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城里消失的黄包车

作者: 陈子陌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01:42 被阅读124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陈子陌

    黄包车早已化为了我脑海里的一抹记忆。

    有好些年没见过黄包车了,以至于再次想起它的时候,只记得它大概的模样,却忘了它的名称。后来,想起它的名称又激动地热泪盈眶,是亲切,是记忆,亦是伤怀。还好,脑海里那一抹关于它的印象和故事,尚且还保留着,这也让我感到了几分欣慰。

    黄包车,是一种颇具传统韵味的公共交通工具。来自日本,故又叫东洋车、人力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而名为黄包车。

    小时候,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黄包车。身着一身打满了补丁的粗布衣的车夫,头戴一顶小瓜帽,肩挎一根白毛巾,脚上一双黑色的小布鞋。那黑黝黝又粗糙的脸庞上时常挂着微笑,却又一次次地低下了头。那结实而精悍的身板经历了无数个风吹雨打的日子,却也依旧能挺得笔直。那些有钱又有势的男顾客,头顶黑礼帽,身着黑皮衣,叼着一根雪茄,坐在后面翘着二郎腿,亮蹭蹭的黑皮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那些富贵人家里的小姐,或一身别致的旗袍,或身着一袭长裙,踩着一双高跟鞋,淡妆浓抹,各有千姿百态的风骚。车夫拉着黄包车,疾步穿梭在人山人海,奔走在大街小巷。下车了,顾客把几文钱丢给车夫的时候,车夫连忙低着腰微笑着,双手合在一起捧着,不断地道谢着。如今,在电视剧里依旧可以看到。

    时过境迁,脚蹬的三轮式黄包车渐渐代替了人拉式黄包车,也算是解放了车夫的双脚。

    20世纪初,在我们偏远的西北地区,黄包车依旧是城市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载人载货,不可或缺,穿梭在人海车流中。因为耳疾,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着去市里的大医院就医,一来二去,坐黄包车的次数多了,便对它有了感情,渐渐地它在我的脑海里也成为了一抹难以忘记的记忆。

    早上起个老早从家出发,汽车颠簸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市里。一下汽车,便能感受到城市里的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马路上的汽车缓慢前行,鸣笛催促着;路边的小贩放开嗓子吆喝着,招揽着生意;身着各色鲜艳衣服的城市人春光满面,行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车靠站,站台上也开始躁动起来了。几个黄包车车夫把车停在站台旁边,结实的身板,看着精悍而麻利,热情主动地打问着,抢着招揽生意,和顾客讨价还价,没多久便都拉到了客人。他们是这片市场的老主人了,自然也知道哪个点客人多,哪一段路该收多少钱。

    父亲和一位车夫谈好了价格,便抱着我上了车坐在后面。车夫一个熟练的跨越便坐在了座上,一手把着车把,一手松了手刹,双脚同时蹬起来,车子便稳稳地向前行进。黄包车的前面是敞着的,只有两侧和头顶有遮挡的红色幕布。坐在黄包车上,我们的视野很开阔,一眼望去便可看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来来往往的汽车,络绎不绝的行人。微风吹来,夹杂着废气味、水果味、饭香味……这就是城市的味道吧!车夫很专注地用力蹬着车子,不时地用手挥去额头上的汗水,却也早已是汗流浃背了。等到了医院门口,车夫小心地拐好了方向,放慢了车速,拉下了手刹,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从汽车站拉到医院,他赚到了两元钱。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轮摩托车代替了人力黄包车,黄包车渐渐地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将要面对失业,我不知道他们失业后还能选择干什么。再后来,黄包车彻底消失了,就连那摩托三轮车也被各色的出租车所取代了。这些年,市里虽然高楼林立,出租车飞快地奔驰在宽阔的公路上,这座城却没有了我记忆里的繁华。这些年,也没有再见过黄包车。或许,是记忆太美好,我不敢去面对它的失去;或许,是城市太美好,又似乎少了点什么。总之,十多年过去了,我却将它难忘。

    如今,当我再次想起黄包车车夫那结实的身板,黑黝黝的肌肤,更让我感到了一个父亲养家糊口的不易。为了全家的生计,他们饱受风吹日晒,岁月沉淀,却也微笑着面对生活,坚持着,累并快乐着。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其实,我们的父亲都一样,一样的不容易!

    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座城里消失的黄包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v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