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稿(说书稿/听书稿)读书书评/拆书/讲书稿
做到这几点,压力化为动力再不是难事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拆

做到这几点,压力化为动力再不是难事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拆

作者: 意米 | 来源:发表于2021-11-22 21:10 被阅读0次

    关于压力,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何化解压力,却仍然是亘古不变的难题。

    李白曾有一句诗:“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宋代诗人曾巩也写道:“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而现代人也戏称:“人生自古谁无死,加班加到过劳死。”

    尤其是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年纪的中年人,既要上班赚钱应付日常开支,还房贷、车贷,又要照顾家庭。面对连轴转的工作与生活,好多人都常叹:“压力好大呀!”

    而今天我分享的这本书《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将告诉我们,就算压力虐我们千百遍,我们仍然可以待它如初恋,让它成为我们变得强大的催化剂。

    这本书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是一名心理学家,她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心理学课程被誉为学院里最受欢迎的课程。其中《自控力科学》这门课,学生称其内容可以改变一生。

    本书从我们的思维模式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压力,建议我们应该与压力共存,把遭受到的压力视为资源,转化压力,从而帮助我们在困境中变得强大。

    以下我将分三个重点来分享这本书:

    把压力视为我们的良师益友;重新布置我们的压力脑回路;让压力成为我们成长的垫脚石。

    1、把压力视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人不可避免都会有压力,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一般都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它就像敌人一般,可能会突然给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防不胜防。但是,假如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就有可能寡如清水。

    这么一说,那到底压力是敌是友?很多情况下,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压力是“敌人”,因为承受压力会给我们带来沮丧、焦虑、痛苦,影响我们的表现和工作效率。

    长期的压力还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和活力。压力就如拖油瓶一般,拖拽着我们的人生。

    据某集团公司对2021年白领工作压力展开调查的一项数据显示,有61.4%的白领因为压力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而心理疲劳带来的是工作缺乏精力、容易疲倦。

    除此之外,生活中,压力不利于我们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有学生因为学业繁重、考试压力大而辍学的;有年纪轻轻因为恋爱失败而自杀的;有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选择离婚的。

    这些因为压力造成的不良后果,越发加固了我们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只想竭尽所能地减少压力,选择逃避。

    但本书却认为,很多负面的结果往往很多都是逃避它的产物,也就是说,逃避压力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压力源。

    举个例子,有的人因为害怕患病带来的恐惧,迟迟不去检查身体,导致本有的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到最后,不但身体会受疾病的折磨,工作也会受到影响,生活也会有诸多麻烦。

    虽说我们传统很多都认为压力有害,逃避它又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但本书指出,压力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

    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时,才会出现压力。而且作者认为,压力与意义成正比。

    举个例子,如果花了很多积蓄买的股票点数持续下跌,甚至跌停,买了那支股票的股民则会人心惶惶,但对于那些没有买股票的人来说,则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换句话说,我们不在乎的事情不会带来压力。只可惜,即使这样,我们身边的压力仍然无处不在。

    但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与压力共存,跟它做朋友,因为压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是一位良师益友。

    接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良师益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书中提到,压力会帮助我们学习成长,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慈悲心,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让我们感到更健康和幸福。

    其中,名人从压力中成长的事例不胜枚举。举一个例子,我国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小时候家在贫困山区,家里还有6个弟弟妹妹,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业,最后考上了大学。然而,在不惑之年,他却被客户骗走200万,与前妻婚姻破裂,但之后却仅凭2万元创立了华为公司,进入了福布斯亿万富豪榜。

    压力对于我们,就如墨菲定律所说的,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敌人,那它以我们为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只有把它化敌为友,当做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才能更顺利地去完成想做的事情。

    2、重新布置我们的压力脑回路

    要改变我们过去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模式,就得重新布置我们的脑回路。本书指出,认为压力有益的人,可能更主动积极应对压力。

    改变压力的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思维进行干预,将有助于我们迎难而上。

    思维模式的不同,在我们面对困难时,可能会导致事情有不一样的结果。书中告诉我们,某个特定信念会强化身体做出相应的回馈。

    对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作者伸直手臂,与肩同高,心理学家克拉姆与作者僵持了几秒钟就把他的手臂给拉下来了。

    克拉姆让作者再次举起手臂,想象举起的手臂指向自己在乎的事物,这一次,作者感到胳膊更有力,克拉姆用同样的力度根本无法把他的手臂拉下来。

    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就能改变某事的发展,同样,如果我们认为压力有利于我们,则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回馈。比如,将体力劳动当成锻炼,我们也会身心愉悦,给身体带来积极的收益。

    既然认为压力有益的想法有利于我们,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模式呢?

    书中指出,首先我们必须接纳压力,允许自己感知它。

    接着我们要意识到,压力是我们在乎的事物遇到危机而产生出来的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这个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是什么?

    最后,我们不要试图驾驭压力,而是运用压力给我们的能量,思考:“我现在可以做什么,才能反映我的目标和价值?”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家财富500强的公司,利用以上的思维转换方法,对部分员工进行了思维干预。

    结果显示,做了思维干预的员工负面情绪少了,更容易看到压力的好处,并更擅于应对压力,对工作更积极专注。

    而在我们转变思维的过程中,思考可以做什么的时候,作者认为,最有效的干预方法就是学习新的观点,然后进行练习,鼓励自己采纳和应用新思维,并和他人分享该观点。

    作者开设的“压力新科学”课程中,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要改变他们对压力的想法,每一周讲课都会提到本书的内容,并提供具体转换思维的方法,还要求学生分享学到的知识以及想法。

    对结课后的学生进行调查,他们的压力思维变得更积极了,在应对压力时也更有自信。其中有一个学生被降职,试图以自暴自弃来避免被降职的压力,但经过学习作者的课程,他意识到,他完全可以做一个敬业的员工,使工作更愉快。

    由此看来,要转化压力,首先就要重新布置我们的脑回路,建立压力对我们有益的看法,在我们遭受压力时,对我们的思维进行干预,把压力变成我们成长进步的资源。

    3、让压力成为我们成长的垫脚石

    我们对压力有了重新的认识后,把压力转化为有利于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才能体现压力的价值。

    这就需要我们拥抱压力,跟压力共存,与人联结并从中学习提升我们的抗挫能力,才能在困境中变得更强大。

    当压力来到我们身边时,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焦虑、紧张或恐惧等等的负面情绪。要转化压力,我们就必须转化这些负面的感觉,拥抱焦虑,变紧张为兴奋,把恐惧变成挑战。

    作者认为,人们试图逃避令其焦虑的事物,只会强化害怕紧张的情绪。而实际上,紧张是我们准备好要发挥的证据。

    例如,不安紧张时的心跳加速,这是机体在调动身体的能量,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完成重要的事情。把紧张时的心跳加速视作资源,告诉自己是兴奋的,这样有助于我们全身心投入应对压力。

    除了全身心投入拥抱压力,把它当做挑战外,提高对他人痛苦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转化压力。

    例如,我们平时刷朋友圈的时候,总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幸福分享,反观自己,生活工作却一地鸡毛,压力山大。

    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在朋友圈出现的动态,只是他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也有被困难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

    由此,我们要知道,压力的世界我们并不孤单,当我们不顺心时,其实有很多人都像自己一样,正在逆境中前行。

    同时,作者还指出,对于别人的苦难故事,我们持有同理心,置身其中,看到痛苦的同时察觉他们应对压力的优势,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个人成长。

    而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焦虑恐惧时,或他人痛苦时助人一把,把压力转化为善心。书中指出,助人能减少痛苦对心理的影响。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会给我们带来动力,使我们变得更乐观。

    这缘于书中所说的,把压力转化为照顾和友善的反应,会增加大脑的关爱系统、奖励系统以及协调系统的活动。而这三个系统的活跃,将驱使我们更有勇气,与他人联结,自信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确保压力引发的行动有最大的积极影响。

    例如,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传染、隔离、死亡给我们带来了压抑、恐惧,而一线的医务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抗疫面前的压力比我们普通老百姓更大,但他们却能逆向前行,为我们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杀不死你的,都会令你强大。虽然压力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阻碍,有时候就如绊脚石一般,冷不防地让我们摔一跤。但我们可以转化压力,把它变为我们的垫脚石,让我们站得更高。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重新认识压力,认为压力对我们有益,与压力做朋友,有利于我们应对挫折。

    -改变我们对压力的看法,需要重新布置我们的脑回路,也就是改变过去我们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模式。

    -视压力为我们成长进步的资源,让它成为我们变得强大的垫脚石。

    或许,早晨真正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是准备开启一天生活工作的“压力”。即使压力一天复一天地虐我们千百遍,但若我们对它温柔以待,它也将会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催化剂,变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动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一辈子不长,既然压力不可避免,我们何必不停下来静观人生四季,珍惜当下,与压力做朋友,把它变成为我们人生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到这几点,压力化为动力再不是难事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ob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