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59135/6326eb9a411ef1a2.jpg)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杠天平秤,责任在左,能力在右,一侧偏重,天平就会倾斜。
2017年12月23日(2017的倒数10天) 星期六 阴晴
-1-
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我第一轮面试报社的时候,师姐问过我一个问题,她说:“你觉得能力和责任哪个更重要?”
那时候,我心里想的明明是责任,可是我却为了博得师姐的好感,脱口而出两个字:“能力!”
后来她跟我说她认为责任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能力不足,可以后天来补。可是如果没有责任心,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也不会走得太远。
我在心里默默记住了,想着我不需要着急现在解释什么,她慢慢会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想要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站稳脚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光有能力,却缺乏责任心,是干不成大事的!
到后来,我竞选主编,我说,我能力还有限,还没有能达到顶峰,而且我觉得学海无涯。学习是终身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我的知识库里,有一个词叫空杯心理。意思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用一个杯子充当知识的储存库,只有我们认为杯子一直未满,我们才会不断地鞭策自己去学习,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来装到杯子里面去。
责任与能力,是我加入社团接触最多的词语,它从来都不是我们手中的鱼与熊掌,而是可以兼得的,而且是可以互利共生的。
-2-
一个人有才华是他的能力问题,但责任是个人的品质素养了。
分享一个故事,一个满有才华的师弟。
我在社团招新的时候,有一个师弟本来想加入我们的编辑部,后来因为他女友的阻扰而中途退出了,我也没有太多的挽留,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那时候,我在想,我招的人一定要是心甘情愿因为喜欢而选择的编辑部,而不是我费尽三寸不烂之舌强拉进来的,如果是那样,我就会变得被动,他们就会有偷懒的借口。而相反的,如果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就没有任何可以给自己偷懒以及逃避的借口。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心,哭着喊着也会让自己走下去。
当时面试的时候,我们提出让师弟现场作诗,他也同意了。心想,这人还可以,面对临场发挥还能不紧不慢,应对自如。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可我没想到他后来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
-3-
有天早上,我起床后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翻开微信,到读书群打卡,再回复信息。文学朋友小泽给我发来一大段信息,他说我之前推荐他加的师弟根本没搭理他,还给我看了一张群里信息的截图(他们刚好参加同一个才艺比赛),刚刚在群里发言的人,却对小泽不理不睬。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大脑短路了,完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立马对我朋友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他是这种人。也谢谢你让我看清了他。”
回想起那天,师弟找我的时候,相谈还算愉快,觉得这人挺谦虚又幽默的。
古人有惜才之心,而我也出于对他诗歌的欣赏,我说:“师弟,你那么喜欢诗歌,我给你介绍一个师兄吧,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挺深的,也获得了不少荣誉,相信你们一定能合得来。”
“哇,这么厉害,我还没获过奖呢?”他惊羡地说。
“好啊,不过,我还是个小白。”
“没事的,相互切磋而已。我先跟他说,再把他的微信推荐给你。”
“好啊,谢谢师姐。”
这是我第一次把朋友介绍给师弟的时候的聊天对话。(原话不太记得,大概意思。)
再到后来,我没有去问他们有没有已经 相互认识了。直到师弟找我关于我们报社征文令的事情,我再一次问他:“师弟,你加了那个师兄了么?”
他有点委屈地说:“加了,但没同意,我还备注是你的小迷弟呢。”
我心想,以我对小泽的认识,他不至于是这样的人啊,会不会是系统出了问题呢?于是我还是去问他是不是没有加我师弟啊,他说,我没有收到啊,还给我发来一张最近添加好友的截图,确实显示没有,于是我说,那我把他推荐给你吧,他同意了。转头我就跟师弟说了。
原本只是系统出错,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是我自己识人不清出了差错。
-4-
直到那天早上看到信息,我才恍然大悟,我不想去找那个师弟质问什么,看清了这个人,反正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就删掉了吧,免得扎心了。
我以为我不会再收到关于这个师弟的任何消息了 ,反正各自的大学,谁也不会参与谁的。
有一天早上,他加我,第一次备注是“。。。。。。”第二三次是他的姓名专业。我没同意。
同一天,小泽又跟我说这个师弟的事了,他说我这个师弟真厉害,我们三个人才进了决赛,他一个人朗诵比赛都进了。
我说,随便吧,反正我已经删了他了。
再到晚上的时候,小泽又跟我说那个师弟的事,他说小权想推荐师弟去学校的公众号夜读,他没回。还在别人发表称赞他们仨的朋友圈里评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的,甚至超越他们!”我想,我看得到这条朋友圈,我一定会说:“你不会的!”
聊到这里,我默默在心里吐槽了几句,就没有过多的评价了。
-5-
原以为师弟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就在昨晚,我再一次被他的所作所为毁了三观。
我搭档和我说,她昨晚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那个师弟居然在征文比赛的时候,写了多篇稿子投稿并且署名是他舍友的名字。当我搭档问及他的时候,他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水平。
一个人居然可以自私到这样,一句因为想试试自己的水平,却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也对其他人极大的不公平。
原来并不是所有都是文如其人的,文采再好,也终究会毁在自己手上!
我相信,所有的黑暗,在阳光下都会无所遁形。就像我无意得知这个师弟的种种一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你有才,你也不会走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