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10920/896d9c4892720dce.jpg)
昨天在里看到一个截图,说:“只要菩提心和正见坚定,因女人而生的过患就不会成为解脱的障碍……”。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也不知道说话时的语境是怎样的。只是看到这段话以后,有所联想,就算是借题发挥吧,若有侥幸看到此文的,请勿对号入座即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0920/19fab28e80cbf3ac.jpg)
所谓“因女人而生的过患”指的是什么呢?对修行人来说,当然是不如法、不如律的男女关系了,这都牵扯到凡夫的淫欲心。那是不是发了菩提心,在对淫欲心和淫欲行的控制方面,就可以放松了呢?恐怕并不是。我们看《梵网经菩萨戒》是怎么说的吧。
在十重戒的淫戒中,经文是这么说的: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与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将一切众生视同自己的父母亲属,又怎么会对这些人有淫欲行呢?经文里提到“淫因”,就是说,一个菩萨甚至不应对一切众生有淫欲的心,就更不要说有言行上的骚扰了。
当然,这个戒条也有开缘,比如《首楞严三昧经》中的魔界行不污菩萨的做法,就是这种开缘的体现。但是这种开缘仅限于对在家人,而且是有万不得已的因缘为前提,并不是自己心血来潮就可以开的。
最后提到“无慈悲心者”,指的就是犯戒的人一心只顾自己享乐和利益,而对他所侵犯的众生没有顾及,那就是波罗夷罪——又称“断头罪”,就像人被砍了头,再也不能复苏。这么重的果报,还说不影响解脱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0920/657d2373f79e8e8b.jpg)
《楞严经》第六卷讲到四种清净明诲时说到: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塗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里说的很明白了,修行人要从心到行,彻底远离淫欲,否则,修习禅定也是蒸沙欲成饭,根本无法得到解脱。这两段所说的的解脱当然是指佛法意义的解脱,而不是无信仰者的一死百了式的解脱。如果对这样的经文都不能信受奉行,还能算有正见吗?
应该说,若真有菩提心和正见,乃至只是畏惧因果,就不会因女人而生过患,自然不会障碍解脱。若因女人而生过患,又无惭愧忏悔心,还以为不足为患,就无法奢谈解脱了。
在我们当前的佛教文化氛围里,如果是白衣这么讲,影响还不至于太坏。因为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斥责他说,这是白衣乱讲,不能代表佛法。但假如说这个话的人是比丘呢?后果就很严重了。有多严重呢?应该是可想而知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