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岛原创文学佛学爱好者红林社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四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四章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08:34 被阅读0次

所有世界里的所有须弥山一样多的财宝来布施,所得的福德自然是和所施的财宝一样的多,而这样的财宝在世人眼里已经是无边无尽了,是无法想象的多,按数字大小来说,就连现在的超级计算机都无法计算。但在佛祖如来眼中,布施这样多的财宝所得的福德还不及持经读诵所得福德的千百万亿分一,及至宇宙间最大数字的一分子,其实,我们知道分子最小,而分母最大,最后的结果就是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财施所得福德其实就是零,因为再多的财宝,也是可以数的,所得的福德自然也是有限,既然有限就有穷尽的时候,到头来就是归零。

为什么终将化归为零的福德,世人却紧抓不放呢?还是和世人的认知与意识有关系。我们超越不了时间,也就看到不前世与来世,只为今生而活,再说今生还是住相而为的今生,在短短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及时享乐”成了世人的追求,不管是物欲横流的见识之乐,还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或是功成名就的名利之乐,这都是世俗之乐。再有“知足常乐”的世俗之解与教育。

我常想,在这个快餐文化、文化快餐与娱乐大众、大众娱乐的时代,还有谁会认真思考这些,听听以前的摇滚乐,是我们沉默了,还是麻木了,总要有人醒着,才好呀。其实,不必担心,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不会来,一切皆为自然,只是迟与早的问题。

这在一品中佛祖如来又强调了“受持,读诵,为他人说”经文这一传扬佛法的基本功。受持,领受忆持。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佛教认为,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并坚持身体力行,就是信受之后能以行持。这是佛祖如来对弟子们的要求,对于经文要领受在心,持久不忘。如果将悟道觉醒比做万丈高楼的顶点,则受持经文就是地基,受持越深,则地基越稳。但有一点,要明白,打好地基是为了盖高楼。

读诵,读为依照文字念,就是要严格按经文来读,不可有二。如要修得纯正本性,就要从读正宗经文开始,《金刚经》是佛教诸经之根,是佛教正宗经典,必须以法阅读。其实,《金刚经》已经是原经梵文的中华译本,或多或少有些失真,但其真谛不失,尚可奉为经典,就象1+1=2,全世界都认同。诵,用高低抑扬的腔调称述,述说,就是要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来向听众述说经文,这个要求就高了,在熟读理解了经文后,就要向他人演说,这需要很高的情商与技巧,每一个传扬佛法的高僧大德都是演说家,经文在他们的口中既朴实无华,又动听感人。

为他人说,这是责任也是工作。思想与主义,只有传播与实践才有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我相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得道觉悟的人很多,但能称上“圣贤”的不多。就像共产党很多,但成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不多,到现在为至也才有七个共产党员有此荣誉。能称之为圣贤者,必是为此信仰奋斗终身,同时身体力行传扬与实践信仰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t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