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
父子情作家汪曾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祖父曾是清朝的拔贡。
据说,只有八股文写得好的人才能得到这个比秀才略高的功名。
在他祖父那一代,家里有二三千亩土地和二个大药房,家境十分殷实。他祖父生活十分节俭,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
汪曾祺十几岁的时候,祖父曾教过他读《论语》和写八股文。
他的父亲是个多才多艺之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还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和足球健将。
他父亲是当地一位画家,开始画工笔画,擅长画菊花。后来画写意花卉。
汪曾祺认为,他父亲的画很有功底,之所以没有成名,主要是局限在一个小县城里,未能敖游万里,亲睹大家的真迹。
又未曾学习格律诗,题字多用一些成句,因此只能成一方之士,未能声名远杨。
在汪曾祺眼里,父亲虽然生在封建社会封建家庭,头脑中却没有封建等级观念,待人很随和。既便对待自已的子女,也没有那种父父子子的尊卑意识。
他父亲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心灵手巧,会糊各式各样的风筝,经常带着他们几个孩子去田野上放风筝。
汪曾祺说,他父亲虽是当地有名的画家,但是并未教过他画画。父亲作画时,只允许他在旁边看。
他看见,父亲“先对着宣纸端详半天,然后用笔杆或大姆指甲在纸上划几道,决定布局,接着画花头、枝干、布叶和勾筋。画成了再看看,收拾一遍,题字,盖章。”
正是这种耳濡目染,奠定了他的绘画基础,使他成为“作家里的画家”。
父子情汪曾祺认为,他父亲的平等待人,不仅仅是对外人,他十几岁时就与父亲同桌对饮,一起吸烟。
他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这句话一直深刻影响着他,影响着他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影响着他对朋友及后辈的态度,甚至还影响着他对所写的人物及读者的态度。
当我读过汪先生的散文,真的很羡慕他从小受到的良好家教,这与他后来能成为一代作家不无关系。
“多年的父子成兄弟”,这句话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父亲嘴里说出来,既使是现在,也是一句非常了不起的话!
它包含了浓厚的父子情在里面,让人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