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作业本陪伴营·中国文学史
明代文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明代文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作者: 负债的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22:18 被阅读0次

    明代和清代的创作非常多,翻阅的时候感觉眼花缭乱,不知道选些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两部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进行简单解释。

    本讲义来源书籍《中国文学史》。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一、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在讲解前先理解一下何为“历史演义”。

    “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于是效颦日众,因而就有了《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等作品,形成了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及其作者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成书过程其实就是三国故事流传和发展的过程。大约到了元明之际,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釆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但是对于他的生平,历来所知甚少。

    《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较其晚出的嘉靖二十七年(1548)叶逢春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10卷,240段),保存了一些传抄阶段旧本的面貌。

    万历以后,形成了《三国》的“演义”本与“志传”本两大系统。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演义,,本为基础,并作了详细的评点,增强了文学性和可读性,也加重了正统的道德色彩,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并渐渐地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取而代之。

    二、 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

    《三国志演义》的主旨

    《三国志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作者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三国志演义》中理想的明君良臣政治上行“仁政”

    自从孟子精心设计出一套“民为邦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之后,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一直为之奋斗不息,也为广大的百姓向往不已。而刘备就是践行孟子主张、作者理想的“仁德”明君,与之相对照的曹操,则是一个蔑视黎元、残杀无辜的残暴形象,这也正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慕。

    人格上重道德

    《三国志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才能上尚智勇

    小说对于智与勇,都是予以歌颂的。比较起来,在描写三国间政治、军事、外交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小说更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的“空城计”“陇上妆神”等就是心理战成功的著名范例。

    关于“拥刘反曹”

    《三国志演义》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之前,在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也都有尊刘贬曹的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原因主要有:

    刘备是“帝室胄裔”,具有正统的血缘关系。

    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的。

    就算现在大家对曹操的评论也是曹贼之类。

    在悲怆和迷惘中追寻传统

    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着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把刘备、诸葛亮等人作为美好理想的寄托,但历史的发展恰恰是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作者无可奈何地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数”,流露出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

    《三国志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三、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

    虚与实的结合

    《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三国志演义》主要是在对小说与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它在按照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实服从于虚。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情节故事已不是真实的历史面目,而是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另描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

    非凡的叙事才能

    《三国志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

    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更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馀枝节,皆从此生”。

    作者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

    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同时,它还把战争写得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总之,这部小说中的战争描写,不是仅仅歌颂了力,更重要的是赞美了智,传递了美。

    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即是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等。

    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乎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三国志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

    塑造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釆用的手法:

    出场定型。如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非凡抱负,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

    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笔墨一般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的色彩,虽然不一定能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但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却十分吻合。

    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寄托着作者主要理想的刘备之仁,就是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进行刻画的。

    小说所塑造的这些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的冲突,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给人以失真之感,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最中肯的评价。

    历史演义体语言

    《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这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有时也直接引用一些必要的史料。

    《三国志演义》从讲史而来,故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其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

    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

    总的说来,《三国志演义》比起善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等,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四、《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历史演义的繁荣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可以说,这些小说无不受到《三国志演义》的影响,但没有一部在总体水平上超过它。相比而言,以下系列的小说较有特色。

    列国系统(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明末冯梦龙将其增补改写成《新列国志》,到清代乾隆时,杨庸又将其删减为《列国志辑要》,而同时的蔡元放,则将《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并加入了一些夹注和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

    隋唐系统(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故事)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与《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两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在文学性方面有较大突破的是《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两书,至清代康熙年间,褚人获将后三部书及唐代卢肇所撰的《逸史》等剪裁连缀成《隋唐演义》一书。

    明末的时事小说

    至晚明,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些忧国忧民之士把小说作为议论朝政、抨击奸佞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由于前朝各代的历史几乎都有了“演义”,于是就出现了一批专写当代时事的小说,成为历史演义的重要分支。较具代表性的有揭露阉党乱政的《格机闲评》和反映辽东战事的《辽海丹忠录》。

    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广泛影响

    《三国志演义》对我国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关系至大,乃至对其他题材的小说创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它长期被人们视作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和军事著作,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人们从中还可以得到历史的知识、斗争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经验等。总之,它之所以得到几百年来人民大众的的欢迎,既是由于其文学审美吸引了读者,也是由于它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为大众所认同,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

    《三国志演义》在国外

    《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目前朝鲜、日本、印尼、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一、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英雄传奇

    《水浒传》这一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相同点: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不同点:前者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后者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前者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后者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

    前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后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

    这些不同也就使英雄传奇有可能突破历史事实的制约,跳出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北宋末年确实有过一支以宋江为首的起义队伍,后来被张叔夜招降。还有史书记载宋江投降后征讨方腊。

    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同时代罗焯的《醉翁谈录》也已著录了许多说话名目,如同一些独立的水浒“小说,而《大宋宣和遗事》已把水浒故事连缀起来,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到了元代,则出现了大批“水浒戏”。

    宋元以来的水浒故事丰富多彩并正在逐步趋向统一,小说戏曲作家们纷纷从中汲取创作的素材而加以搬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作者问题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1)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2)罗贯中作;(3)施耐庵作;(4)施耐庵作,罗贯中续。目前一般学者从第一说。

    《水浒传》的版本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今知有七种不同回数的版本,而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分,又有繁本与简本之别。

    在繁本系统中,今知最早的是《忠义水浒传》(100卷)。嘉靖间武定侯郭勋有家刻本100回,时称“武定板",已佚。

    今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有万历己丑(1589)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原刊全本已佚,今见康熙五年(1666)石渠阁补修本)。

    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也是较早和较有名的百回本。120回本增加了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在文字上与百回本略有不同,并附有“李卓吾”的评语,故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由袁无涯刊行。

    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评语,遂成为清300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简本是繁本的节本,一般都有平田虎、王庆两传,但文字简陋、缺乏文学性,现在只是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是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

    二、 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

    “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宋江这一形象最能体现作者编写主旨——忠义,他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作者以“忠义”为指导思想来塑造宋江,并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支“全忠仗义”“替天行道”的武装队伍。至于像李逵等人,则是作为“忠义”的映衬而存在的。

    《水浒传》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这样一个悲剧:“全忠仗义”的英雄不能“在朝廷”“在君侧”“在干城心腹”,而反倒“在水浒”;“替天行道”的好汉改变不了悖谬的现实,而最后还是被这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

    作者在以“忠义”为武器来批判这个无道天下时,对传统的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以至对“忠义”这一批判武器自身也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迷惘。

    “忠”与“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特别流行。“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政治集团利益的一面,但在“忠”字中也包含着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对“义”字的强调,更反映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故事又在民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积累和加工,因此,全书的思想内涵就显得丰富复杂,此并非“忠义”两字所能概括。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智慧、正义、美德和人性。一部《水浒传》就是在宣扬“忠义”的大框架下,渗透着当时市民的思想与感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水浒传》与所谓“暴力崇拜”

    《水浒传》中也有一些违背人性的血腥暴力,甚至是滥杀无辜,于是有人将《水浒传》断为鼓吹“鼓吹‘暴力崇拜’的观点。

    明清两代的正统文人,一直到梁启超,都认为《水浒传》是“诲盗”之书。

    社会进入现代,周作人第一个说《水浒传》不是“人的文学”,而是“强盗文学。认为其“有碍于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和平。”

    如何看待《水浒传》鼓吹“暴力崇拜”的观点

    看问题的立足点与方法论没有摆正,应该站在下层的、被欺压的弱势群体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上层的、作威作福的群体的立场上看问题。

    看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不能不顾全书的基本倾向与主要内容,而将一些次要的枝节无限夸大。

    看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用现在的认识和标准来苛责古人。

    总之,如果站在大众的、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上,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来看《水浒传》,这部小说正是深刻得描写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与权力的追求与抗争,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从而具有高度的认识价值。

    三、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

    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水浒传》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特别是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水浒传》能“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圣叹),从对话中能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水浒传》用这种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人物。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而且,它能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在同而不同处有辨。

    《水浒传》注意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为了达到这一艺术效果,在具体手法上就常常故意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

    小说在写有些人物时,能展示其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发展和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林冲。

    从整体来看,《水浒》人物性格的流动性并不能贯穿始终,特别是大聚义后,人物大多失去原有的个性色彩。但这种性格描写的流动性和层次性,还是体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从注重特征化到走向个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几乎都带有传奇的色彩。

    作者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也注意在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

    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

    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

    七十一回之后,以时间为顺序,报效朝廷为主干,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将故事贯穿始终。

    《水浒传》是一个整体,但各部分往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前半部的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后半部的情节显得松散、拖沓,多有雷同、失真之处,作者没能生动地揭示水浒英雄的悲剧精神。

    四、《水浒传》的影响

    《水浒传》的社会影响

    《水浒传》所写的本来就是社会的重大问题,故必然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批进步的文人纷纷借它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抨击言行不一、人性扭曲的“假道学,对于此起彼伏的造反者来说,《水浒传》也对他们有过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水浒传》的文学地位

    《水浒传》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它和《三国志演义》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水浒传》更贴近生活,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

    题材的渊薮

    以戏剧作品而言,明清的传奇就有李开先的《宝剑记》、陈与郊的《灵宝刀》等。

    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中,都有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

    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绘画、说唱及各种民间文艺等,更是不可胜数。

    小说作品中,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后世的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等“源流则仍出于水浒”。

    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对于诸如《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等作品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水浒传》在国外

    《水浒传》不但对我国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对整个小说文化和国民精神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目前,它已有十多种文字的数十种译本,如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以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翻译出版的70回本便十分流行。《水浒传》确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渊薮:yuān sǒu,意思是聚集;深广;深渊;根源;鱼和兽类聚居的处所。比喻某种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代文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ba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