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豆范

冲突无处不在。
这两天参加点评,一门心思扑在阅读文章上,理解作者创作思路,构思读后心得启发,参加群里定时活动……脑袋里全是文章文章,害怕完不成任务,有时间就会提前去阅读。
待点评结束,回到写作中来的时候,傻眼了。
脑子里还装着那些文章文字,大家的评论建议,还处在评论交流的惯性中,钻不出来。
写什么?空空如也。
读和写,这时候冲突了。看来,我们做事的时候,需要循序进行,而不能乱套,不然我们的大脑无所适从。
因此从做事的角度看,必须尽量避免冲突!
我经常发现,如果阅读完成,就马上去构思一篇文章,效果真不太好的。
因为中间没有缓冲,没有给思考留下空档。
输入与输出之间一定要有间隙,那间隙是用来思考和加工的。
这是冲突第一种情形,在现实世界中的。
这样的冲突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就能消除。
冲突,不仅仅在现实中。
看了不少故事文,有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永不能忘记,有的却是读完即忘。差别在哪里?
冲突。
故事最忌平铺直叙,需要跌宕起伏,才能抓住人的心。大脑对什么印象深?对引起情绪波动的故事情节印象最深。
今天是「文字之光」点评第8天,按照每天3篇计算,群体点评文章数量已经24篇,这这多文章,真正留在脑海里面的只有几篇,而且大多数是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
写作是影响他人的行为,要影响别人,就需要胖故事情节有冲突。
从创作的手法来讲,需要特意设定冲突。包括人物冲突、情节冲突。
这是虚构故事里的冲突。
还有一种,观念的冲突,存在于人的大脑里。
我们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要写出动人的故事,就有必要研究观念的冲突,这样才能灵活解决或者利用它。
观念的冲突,同样是无所不在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冲突经常发生。
如不同年龄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因观念不同,就会经常发生冲突。
在公园的一角,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
而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在旁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急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那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说:
“你们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
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
“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对外国父母,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
现场的情形这里略过。
我们看看,同一件事,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会有不同的反应?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应该有着深层文化因素,拿到具体的文化环境里,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
对这种冲突,不知你会有怎样的理解?产生怎样的联想?
冲突无处不在,现实里、故事中、观念上……
如何应对、处理和运用?就看情形了。
今天把冲突列出来,没有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想告诉你:
有冲突很正常。
遇到冲突,理智对待即可。
OK。
这是红豆范在简书的第157篇文章
红豆的情怀
文字的世界
2020.03.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