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9世纪法国小说

作者: 缦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7:21 被阅读11次

19世纪法国小说篇(书中第43、44、45讲和46讲上)

当时有一本好书《19世纪文学之主潮》,巨著,涵盖19世纪整个世界文学,著者: 勃兰兑斯

法国19世纪文学先驱:斯塔尔夫人、夏多布里昂。

斯塔尔夫人,两部文论集:《文学论》、《德国论》,大有名。说理流畅,不加修饰。

夏多布里昂,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父亲。文句优美,意象丰富。作品有《基督教真谛》、《殉道者》、《勒内》,当时在欧洲大流行。

个人的青春是不自觉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浪漫主义是自觉的青春。

《墓畔回忆录》他死后出版,把自己的性格、为人都说出来。 与卢梭的《忏悔录》相比:卢梭是假装的、大有保留的、避重就轻的;夏多布里昂是诚意的、不想哗众取宠的、不装腔作势的。

夏多布里昂在整个法国文学史上,是个男高音独唱。思想是旧的,文体是新的,感情是热的,正适合导引浪漫主义。

到现实主义后,文学家已难以归类。

雨果,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一代文豪。 雨果的文学现象非常庞大。1827年他的《克伦威尔剧引》发表时,巴黎像造反一样,宣称古典主义结束, 浪漫主义胜利。

《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宏大,奇怪,振奋人心。用的是故事、情节、场面, 人物是为故事、情节、场面存在的。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反,陀的故事情节场面是为人物存在,当人物说话时,故事、情节、场面好像都停顿了, 不存在了。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陀更高超,符合原理。

大仲马,有黑人血统,文学老板。很会经营事业, 小说工厂日夜开工,出200多种小说。《三剑客》、《基督山恩仇记》,法国妇孺皆知。 书中结构很简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基督山恩仇记》不是艺术品。读完《基督山恩仇记》,一点不觉得艺术,就觉得生活了一场,痛快了一场。

巴尔扎克,文学的巨人。面对他,思想的深度,文体,都免谈。 他的小说,忽然展开法国19世纪生活。

艺术不反映现实。现实并不「现实」,在艺术中才能成为现实。现实是不可知的,在艺术中的现实,才可知。

他的世界中,人、事、物,都是夸张的。就方法论言,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是一样的。一进入他的书,就感到他每个人物的精力。

巴尔扎克的生活一点也不愉快,他是文学劳动模范。他在爱情上是个理想主义者。

每一部都是独立的,各部又是连贯的。他是整体性的渊博。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间百态,什么都懂。

巴尔扎克是文学上的巨人,福楼拜是文学上的圣人,以文学为宗教的最虔诚的使徒。

36岁写成《包法利夫人》,41岁写成《萨朗波》,48岁完成《情感教育》。 三部作品都可说是精心结构:《包法利夫人》,极完整的肖像;《萨朗波》,斑斓、广阔、丰富;《情感教育》,交响乐。

他是世界文学中最讲究文法修辞的大宗师。他本人是个对世界的绝望者,深知人的劣性,无情揭露。他的小说人物都是些不三不四、无可奈何的角色。《包法利夫人》最完美,《情感教育》博大精深。他写的都是些他看不起的人,主张不动感情,不表立场。

读福楼拜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福楼拜是个道德力量特别强、又特别隐晦的人物。 他的艺术力量很奇妙。写极平庸的人与事情,却有魅力,仔细看,有美感。有人以灯光照透他的书页,想要寻找魔力。纪德称其书是枕边书,将福楼拜视为老师。

乔治·,与缪塞、肖邦,都有情恋,传说一时。

《魔沼》、《弃儿弗朗索瓦》、《小法岱

特》这三本书,乔治·桑的精华,纯粹乔治·桑风格:温婉、清丽,细而不腻,好像没有人在写,自然流露。 少男少女最难写--那样简单,那样不自觉-- 乔治·桑写来好极了,这是女性的优越。以母爱入文学,但又严守文学的规范,对角色不宠爱,绝不姑息。她先是个诗人,再做个母亲。

司汤达的《红与黑》实在是奇峰。 读书打仗,读书写作,干脆利落,时间也扣得很紧。他研究哲学,观察人物性格,勤学苦修凡五年,自己造就自己,很有办法。 他的初期文章是评论音乐、美术的。 初期作品是写莫扎特传、写海顿,写《意大利美术史》,写完献给拿破仑。也写游记,据说博大精彩,笔法泼辣, 其实不过30多岁。

他交友广阔,应英国报纸聘写报道,批评法国时政,死后结集名《英国集》。同时还写《论爱情》--世间只有两篇《论爱情》:柏拉图和司汤达。1823年写《罗西尼的一生》,见解警辟,品位高超-- 个人艺术背景如此,长篇小说中却一字不谈音乐。 凡大师,都这样。后来又写《拉辛与莎士比亚》,书中观点,为后来批判现实主义形成道理。

1827年,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问世,可理解为《红与黑》的前奏。第二部《法尼娜·法尼尼》,革命与爱情之火熊熊燃烧--后收入中短篇集《意大利遗事》--这时司汤达46岁。以其人生洞见,30多年历练,遂动手写《红与黑》,一年成稿,乃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 尼采对此书极为推崇。他是文学上的军事学家,还以近20年间,得成《拿破仑传》。

《红与黑》,「红」指军装,「黑」指教袍。主角于连夹在两者中间,故称「红与黑」。

龚古尔兄弟也是福楼拜时期的文学家。两兄弟合写小说,同一个风格,精密观察社会,尤注目于平民生活。

左拉与自然主义几乎是同一个词。 左拉长与科学分析,但并非纯客观描写。其实宜于中年、老年读。他的写作规模极为庞大:《卢贡马卡尔家族》、《三大名城》、《四福音》。

阿方斯·都德,读他的书是很好的休息。敏感,擅记印象,细腻灵动。偶现讽刺,也很精巧。其实内心热烈,写出来却淡淡的,温温的,其实大有深意--也可说没有多大深意,所以很迷人。

读都德的书,从《磨坊书简》开始,然后读《小东西》、《莎孚》、《达拉斯贡的狒狒》,写法国南方风俗民情,处处动人,用不完的同情心。

莫泊桑,福楼拜是干舅舅,是他亲舅舅和母亲的朋友。 福楼拜首先要莫泊桑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福楼拜的「一字说」当然更有名:「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的寻找,务必找到它,绝不要来个差不多」。这话是福楼拜对莫泊桑讲的,结果全世界的文学家都记在心里。「唯一恰当的词」,有两重心意:一,要最准确的,二,要最美妙的。

除了早年的诗和诗剧,莫泊桑传世之作都写于1880到1890年,计:短篇小说300篇,长篇小说六部,游记三部,以及关于文学、时事政治的评论。

法国19世纪的小说家,不是什么自然主义,什么批判现实主义,是一秉西方人文的总的传统,写人,写人性。追根溯源,就是希腊神殿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一,改善完美自己;二,靠自己映见宇宙;三,知道自己在世界上是孤独的。

莫泊桑从平凡琐屑中截取片段,构思,布局,别具匠心,文词质朴优美,结局耐人寻味。

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更有未来的意义和价值。司汤达的光射的更远,莫泊桑的光较柔和,以后可能黯淡了。

专论短篇小说,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时期,可以解作老派的短篇小说时期,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是代表。20世纪后半叶,世界性地产生了新的短篇小说, 体裁、风格,大异于老派。法国、英国领先,美国随之而起,南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日本也蹿上来了。 新型的短篇小说,特征是散文化、不老实、重机智、人物和情节不循常规。

有一点要申明,上述这种历史变迁,未必是文学的进化进步,而是文学的进展。艺术没有进化进步可言, 我们读前辈的书(看画、听音乐),应有三种态度:设想在他们的时代鉴赏;据于自己的时代鉴赏;推理未来的时代鉴赏。

19世纪末叶,法兰西三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缔造了文学丰碑,接下来再开局面,另辟蹊径,进入20世纪了。 新的一群法国作家,以法郎士、布尔热、洛蒂为代表。

法郎士是法国之名为名,作品的确是地道的法兰西风。 词句细腻,风趣雅致,古今题材都能得心应手。文字,清澈素净,思想却倾向革命。

布尔热,以诗人、批评家闻名,后来才写小说注重,心理分析。司汤达之后,布尔热最擅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既攻击唯美主义,又攻击唯物主义,他自己是理想主义。

洛蒂,少年时期任职海军,经波斯、埃及、中国、日本,后来采为写作题材。《冰岛渔夫》最佳。 洛蒂是印象主义者, 色彩的、音响的、诗意的,笔下人物鲜活。

相关文章

  • 2022-02-23小记录

    【今日小得意】 1、日行10000万步:完成1.2万步。 2、读书笔记1篇:完成(法国作家都得短篇小说:房屋出售)...

  • 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

    《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

  • 日记 2014年7月31日

    作者 沈渤芮 《三十五公斤的希望》读书笔记 小学二年级 今天我看完小说《35公斤的希望》。它是法国安娜....

  • 《红与黑》:所谓野心家,不过是个缺爱的孩子

    《红与黑》是19世纪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小说最初起...

  • 我该写些什么呢?

    读书笔记随想散文小说诗歌论文?

  • 感恩日记D590

    2022.8.9 看书,读书笔记 午休 看小说

  • 茶花女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位风尘女子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在法国文学...

  • 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

    《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年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法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在这一部小说里,我们看...

  • 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羊脂球》:献身是否有罪?

    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羊脂球》:献身是否有罪?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 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

  • 小说|法国玫瑰(言情)

    文/唐宋 1 苏菲,金色的头发,庭院深深的眼眶,仿佛碗着我的注视。金色的睫毛,装饰着深蓝宁静的大海。白皙的皮肤像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19世纪法国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zu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