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大难不死,庆幸逃过了一劫。自从把文文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后,赵桂花和婆婆,对文文更加地偏爱和关照。做新衣服,首先紧着文文,有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文文。婆媳俩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平日的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幸亏彤彤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不挑吃,也不挑穿。她穿着赵桂花,用旧衣服改制的花衣服,依然在心里乐开了花。她也会捡起文文吃剩的果芯,吭着残留的果肉。
彤彤和文文是最好的玩伴,姐弟俩在自家的院子里,追逐嬉戏,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只要姐弟俩醒着,彤彤是文文的“影子”,文文是彤彤的“小尾巴”。姐弟俩形影不离,从不吵架,也不打闹,十分地和睦。
转眼到了开学季,姐弟俩终于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背起了赵桂花亲手缝制的花书包,走进了村里的一所民办学校。整个校园五间平房,是大队的一座牛院子,改造而成的。教室里没有桌椅板凳,就用土块,垒成土凳和土桌。一个校长,和两个代课老师,都是村里有文化的老年人。上下课没有钟声,上下课时间,由老师说了算。全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足二十个学生。
走进校园的姐弟俩,异常兴奋和快乐。他们终于有了新课本,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朗朗上口地读课文,尤其拿着铅笔,学着写自己的姓名时,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上学仅仅一个月后,彤彤聪敏,好学,得到了代课老师的喜爱。而文文坐在教室里,却常常心不在焉,像猴子的屁股,坐立不安,左顾右盼,一点也不踏实。文文似乎有姐姐护着,什么也不用他操心,老师布置的作业,姐姐抄,自己不会做的题,姐姐给教,学习似乎与自己无关。
姐弟俩还沉浸在上学的快乐中时,不幸如影子,紧追着文文不放。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赵桂花早早起来,给姐弟俩打了两个荷包蛋,催促着姐弟俩快点起来,吃过早饭后去上学。
彤彤已经下了炕,自己洗漱,梳头。可文文依然睡得纹丝不动,赵桂花已经不耐烦地叫了三遍,文文依然没有动静。赵桂花觉得有点不对劲,走过去摸了摸文文的头,文文的头像烫手的山芋,赵桂花发现,文文感冒发烧了。
赵桂花给文文找来了退烧药,让文文喝了药之后,就让彤彤自己去上学,叮嘱婆婆在家照顾文文,自己拿着镰刀,朝着自家的自留地走去。
一望无垠的麦田里,金灿灿的一片,麦穗儿弯下了腰,紧等着收割。邻居们人手多,收割已经进入了尾声,而赵桂花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几亩地的麦子,可是一个大工程。她只能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地干。什么时候,粮食归仓,她才能松一口气。
文文的发烧,持续了一天,还是没有退下去的迹象。赵桂花下午早早收工,带着文文去了一趟诊所,大夫给文文开了药,打了退烧针,说回家让多喝水,注意休息。
可到了第二天,文文依然高烧不退,文文滴水未进,嘴唇起了一层皮,眼睛都不想睁。本来体弱的文文,怎么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赵桂花依然把文文带到了诊所,这次大夫把脉辩证,翻眼皮,看舌苔,听心脏,经过诊断后,大夫拒绝了给文文开药,建议让赵桂花带着文文,去大医院检查身体,文文一系列的症状,也许不只是感冒发烧引起的。
赵桂花听了大夫的话,心里一惊,一种不详的预兆,涌上了她的心头。如果文文是普通感冒发烧,通过吃药打针,应该早就会康复的。
为了不耽误病情,赵桂花依然放下了,迫在眉睫的秋收,带着文文去了县城的人民医院。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