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之约
习禅者未必能够一生悟道,当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他们也会相约来世。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前世是一位苦行道人,在湖北蕲春破头山一边修行,一边栽种松树,人称“栽松道人”。栽松道人年老之时,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之盛名,便前去拜见请法。
栽松道人问:“听说祖师您传佛心印,如此之法我可以听闻吗?”
四祖知道他是难得的法器,只可惜已经衰老,便回答说:“您已经年老了,纵然听闻,又怎能广传此法教化众生呢!如果您愿意转世再来的话,我可以等您。”
栽松道人闻言应诺,告辞而去。
一天,栽松道人顺水而行,见到一位少女正在浣衣,知道和自己有缘,便上前作揖说道:“今日我想到您家借宿,是否可以呢?”
浣衣少女指着上游回答:“那边就是我家,我有父亲和兄长,您可以去和他们商量。”
栽松道人说:“如果您答应,我才敢去。”
浣衣少女点头同意,栽松道人于是转身而去。
浣衣少女乃是周家的小女儿,尚未出嫁,回到家中问起是否有人前来借宿,家人都说没有,她颇感纳闷。
不久,周家女儿竟然无缘无故怀孕了。父母大怒之下,把女儿逐出家门。她无家可归,只好白天为纺织铺子打工维持生计,夜晚则借住在旅馆的屋檐下。
足月之后,周家女儿产下一个男婴,她以为这个孩子乃是不祥之物,无缘无故让自己遭受了如此苦难。狠狠心,便把孩子抛到了小河里。
第二天,母亲毕竟想念孩子,忍不住到河边去看,竟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从下游逆水飘来,不仅没死,气色还特别好。大惊之下,母亲又从水里抱回了儿子,独自抚养。因为没有父亲,大家都叫他“无姓儿”。
“无姓儿”童年时期,常和母亲一同乞食为生。一天,母子俩路遇一个异人,见到“无姓儿”便大为赞叹,说道:“这孩子了不起啊!如来的三十二种好相当中,他只缺七种。您要好好抚养他,后福无尽。”
有缘人自会相逢,“无姓儿”七岁那年,在路上遇到了四祖道信禅师。四祖见他虽然衣衫褴褛却相貌奇秀,便开口询问:“小朋友,你姓什么?”
“无姓儿”回答:“我有姓,但不是一般人的姓。”
四祖问:“那是何姓?”
“无姓儿”回答:“是佛性。”
四祖曰:“哦,这么说,你大概没有姓吧?”
“无姓儿”回答:“性空也。”
四祖认出他就是当年的栽松道人,便向他母亲请求,允许他跟随自己出家。其母已经知道儿子有佛缘,丝毫没犹豫就答应了。
“无姓儿”于是成了四祖的侍者,得名“弘忍”,并逐渐成长为四祖数百弟子当中最优秀的一个,继承了祖师之位,即五祖弘忍大师。
五祖因宿世根机深厚,且今生出身贫寒,故一向宽宏仁慈,所行笃实,人缘极佳。继承祖位之后,弘忍大师于黄梅县东山阐扬见性成佛之法,弟子众多,影响巨大,禅宗出现了自达摩祖师西来不曾有过的兴盛,史称“东山法门”。
问:难道真有这样直接入母胎而没有父亲的事吗?
答:在佛教历史上,这样的事其实很多,圣者入胎可以做到与父亲无关,这样能够更多地保留前世的智慧和记忆,其修行成就也比较显著。
许多时候,即便有父母,圣者也会选择这样的入胎方式,不经过父母行为而独自入胎。这样的人生来就是修行人,欲望习气淡薄,修行成就大。
有些天神同样可以做到,例如圣母玛利亚就是处女怀胎,生下了伟大的耶稣。耶稣为什么会有种种神迹?因为他生来就不同常人,他是天神的使者。
前生后世是否存在?
假如没有前生,如何解释人们今生相互之间的种种因缘?如何理解人们今生的种种天分差别?
假如没有后世,此生死后便是永远的结束,人生还有何意义?
假如没有前生后世,人们的善恶行为就没有了因果业报,人类道德也将会彻底崩塌。因为,做什么都无所谓了。哪怕无恶不作,只要有办法逃避法律制裁,那就行。
那就行吗?那恐怕就不行了。
栽松道人和道信禅师,两位禅者的来世之约,造就了一代高德五祖弘忍大师,也造就了“东山法门”以及禅宗的日渐兴盛。还间接造就了后来的六祖惠能大师,以及禅宗在中华大地的全面盛行。
古人云:“书到今生读已迟。”要我说,还不算迟。咱今生可以努力修身进德,可以行道,可以学习,可以逐渐开智慧,可以慢慢化解烦恼习气。
这样,便可以给自己预定一个渐入佳境的来世之约。
来世本无所来,只是此身死后,灵性之光不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