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人回到了宾馆,林虹把一天的衣服都泡了,准备晚上洗出来,明天一早能干,陈风却独自坐在电脑前,把明天需要拜访的客户名单详细资料抄在了本子上。
第二天清晨,按照事先约好的地址,陈风在林虹的陪同下,顺利回访了三家店,中午在饭店吃了当地的特色,就匆忙赶往下一站,龙口市,最后达到招远市,晚上在招远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去就去了莱阳,从莱阳最终又回到了青岛。
晚上青岛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乘坐青岛开往济南的动车,又转乘济南开往上海的动车,第二天上午到达的常州。
这一路的奔波,使得回到常州的林虹显得精神不佳。
晚上,她贴了一张面膜,补补水,脸色才恢复了一些。
看到林虹这一路跟着自己车马劳顿,心里着实愧疚,就搂着林虹的腰,十分歉意的说:“亲爱的,这次辛苦你了,看把你累的,我都心疼死了。”林虹笑着说:“没什么啊!能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有了非凡的体验,收获也很多啊!”一听林虹这么说,陈风的心里好受多了。
一下子觉得很轻松,也只有林虹的话能有这种魔力,一直就像镇定剂一般,能使他悲观的情绪,即刻变得乐观豁达起来。
不过,林虹还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高效率的跨省奔走。
这种体验,也只有陈风可以带给她,很多时候,你坐在车里,并不能体会到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相对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掉眼泪,也不愿坐在电动车后面笑的女人,其实快乐的意义已经变质了。
人生追求物质的充盈并没有错,而错就错在把追求物质当成唯一可以获得幸福的行为。
快乐,幸福,现实,物质,成功,爱情,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就是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答案的问题。然而,林虹能给出的答案,却很残酷,也很现实。
这种残酷不是她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大多数溧阳乡镇上的人,这些人,经历的时代,正是旧社会向新社会更替的时代,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一些本来安分守己的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物质文明就像一个加速度的火车头,拉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使他们羞于只是田间劳作,使他们认为干一辈子农活,是多麽让人瞧不起的事情。
于是,无数个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于是小商小贩多了起来,于是每个人都觉得只有赚钱,赚足够多的钱,才算本事,才算能耐,才能有资格挺直腰杆做人。
不论过去是什么?不论你的本质,人格优劣,只要你能挣到钱,那就是本事,那你才有资格跟人讲道理,因为社会的舆论似乎告诉我们,道理似乎都在有钱人的嘴里,没钱,你只能受人藐视,被人瞧不起。
古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这么教诲你,从小到大,你都是被灌输这样的观念,那么你的骨子里就会形成这种意识,你的血液里就会流淌这样的观念,强化物质的重要性,其实就是标志着精神文明的倒退,人们宁愿躲在金碧辉煌的房子里与冷漠为伴,与背叛为伍,与无情抗争,也不愿过那种浪迹天涯,居无定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
一朵被营养液娇惯的兰花,怎么能体会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花的快乐。
想想陈风的家庭出生,在看看林虹的生活环境,你就不难看出,他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诸多不同看法。
有人说经历过贫穷的人,就不愿让自己的子女也经历自己曾经的一切。
这种出于美好祈愿的想法,其实是对社会正常人生观的一种挑战。
每个人不论你的家境如何富有,不论你的生活多么优越,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婚姻?
你都无法预知你的未来将会遇到怎样的考验?
如果人生可以预先做好安排,如果我们亲爱的父母都能决定我们的未来,那么这个世界上还能有饿殍遍野,尔虞我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吗?幸福如果都可以预先安排,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有遗憾,后悔,忏悔了。
林虹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经历过贫苦,因此,他们宁愿牺牲一切,也要为自己的女儿铺设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他们相信自己的观念,才是符合当下情势的正统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女儿嫁给一个知根知底的当地人,并且家庭殷实的可靠男人,幸福就会唾手可得,一辈子就能安身立命,自己的后半身就有了依靠,女儿的一生就会幸福美满。
拥有这种观念的人,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变,这个社会不论怎么发展,如何的变态,社会的文明都会将它完全的吞没,完全的消化,完全的升华。一个社会的幸福感不是靠物质的丰富堆出来的,而是靠感受幸福的精神力量,代代相传的。
从古至今,每个年代,每个年代的人文精神,都是暗藏着这个社会的思想光芒,都蕴含着极大的精神能量,犹如秦吞六国的法制集权,代表作有《秦风》;西汉的尚武精神,代表作《孙膑兵法》;盛唐的大国风范,代表作是《唐诗三百首》;宋代有《宋词》;元朝有《元曲》;明朝有《西游记》,清朝有《红楼梦》,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种文明都是拥有时代烙印的,都是有闪光的亮点,都是发人深省的,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而改革开发的三十年,广义上讲是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富足,而实际上,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大到贪污犯罪,小到人情冷漠;深到妻离子散,浅至薄情寡义,这个世界似乎除了攀比,好像再没有什么值得议论;人性除了谁比谁更狠,善良已经成为笑柄;贫穷是最大的耻辱,富贵人人称赞;社会暴露现实的残酷,也曝光了丑恶的灵魂。
林虹此刻已经酣睡如泥,陈风却独自一人在电脑前呆若木鸡。他思考着人生,也思考着前途未卜的明天,他在想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他已经35岁了,接下来的几年,他应该怎么走?这些难题,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不知道为什么此次回到常州,是那么的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却怀疑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在电脑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失去什么也别失去希望,害怕什么也别害怕挫折。
陈风像一只受伤的狼,一直在自我疗伤,他一方面是个感性的人,一方面又是个逆商很低的人,所以,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事实:他所经历的人生还只是小风小浪,一切太平坦的路,都只能让一个人经不起风霜,他觉得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熔炉里去锤炼,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像砂砾一般,被平庸掩埋。
第二天一大早,林虹就独自一人乘车回到了社渚。母亲正在老家忙农活,林虹一回来就从镇上做乡镇公交回了一趟老家,生怕母亲担心。也想就此几天,帮家里收拾收拾家务,打扫打扫老宅子的卫生。
老妈见到林虹的第一眼,就没给好脸色。
“你还知道回来啊!丫头啊!心都跑野了吧!你呀干脆搬过去跟他住算了。”母亲气鼓鼓的唠叨个不停。
“妈,你这话啥意思?我去朋友那帮人家几天忙,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吗?再说了人家也不会让你白忙活不是。”林虹巧言辩解道。
“啥!难道人家还给你钱不成?”母亲追问道。
“唉!还真让你给说着了。”;林虹得意的对着母亲说笑到。
“去去去!一边去,鬼才相信你呢?竟会骗你妈,你妈好骗是吧?”母亲继续生气的说道。
“那你不信就算了,反正我说的都是真话,你爱信不信。”林虹说完,扯着一块旧抹布,就往屋子里去了。
父亲这时也从外面回来了,一看女儿过来了。就走进屋里跟她说:“虹虹,你来看一下,电视什么时候不灵了,图像都没了。”
林虹拧开,敲了几下,又摆弄了几下遥控器,还是没动静,就对着爸爸说:“爸,这个电视我看就别修了,赶明去我那看吧,电脑里啥都有,你想看啥,到时候我教你搜。”
“电脑这东西,咱可玩不好。还是电视简单。”爸爸笑着说道。
“哎呀,简单的很,一教你就会了。”林虹一边拧着抹布,一边说道。
外面只听母亲叫嚷着父亲的名字。林虹知道母亲这是没地方撒气,又拿爸爸出气呢!
林虹一边在屋里忙活,一边隐隐听见母亲嘀咕着。
“一天到晚就知道收拾你那破电视机,有什么可看的,你倒是不急不慌的,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到现在连个女婿的影子都没见着,这辈子嫁给你,就没捞着一个好,我就没见你这样当爸的,一点都不关系女儿的事,想让她就这样单身一辈子啊!”母亲一边在院子里晾晒着衣物,一边絮絮叨叨个没完。
林虹的父亲是个缄默寡言的人,他除了吸口烟,偶尔喝个小酒,其他也没什么爱好。
整天不是围着三分地转,就是和林虹妈东忙忙,西忙忙。
再过一个月,稻子就该收了,这两天他一直再照看着田里的稻子,主要还是怕病虫害。
这虹儿的事,一直都是二老心上的烦恼,村里村外的都知道,他们家的这档子事,所以虹儿这么多年也一直单着,确实不好找。
人家知根知底的也都不愿惹这个麻烦,毕竟林虹也是二婚,又守着两个老人,往后的日子,这谁要是娶了林虹,就要赡养两个老的,毕竟林虹在家也是一个女儿半个儿的用着,如今要是结了婚,这男方就得全部照应到了,否则,这日子也难过的长久,过的安稳。所以,林虹的亲事一直都是个事,乡里乡外的,想找个称心如意的谈何容易。
林虹自知这一个跟头摔痛了,就一辈子忘不了,所以她心中并不是没有盘算,最起码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情投意合的,至于物质方面吗?过的去就行。
所以不管母亲怎么唠叨,她都不去理会,就是软磨硬泡,也要把母亲这一关年底给过了。
总之,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在母亲面前含沙射影的夸夸陈风。首先让母亲认可了,父亲这边也就好说了。
总之,母亲的意见和态度至关重要。
母亲虽是满脸的不高兴,但对女儿还是疼在心头。
这不,知道林虹中午留下来吃饭,赶紧做了肉圆,给女儿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