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80407/42800383423ac0b7.gif)
1
昨天晚上舍友给我介绍男朋友。
身高185,喜欢健身,颜值8分以上,程序员,国贸上班,月薪一万多,家里有房有车。
刚开始还比较有兴趣,毕竟颜值决定了第一印象。舍友们也开始撺掇,让我一定抓住机会,但是讨论着讨论着,兴趣就开始一点点没了。
首先,他在老家买了房,这就意味着以后是要回家的,不会留在北京。而我以后是要留在北京或者回山东的。
其次,舍友说他是专科毕业的。虽然我没有学历歧视,好多好朋友也是专科毕业的,但还是对这一点有些芥蒂。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男票的学历问题还是决定了很多三观问题,毕竟以后可能要生活在一辈子的。
最后,舍友说他工作两年了,月光族,甚至还和家里要钱。这时候,我对这个男生的兴趣就只剩颜值的一点点了。
看着那张帅帅的照片,我们宿舍开始了一波讨论。
渐渐地大家都变成了感叹:感叹自己考虑的太多,越来越难以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2
高一的时候,认识了自己的初恋。
寒假的时候朋友帮我注册了QQ,按照条件查找好友就认识了他。后来发现是另外一所高中同级的,而且家也很近。
那时候他经常在空间发一些搞笑的东西,我也很喜欢这些,不知道空间能点赞的我,每次觉得好玩,就会给他发条消息:真好玩。
后来他就一直调侃我,是我追的他。
慢慢地,我们就熟悉了。开始整天在QQ上聊天,晚上回宿舍就开始抱着手机一直聊一直聊,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在一起了。
他178,长得很瘦,学习不好,还会和一些坏孩子玩,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
而我,大家眼里认认真真学习的学霸,虽然长得没有很漂亮,但也还可以。
我告诉我朋友的时候,她们都很惊讶。既惊讶于我会早恋,更惊讶于我们俩完全不在一条线上的人竟然会在一起。
其实现在回头想想,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段恋情,虽然我内心一直有些不想承认这是我的初恋。
毕竟那时候还青涩,牵牵小手都很害羞。
高中是很孤独的,每个人都想着学习,可能压力很大,但是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开心,吐槽班上的事情,督促他好好学习,而他也一直陪着我,虽然半个月可能才见一次。
那时候的恋爱也很热烈,每天都在想他,好想和他一块学习,一块玩。
渐渐地,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了,又出现了一个追了他很久的小女孩一直找我,高三,我们就分手了。
后来,大学的时候他又找我,当我再审视这个男生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那时候,我是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无论哪一条择偶条件,我都不会选择他。
高中的我们,却是经常讨论结婚了会怎样。
那时候,我们俩眼里的结婚,或许只有生活在一起吧。
3
今年二十四五岁的我们,已经不会再像高中的小女生那样无所顾忌地恋爱了。
我们要考虑对方的硬件条件:房子,车子,学历,家庭,工资等等,又要考虑对方的三观和我们是否一致,两个人可以谈得来。
考虑着,考虑着,我们就不想恋爱了。
开始一段恋情太累了,还是不要开始了吧。
别人都觉得我们越来越贪婪了,想要的越来越多,还不想将就,以至于我们一直单身。
家里人也开始催促:年纪这么大了,就别考虑那么多了,条件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是,正因为年纪大了,才不想浪费时间去谈没有未来的恋爱。
于是告诉自己:谈一段恋爱太浪费时间了,还是不要开始了吧。
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好感的时候,或者我们对别人有好感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考虑家庭,学历,工资,房子,车子,甚至祖宗十八代都想了解一下,生怕以后会后悔。
最后,都了解清楚了。
算了,还是不要开始了。
或许我们该学学高中时那样:我喜欢你,你喜欢我,那我们在一起好了。
网友评论
小的时候,我们会注重内心的情感情绪,能让内心强烈情感满足的东西,那对我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了。
长大了,我们更投入我们的思维观念当中,总是尽可能的压抑那不曾得到圆满的情感。看起来是理智了,其实只是认同的东西不同了而已。
当我们真正成熟了的时候,我们又会去真正的注重我们的感受了。但不再是盲目的去认同某些东西,而是去感受我们的内心,去找那真正缺失的。
顺便也想吐槽一下,学历不一样三观就一定不一样吗
一开始就是对爱恋朦胧的情愫产生的好感,只要不讨厌,就能在一起;
后来是对生活基础的硬性条件的衡量,要聊得来天,三观一致,保证以后生活不疾不徐,不必为了柴米油盐发愁,才能在一起。
人生向来就是易写难做,你看:“就”比“才”多那么多笔画,考虑的当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