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作者: 为时未晚 | 来源:发表于2016-05-03 16:16 被阅读439次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问我:你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我每次都面露难色地搪塞一个回答:

    “多听英文歌曲。“

    “多看英文电影。“

    “看英文原版名著。”

    “从学习《新概念英语》开始吧。”

    等等等等。

    不是我不愿意认真解答大家的问题,而是真的没有好好思考过自己是如何学习英语的。从小到大,学英语对我来说就好像是水到渠成,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熬到三更,没有坐立不安捉拿不定,就这样从初中到大学,英语成绩一直都保持在前三左右,四六级优秀,托福考试差一点点满分,GMAT没太发挥好考了730,CFA考试也通过了Level 2(当然,这只是个以英文出考题的金融考试,主要考察的是金融知识和应用水平)。如果我这样回答向我请教英语学习的人,相信会上演“如何众叛亲离”(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 2008年美国电影)的中国现实版。

    最近,又连续几天收到小伙伴们关于如何学习英语的提问。离开校园好多年,虽说第一份工作的working language是英语,但后面的工作几乎不涉及英语。除了每年、每月、每周固定看美剧、好莱坞电影和英文原版书籍,被动接受英语信息外,我都没有再系统地学习过英语。而今时今日的英语学习环境肯定和十多年前大有不同,我怕误人子弟。且坊间关于英语学习的资料、方法、经验多不胜数,又岂会少我一个?

    But on second thought,英语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我学得最热情投入,最感轻松愉快,也最为沾沾自喜的一门知识,不如写点什么,谨此纪念自己学习英语的第19个年头。(这个数字太恐怖了!)

    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初一。之前父母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早早地在小学就送我去学习英语,以至于我身处一个60%的同学都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初中班时有点小小的惶恐。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开学,音标什么的都还没有学完,老师就教我们唱ABC字母歌,看着其他同学唱得眉飞色舞,而我却只能唱出第一句“ABCDEFG”,连接下来的字母表都背不出,更不用说最后一句“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了,完全不知道是神马情况!

    危机感油然而生。一直以来都是三好学生的我可不希望被英语拖了后腿,于是开始很认真地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因为没有基础,我对老师教的每一个音标、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语法都听得特别认真,回家以后自己也练习好多遍。相对那些有基础,认为老师教的内容太简单而不以为然的同学,我相信我这只后飞的鸟儿打下了比他们更坚实的基础。

    幸运的是,我的第一位英语老师语音和语法都非常标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把控也很讲究,这无疑对我英语基础体系的搭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可惜这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只教了我不到一年就放假生小孩去了,而在这一年中,我的英语成绩最多就算中上,没有给她留下任何印象。

    厚积薄发是一个经过无数实践证明的真理。到了初二,我的英语成绩开始大幅提升,对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当时我的同班好友是一个对西方社会和文化非常向往的女生(她现在也如愿以偿移民到了加拿大),经常和我分享她听的英文歌,讨论看过的好莱坞电影。英语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另一扇门,不仅仅是课本上的“Han Meimei”和“Li Lei”,还有更多色彩斑斓,充满新鲜感,闻所未闻的东西。那一时期的经典和热门电影”Forrest Gump”, ”Titanic”, ”Sleepless in Seattle”, ”Mission

    Impossible”, “Top Gun”,”True Lies”, ”Legends of the

    Fall”,”The

    Shawshank Redemption”,”Leon: The Professional”, “Fight Club”,等等等等,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并经常拿一些台词背诵,讨论其中某个词的运用。我们看电影听英文歌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为英语考试加多少分,纯粹是出于兴趣。在父母看来,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觉得这些兴趣占据了太多学习的时间,以至于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正统的英语”。可恰恰是这些鱼龙混杂丰富多彩的英语娱乐让我们保持了对英语的不懈热情,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感。

    高中的英语学习也是一帆风顺,当然夹杂着更多的英文歌曲,更多的英文电影,还有让我看得磕磕绊绊的英文原版名著。我有时会坚持不查字典去看一页有十多个生词的英文原版名著。主要是怕麻烦。在还没有金山词霸的时候看一页书查十多次英汉词典那是对耐性的一种极大挑战。虽然后面也有计算器大小的电子词霸出现,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习惯。鲁迅先生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的经验是:同一个生词看得多了,也便能猜到它是什么意思。

    总结下来,我的英语启蒙阶段头开得不错,归结于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一个语音标准语法出色的老师和我笨鸟先飞的心态,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英语基础对于以后的深入学习和应用来说太重要了。我见过很多词汇丰富、自认为英语不错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尚且能让人猜到是什么意思,但语法和结构混乱到让人怀疑他是在使用二十一世纪初最机械的那种在线翻译软件吗?当然,作为沟通的媒介,这样的英语水平最多被人暗笑,但也可以是够用的。不过我想每一个有志学好英语的人都不希望自己停留在这样的水平上。那基础,请一定打好。

    第二,持续不断的热情和投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老套但不俗套。如果没有十多年前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英文歌曲、好莱坞电影和英文原版名著的狂热以及“浪费”在反复收听、观看、阅读上的时间和精力,我的英语水平很可能就只是个中上,不会是英语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拿不到全国中学生英语大赛二等奖,可能就是一个想到英语就痛不欲生的中学生。

    第三,一个可以与之交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好伙伴。我最早交流英语的伙伴是ICQ上一个网名叫Chuckle & Chuckle的美国男生。那个时候我连“Chuckle”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但刚买了电脑装了ICQ就迫不及待要找一个正宗的美国人练习英语。也不知道那时为什么Chuckle

    & Chuckle就同意了加我,还断断续续和我非常无趣地联系了几个月。我既没有发自己的照片给他(估计当时如果发了照片他肯定不会和我聊)也没有钱让他陪聊,估计他也是太无聊了吧,就随便搭理了解下第三世界国家的同龄人是怎样的。这段网聊关系以我看不懂他写的信息,他忍受不了我回复的速度,最后再也没有搭理我而结束。想想也是,那时我才会几个英文单词呀,更重点的是人家网聊用的都不是我学习的英语,而全是什么“sup(What’s up)”,“bbs(be back soon)”, “asap(as soon as possible)”,“wtf(what the fuck)”之类的俚语或简写,让我一个单词都记不住几个的初中生怎么懂呀,查英汉大词典也查不到嘛。

    而真正的好伙伴还是我上文提到的同班好友,我们虽然从不谈英文功课,但我们会一起认真听完看完每一期的《疯狂英语》,一起讨论里面介绍的精彩电影、好听的歌曲和优美的文章;我们一起到处找喜欢的电影台词,反复阅读,背下来;我们为一本好不容易到手的原版《Readers Digest》兴奋不已,如饥似渴地阅读。虽然老实讲,生词太多,好多文章都是似懂非懂;我们在一起骑车上学的路上讨论Keanu Reeves的名字怎么拼,怎么读;我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为电影里一个单词的用法争论不休;我们比谁看的英文电影多,谁听的英文歌曲最新。就在这样相互交流、探讨、你追我赶的娱乐中,我们的英语水平在各个层面上都不知不觉地有了提升。

    之后进入大学,即使班级里都是全国各地的尖子生,我的英文成绩也丝毫不输。我写的英语文章总是被老师当范文share给同学们;作的英文演讲也深受老师赞许。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都轻松拿到了优秀。这个时候,我感觉英文课本里的那些语法啊,结构什么的,我都基本上了解了,我要做的,是更多地去找一些英文书籍或者教材来阅读、学习。刚好大二的时候有个去香港交换学习一年的机会,在香港几乎是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中,我又一次巩固提升了英文水平,也养成了看原版英文教材的习惯。

    除了去香港交换学习提升了英语水平外,在大学期间还有另外两件事让我的英语受益匪浅:一是痴迷美剧Friends,二是准备托福和GMAT考试。

    因为中学时的好伙伴没有和我在同一个地方上大学,对英文歌曲和好莱坞电影的讨论交流戛然而止。虽然我也继续看好莱坞电影,但再也没有了一部电影看几遍,反复咀嚼台词的情况出现。不过我发现了另一个令人痴迷的新宠----美剧“Friends”。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很fan Friends,看学校的BBS上大家都在推荐Friends,于是我决定看看。但我失望了。不知道或者记不清当时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这套美剧不够吸引,男猪脚不够帅?场景太旧?(毕竟第一季第一集是在1994年拍摄的,而我开始看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是第一次看这种美式情景喜剧不习惯?(刚开始很讨厌背景里的笑声)总之我是硬生生看了三遍才坚持下来看完第一季第一集。这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上完课第一件事就是回寝室看Friends,哪怕课间半个小时也跑回去小看一番。很快看完已出的剧集,而更新又没有出来,心急如焚。于是回头重新回味看过的剧集。一点不觉得闷。紧凑的节奏,鲜明的人物性格,不费脑的剧情,频频爆发的笑点,最重要,简单有趣的英文对白,都深深吸引了我。十个季度出完,我从中文字幕版看到英文字幕版再看到无字幕版,每一集几乎都看了三遍以上,每个情节甚至大多数台词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认为Friends是寓教于乐学习英文的绝佳教材,并积极地推荐给周围的同学们观看。于是我又有了讨论剧情和台词的小伙伴。记得大学同班有一个男生特别有表演天赋,看了Friends能将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情和对白模仿得惟妙惟肖。Friends应该是影响我们那一代人大学生活的重要美剧之一吧,就像现在的Big Bang Theory如此受到大学生追捧一样。两个时代的经典。甚至后来听说我们同级的某位小伙伴极受Friends启发,以此为动力及借鉴,创作了红极一时的中国版情境喜剧《xx公寓》,里面有些桥段与Friends如出一辙。可见Friends对我们那一代大学生的影响之大。

    Friends对我的英文口语、语感、英语文化和兴趣等有很大的提升与巩固,而大学里准备托福和GMAT考试则是对我标准英语的巩固和提升。

    我那时想出国,可是又没有那么想。因为我那时是一个思想简单很不成熟的孩子,对毕业后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没想得那么清楚。但是大三时身边都是疯狂考托考G准备出国的小伙伴,我觉得不能落后呀,不管有没有用,先准备起来考了再说。

    于是上当时很流行的太傻论坛和寄托天下论坛去看托福和GMAT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两个论坛对我帮助挺大,让我从对托福、GMAT几乎一无所知,变成了在各方面都有计划积极准备考试的gter。下载了狂多的复习资料,买了厚厚的托福、GRE词汇书、历年考题、模拟题,每天晚自习都按计划做不同类别的练习题、试卷。后来还和同学一起报了新东方的GMAT考前复习班,一个暑假顶着烈日、住着没有空调的房间天天上课、做题、上课、做题。这段时期可能是我英语学习生涯中最努力也最不enjoy的一段时光。以前,英语学习和英语功课都是“娱乐消遣”,是其他功课做累了之后的放松方式;可现在英语学习居然变成了一种负担,每天要背无尽的单词,复杂、生僻、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用到;要在短时间内做长篇的阅读训练;还要写很多固定格式的英语文章。那段时间,看到英语几乎就有种想吐的感觉。不过好在有小伙伴陪我一起坚持,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探讨,总算熬过了有点痛苦的复习阶段。

    我已经记不清参加考试的具体情形了,只记得结果是托福670多分(没到满分,当时满分是677),GMAT没发挥好730分左右。虽然托福考试我对自己挺有信心的,但也没预料到会考这么好,还一度觉得是计分计错了。但那一天,我的人品一定是相当爆棚,哈哈。

    这两个分数最终都是没有用到。但这段复习准备的过程,却给了我不少的帮助。不仅是提升了我标准英语的水平,也让我明白学习任何东西,一定是需要努力付出坚持不懈的,就算是你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天上也不会一直掉馅饼下来。

    Friends的口语英语+托福GMAT的标准英语让我在后来找工作阶段准备简历、personal statement和英文面试等方面都受益不少。也在工作的头几年给我加了很多分。

    但是之后,我几乎就再也没有正式学习过英语。这两年换了工作英语使用得也少了,只有在看美剧和好莱坞电影时会被动收听。以至于去国外旅行的时候居然出现过一次我听不懂别人的英语,别人也不懂我说的英语的囧人情况。看来用进废退实在是太正确了。如此这般,再多过几年,如果我说自己曾经托福几近满分,我想大家可能都觉得我是厚颜无耻的大忽悠。

    这就是我19年来的英语学习之路,总结起来五点:

    1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2培养兴趣,激情投入;

    3结交益友,切磋互励;

    4努力攻坚,锲而不舍;

    5熟能生巧,用进废退。

    我想,这也应该是任何一种技能或者知识的学习之道吧。

    流水账一般,谢谢各位看到最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fr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