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我是怎么读书的?

作者: 邱雯腾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21:54 被阅读111次

今天的这份思考来自于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这篇文章很标题党,但说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作者从别人问他一年读多少本开始,一步步讨论他对于看书的看法。他提出的问题,给出的执行方法都非常值得思考。

我也经常会被朋友问,你一年看了几本书?

在此之前,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标准是,我是否一字不差的看完了这本书。

如果一本书,我只看到一半或者是没认真看完的,我都觉得不算是看了这本书。

为什么?

因为作者写的书就是他想表达的观点,他会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他的观点,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角度,如果我没有完整地看完,我会害怕自己错过了精彩的内容,导致接受的信息不完整。

可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我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很不好的体验,对于有些实在看不懂的书籍,我不会轻易说放弃,这过程很痛苦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这样的我好像是为了看完而看完,为了炫耀自己看了多少本书而看书。

这是我本来的目的吗?我到底为什么而看书呢?

我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希望在阅读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思维,改正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既然要从别人的观点中吸取知识,然后再转化,那第一步我肯定得先知道别人说了什么。

带着这个思路,我开始在看书的时候留意作者的观点,我会认真去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看完之后也会写读书笔记,或者画一个思维导图。

这样的效果还是不好。当别人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可以快速地拿出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看,这就是我的记录。

我的大脑也清晰地知道作者说了什么,但表达不出来,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重要的是,做笔记、画思维导图像像是我结束一本书的一个仪式,它们的完成宣告了这本书的结束,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放下书本对它说再见。

其实看完一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它只是某个观点的导火线,接下来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壮大完善这个论点。

今天看了作者的这篇文章,深受启发,接下来我打算实践作者提出的方法。

1)对感同身受的观点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他是怎么得出这个观点。试着把这个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把自己总结得出的观点分享出去

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输出我的观点,也可以找三两朋友好好讨论沟通。

或许看完,你会觉得这样看书很累。

是的,看完-思考-理解-分享,这里的每一个过程都很费脑子。

如果你看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有想过成长,那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看完享受了,快乐了就好。

如果是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话,是得这么累一累。改变自己又有哪个方式不累呢?重要的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是可以看到收获的。

相关文章

  • 日常 | 我是怎么读书的?

    今天的这份思考来自于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这篇文章很标题党,但说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作...

  • 我是怎么读书的

    上一篇文章最后写到了“要多读书”,有些人看到这句话,可能会以为是一句玩笑话,这句话也经常被当做调侃所使用。这篇文章...

  • 我是怎么读书的

    读书的心态 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读,书中不仅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还有无营养的鸡汤。一本书让你读不下去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

  • 我是怎么读书的

    通常我读书,大体上读不透的。但是好在能够通篇读完,这点对我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欣慰的,就当做自我鼓励吧。 最近读了几...

  • 读书日,我是怎么读书的?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全民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大家都开始热衷于读书,我见到很多大学都开始举办读书活动,什么读书月、读书周...

  • 我是怎么开始记录日常的

    在这边的记录已经很像是周记了,那便当做周记吧。 1 之前讲过小学三年级以后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会让大家写日记,是第二...

  • 我的读书日常

    三五八班肖洋 当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见证书中一种伟大的感情,这感情的不凡,是经历生死之后对生命的一种感情,...

  • 我是怎么喜欢读书的

    我真正意义上开始读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整个大学期间读的书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很认真地读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如《美国通...

  • 转发:我是怎么读书的?

    我是怎么读书的? 1、从书里找到150个句子,一个句子做成一个“激活系统”发到朋友圈; 2、把150个句子,变...

  • 我是怎么坚持读书的

    今年电子书在看第64本,预计明天应该能看完。 纸质书看完多少本基本不记得了,之前还没搬出来自己住的时候,下班就往书...

网友评论

  • 黄青海:那你一年看了多少本书呢~哈哈哈

本文标题:日常 | 我是怎么读书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iu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