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理想和信念”这一人文主题,同时要“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因本单元内容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借助“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在“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古诗三首》中作者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方法表达了内心的志向和愿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描写,刻画出李大钊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精神的理解、敬佩。《为人民服务》要查阅资料了解张思德的事迹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毛泽东为什么提出“为人民服务”,以及这句话的意义,加深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这四篇课文,不论是记叙文、古诗还是演讲稿,在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气节和爱国精神。
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心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对于这类文题,我们可以“虚实转化”。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不空谈大道理,而将立意落在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物上,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愿望。最后是确定自己要运用的表达方式,选择自己所要采用的文体。话题作文的要求往往是不限文体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诗歌等都可以,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2.丛书分析
“范文阅读”中的文章与教材中的内容匹配度高,教学时可以采用“1+X”的方式授课,将语文要素贯穿多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受益最大化。“组文阅读”选择了三篇文章,借助这组文章,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学习“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自由阅读”中的文章或为诗歌,或为小说,或为散文,其中有些内容需要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有助于落实“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整本书阅读”结合丛书中的“推荐语”“阅读小贴士”等助学工具,让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整本书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2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第2~3自然段。默写《竹石》。熟记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理想主义教育。
4.能根据场合、对象等,稍作准备,作即兴发言。
5.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6.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总结反思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想和信念”。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另一个是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述。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述不同的人物,学会即兴发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