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每天写1000字想法
上班路上听文芳(一):美好生活读出来

上班路上听文芳(一):美好生活读出来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7:51 被阅读5次

    【今天开始写一写这个系列,源自文芳在橘林读书会里推出的《教育的勇气》读书分享,每天在上班路上听听文芳的声音,听听文芳的感悟,总有很多地方产生共鸣,于是就有了写一写此系列的冲动,权且当做与文芳的互动吧,相信他也乐意看到我的回应。】

    上班路上听文芳(一):美好生活读出来

    特别喜欢文芳关于“橘林读书会”由来的这段介绍: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像我一样的笨人,他们摸索多年,却始终未能找到学习的门道。于是,我决定做一个读书会,以系列阅读课程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收获,分享我的理解与行动。读书加上“行动”,才能更好地改变你我;读书加上“行动”,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这就是橘林读书会的由来!

    我算得上真正的笨人,比起别人来,只是多了一个虚名——喜欢读书。但书读得到底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毫不自谦地说,的确读得不怎么样。

    对照文芳提出的三个读书收获——知识、理解力和行动力,也许我仅仅是停留在第一层面,且在这一层面里也仅仅是体验了读书的快感。

    回想曾经在100天读33本书的经历,那一定是奔着数量去的,一定是奔着快感去的。至于给我留下了什么,也就只有这件事的结果而已,过程早就抛诸脑后。

    看到文芳对知识获取的解读,只有自嘲自己的这种读书方式是多么的不可取。因为“知识给人带来的快感最容易获得,也最容易失去。”这样想来的时候,每天的八卦、猎奇、刷朋友圈都是在一种浪费。

    再来看“理解力”。“理解的过程,本质是新知识与旧知识(或已有经验)建立联结的过程,一个人大脑中可以激活的有效联结越多,他对新知识的理解速度就越快,也越透彻。”能够寻找到有效的联结,读书的这根通道才起了第一步作用。可是人总会自动选择在自己的最近舒适区寻找联结,或者有着深刻同感的地方寻找联结。总在自己的舒适区打转,也许就看不到提升,总在顺同你的思考里往下走,你也许会走偏,也许会越走越狭隘。所以,人须得在这些信息里,建立更高一级的联结和思考。当然,如果对你来说是一门是全新的知识体系,你可以先在舒适区里建立联结,去理解它,去读懂它,然后再形成自己的思考。

    上周我们桐下读吧分享《钝感力》,其实我们把书当故事读之后,谈到各自理解的“钝感力”。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比如有人说是“不着急,慢慢去做”;有人说“自动屏蔽和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信息和人”;有人说“只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生活,对另外的信息忽视”;有人说“不精于人情世故,傻傻地干”;有人说“对健康的钝感力、婚姻的钝感力、人际的钝感力和职场的钝感力,都有了新的认知。”有人说:“有选择性地遇见,保持自己的钝感力。”……其实,我们都抱持着自己的理解,在能够建立联结的地方建立,也是常见的。

    今天下午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的读书分享会,老师们分章节分任务进行分享,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到分享地点。老师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都和自己的理解建立了有效的联结。其中,我最欣赏小唐的分享,可以将一些观点在教材里找到佐证,这样的融会贯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最后来看看“行动力”。文芳说:“我们常听人感慨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中的世界是抽象的,是不变的,而现实生活是具体的,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或许就是我们认为学富五车的人,依然没有过得多么的幸福。读了,不转化,基本叫做没有读。

    举个我的例子吧。上周听教育故事汇,觉得我要给班里的“周涛”们做些另外的事儿。只是,有些“周涛”们行为必定是异常的,比如上课基本不听,作业质量不高,随时关注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且把“异类”视为高尚,每当看到这样的人,我是真的很生气。当我真正想对他发火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他才会这样。这样一想,我便收敛了我的情绪,转而用另外的方式对待他。

    很多书都会告诉我们要淡定,要静待花开。只是轮到自己真正面对时,的确需要将书里的话须得从脑袋里随时拎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方可才能过好自己。

    “有目的地应用知识”,“有目的地行动”,才是读书终极目的。

    须得反复玩味这些关于读书的句子,才能很好的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班路上听文芳(一):美好生活读出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xo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