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微尘哲思
弄懂了这一章,学《论语》没有问题了——学而篇第一•一三

弄懂了这一章,学《论语》没有问题了——学而篇第一•一三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5:03 被阅读1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译】有子说:“与人约而有信,必先求近义,始可践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杨伯峻译】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傅佩荣译】有子说:“与人约信,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三位大师的翻译在这里就各不相同了。前二句基本相同,关键是后一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意思相差很大。钱先生译为“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杨先生译为“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傅先生译为“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好像都能通,好像又都不通,让人感到有些牵强。我在网上还查阅到有人把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理解为最为正确。原文这样说:“‘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前者也叫内亲、内宗,后者也叫外亲、外宗。孔子的意思是,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这通吗?好像与前面二句信和恭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想还是先从各种注本中找出意义相贴近的,先来看看朱熹大家的注释,“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最后发现《论语注疏》的解释好像最为合理:“此章明信与义、恭与礼不同,及人行可宗之事。‘信近於义,言可复也’者,复犹覆也。人言不欺为信,於事合宜为义。若为义事,不必守信,而信亦有非义者也。言虽非义,以其言可反复不欺,故曰近义。‘恭近於礼,远耻辱也’者,恭惟卑巽,礼贵会时,若巽在床下是恭,不合礼则非礼也。恭虽非礼,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礼。‘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者,因,亲也。所亲不失其亲,言义之与比也。既能亲仁比义,不有所失,则有知人之鉴,故可宗敬也”他分别解释和说明了“信”和“义”,“恭”和“礼”的意义和关系,最终的意思是说近于义的信可以反复劝说教导,近于礼的恭可以远离耻辱,亲近人而没有失去其爱心,也可值得尊敬了。

    但我想在各位大家面前这样试译一下:如果守信接近道义,那么就可以践行诺言。如果恭敬接近礼节,那么就可以远离耻辱。因为信和恭没有失掉与义和礼的亲近关系,也可以把它推崇和效法。这样译的原因,一是前面讲的是“近”,后面出现“亲”,意思应该相近;二是最后一句应该是因果句,因为……所以(也)……,意思也没离开字面本意多少。像这样解释,不知会不会贻笑大方?

    后来在天涯又发现一解释,整句译为:“有子说:在得到信任、并且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劝说。(劝说时)内心要恭敬,外表要合乎礼仪(规矩),这样可以避免让人觉得我是在羞辱他。因为(这样)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失去别人的好感、亲近感),所以也是可以效法的。 ”好像也讲得通,真是百家争鸣啊!

    但不管怎样,我们记住几个名词吧:守信、道义、谦恭、礼貌,记住了它们,再与人交往,不是很好吗?

    【再读补漏】我知道,我上面罗罗嗦嗦讲了这么多,依然没能说出这段话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只是停留上字面上作一些各方的搜罗,古往今来,很多的学者对这一段也很不以为然,糊里糊涂就一带而过了。要正确理解本章的意思,还是要读懂其中的思想。

    上章是有子讲礼的作用,本章第一、二段有子是讲信和义、恭和礼的关系。只有符合义的信才可以守诺,也只有符合礼的恭才是恭敬。“近”是接近、符合的意思,不是所有的信都要信守承诺,也不是所有的恭都能免受耻辱。

    第三段如果解释不清,就让人非常迷惑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再罗列一下各位大师的解释:

    何晏说是“因,亲也。所亲不失其亲,言义之与比也。既能亲仁比义,不有所失,则有知人之鉴,故可宗敬也。言“亦”者,人之善行可宗敬者非一,於其善行可宗之中,此为一行耳,故云“亦”也。”意思是说亲有亲疏,选择所亲,也可宗法。

    朱熹说是“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意思是说所依为可亲之人,也可为宗主。

    钱穆先生说是“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杨伯峻先生说是“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傅佩荣先生说是“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综合他们的意见,他们基本一致认为选择其亲,也可宗主。那么这句话和前面讲的信和恭有什么联系呢?因为“近于义”的“信”和“近于礼”的“恭”都没有违背“亲仁”的道理,自然可以作为宗主、宗法。亲是亲仁的意思,失是违背的意思。如果这个相对合理的话,何晏的解释算是妥贴的,是讲做人言行的“信”和“恭”不离“义”和“礼”。

    我题目说弄懂了这一章,学《论语》就没问题了,并不是说这一章完全概括了《论语》的思想,我是想说对待学习《论语》的态度。《论语》很难看懂,但又不难理解。如果我们参照前人的成果人云亦云,也可将《论语》思想掌握,但如果针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准确掌握的话,我们是不是治学更严谨、更认真?以这样的态度来学习《论语》,还会有问题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弄懂了这一章,学《论语》没有问题了——学而篇第一•一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j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