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到B公司半年后,让我对于“向上管理”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因为之前在A司,同事都和我一样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人际关系更单纯,且刚刚毕业,也没有考虑很多关于晋升的事情,更多的就是把手头的日常工作完成。
所以在A司的这一年,除了不断去熟悉工作内容,以及慢慢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大部分时间都是很轻松愉快的,压力也很小,就会有很多闲暇的时间留给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健身等。
而来到B司后,发现自己无论是工作资历还是专业知识方面,成了整个部门最“嫩”的一个(因为我专业是药学,而现在工作职位是医学相关内容,相当于转行)。
部门其他同事最低也有2.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除了适应工作内容,还有部门架构,最耗费精力的,莫过于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大量相关领域的医学知识....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资历的不同,就能看出每个人和老板相处模式的差异。
对于我而言,从这些年和老师相处以及A司一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我发现自己对于老师和老板有种莫名的恐惧和疏离感,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就是平常和同事嘻嘻哈哈,和老板在一起却不知道聊什么内容,氛围很尴尬;在电梯门前看见老板,远远的就想躲开等下一趟;会议中碰见老板,也只是简单打完招呼后就坐在离老板很远的地方.....
而同部门的另一个工作了五年的资深L姐,同样的场景下,却表现出和我完全相反的行为。
在会场看到老板时,她除了日常问候,会议中也会主动坐在老板身旁,和老板聊聊工作;日常工作中,更是主动去预约老板的时间进行1:1沟通,把自己的日常工作情况完全和老板交代清楚,让自己的行为可控透明化;日常的部门组会,除了汇报工作,她也会关心问候老板,甚至在我的工作遇到困难时,她主动向老板提出要求来帮我解决...
之前和L姐沟通,她建议我主动约老板时间进行1:1,但我一直怕和老板尬聊,所以直到我的实习期结束都没有主动约时间。
今天看到得到app上季益祥写的书【向上管理】
“一个经常和他共进午餐,开会坐在他身侧,在茶水间相遇会主动表达关心的员工,另一个能力强一些,但是基本上没任何私交的员工,你猜猜,有了提拔的机会,领导会提拔谁?领导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呢,在职场上,往往前者的关系比后者的能力对工作更有推动作用。
如何主动接触领导呢?比如,会前或者会后向领导汇报一件事情,征求一下意见;利用下班或者午餐的时间,短暂地和领导接触一下,哪怕就是点点头,打打招呼,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对于领导发起或者参与的活动,尽量多参加,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赢得领导的好感。
主动接触的要领就是抓住机会向领导展现出你积极向上的态度,主动热情,从小处入手,成为对方的刷脸熟人。你在领导身边出现的频次越高,你们之间的距离就越. ”
才忽然明白,L姐这些行为,都是主动的向上管理,而也因为她的主动,现在成为了老板的得力下属,在一些重要的领导级会议上,让她代替自己出席会议并发言...
那么看到自己和L姐的行为差异,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做出了各种躲避老板的举动呢?
反观自己,为什么我会惧怕和领导沟通和接触呢?首先,可能是害怕老板看到自己不完美很愚笨的一面,因为现在还在职业熟悉和适应期,很多简单的内容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害怕老板觉得自己很笨,也是因为老板在一开始就给了我很高的期待,也导致了一定的压力和形象包袱。而如果自己真的对老板坦白,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成长,完全放下自己的形象包袱,这些可能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脑海想象罢了。
其次,自己不想主动关心上级的一个潜意识在于,内心担心其他同事会觉得我很能来事,反倒会疏远这样的人。但反观学生时代,没有哪个辅导员和老师不喜欢能来事能察言观色的学生,但只要自己做到真诚待人,也不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不是吗?
最后,老板为人本来就很接地气,这些阻碍自己和老板主动交流的想法很有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瞎想,当自己主动迈出那一步后,没准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内耗不如尽快去行动。
2023年,在向上管理的路上,主动迈出那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