气、最高层次的、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从众多书籍当中列举出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所阅读的书籍,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第二个要求比第一个要求还难做到。

    我们所说的"同一个主题"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个主题是单一的历史时期或事件,就很清楚了,但是在其他的领域中,就很难作这样清楚的区分。

    面对庞大的相关资料,应该如何确定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呢?那中间并非一定只有一个单一的主题。就好像有人爱羽毛球,有人爱鸡腿,有人爱旅游。同样都用了一个爱字,代表着同样的含义吗?鸡腿可以吃,羽毛球和旅游是不能吃的。一个人可以打羽毛球,却不能打鸡腿和旅游(别犟,别抠字眼)。

    之前说过,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中也包含了前面的,或较低层次的阅读。

    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就可以当作是进入主题阅读的前置作业或准备动作。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检视阅读已经是读者在阅读时主要的工具或手段了。

    你收集好书目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在做检视阅读之前,绝不要用分析阅读来阅读。检视阅读不会让你明白有关主题的所有错综复杂的内容,或是作者所有的洞察力,但却具有两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它会让你对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接下来你针对某本书做分析阅读时,会大有裨益。其次,它会简化你的书目到一个合理的程度。

    能够熟练检视阅读的人,不但能在心中将书籍分类,而且能对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用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发现,这本书谈的内容对他研究的主题到底重不重要。这时也许还不清楚哪些资料才是最重要的——这可能要等到读下本书的时候才能发现。但是有两件事至少他已经知道其中之一。那就是他不是发现这本书必须回头再读一次,以获得启发,便是知道不论这本书多有趣又多丰富,却毫无启发性,因此不值得重新再读。

    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主要的目标是要了解这本书。而我们很容易看到,主题阅读的目标却大不相同。

    假设你已经检视了相当多的书,你至少对其中一些书在谈些什么有点概念了,而且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题了。

    1.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①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②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①浏览所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你可能会把阅读单本的书放在第一顺位,而把自己的主题放在其次。事实上,这个顺序应该颠倒过来,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你选择的书不太可能全本都与你的主题或问题相关。所以,只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即可。

    ②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读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你面对的是许多不同的作者,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使用同样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识。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综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较为全面的统述那个主题的奥义。

    ③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书籍)来回答这些问题。

    ④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当两个作者对同一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才是一个真正有参与的议题。但是这样的现象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经常发生。

    ⑤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同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我们要多做一点工作,不只是问问题与回答问题而已。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当我们做到这一切时,我们才能号称针对我们问题的讨论作了分析,也才能号称真正了解了问题。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解答。主题阅读所追求的特质,可以用一句话来作总结:"辩证的客观"

    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阅读的速度

    有关于阅读的速度,太快、太慢都是弊端。有些书不值得花很多时间来阅读,如果我们不能读快一点,那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有的书却需要我们细细揣摩才能懂得其中奥义,这时候应该适当把速度放慢才行,不能一味求快,而忽略了自己目前能掌握的程度。我们要学会适应、调节,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好的选择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去阅读。

    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这并不是说他们所阅读的书一定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多,但是至少他们读得很精。因为他们精通自己所阅读的书,他们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敌。

    俗话说:"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所谓阅读的规则,就是用一种比较正式的说法来说明这件事而已。此外,也应当学会"写出言外之意"。写下去,是让一本书成为自己一部分最好的方法。不那么做,就难以达到最有效的阅读的境界。

    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指引你去写作,而是要提醒你,运用提供的规则,仔细地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浮面地阅读大量的书,就是一个好读者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了。当然,许多书都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一下就行了。要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做笔记

    对于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首先,那会让你保持清醒。其次,主动的阅读,就是一种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说出来还是写出来。最后,将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方法:

    ①画底线。

    ②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表示强调。

    ③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不要太多,标记书中十来个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折角或加书签,方便随时查阅,唤醒记忆。

    ④一连串重要陈述在空白处编号。

    ⑤空白处记录其他同样观点、相关要点或不同观点的页码,方便统一集中全书思想。

    ⑥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⑦书页空白处做笔记,记录已简化的复杂观点,全书主要论点发展顺序或者作者主要观点。

    三种笔记:结构笔记——记录全书的架构,概念笔记——分析作者的观点(不一定是同一本书),辩证笔记——多作者共同"参与",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

    习惯的养成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如何去做的道理。阅读就像滑雪一样,专家在做的时候,都是优美又和谐的活动。但如果是新手,那就是最尴尬的事,笨手笨脚,又慢又容易受挫。尤其对于成人新手来说,必须像当初学习走路那样,跌跌撞撞,像个傻瓜。必须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学习和领悟,最终把动作连贯在一起,平滑而稳定的移动。

    为了忘掉那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只有这样,你才能将所有的动作连接起来,变成一个优秀的滑雪高手。

    阅读也是这样,从头开始学,实在有点尴尬。但是当你分别练习过那些分开的步骤后,你不但能放下你的注意力,很有效地将每个步骤做好,还能将所有的动作结合起来,表现出一个整体的顺畅行动。

    规则的多样化,意味着要养成一个习惯的复杂程度,而非表示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习惯。在到达一个程度时,每个分开的动作自然会压缩、连结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当所有相关动作都能相当自然地做出来时,你就已经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了。

    详情可以参考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个人能力有限,凭几日空闲阅读、感悟、摘录,恐不能完美地表达清楚作者的观点,但还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paiman:直到现在…你还在抄书。
        骑士与马: @reader_finder 谢谢你,谢谢你指出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发现了,所以后来停下来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了,不再为了骗自己,敷衍自己🎆
      • 万小:喜欢的阅读技巧
        骑士与马: @万小 ^O^喜欢就好,刻意久了就会成为刻入骨髓的习惯,终身受益!

      本文标题:直到现在,我才算真正懂得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eu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