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
司寇布代表周最对西周君王说:您派出使者告诉齐王周最不愿意做太子,我认为您(这样做)不可取。
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
函冶氏为齐太公购买了好剑,齐太公不知道剑好,把剑还给函冶氏,并向他索要(买剑的)钱。
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
越国有人请求用千金购买这把剑,(函冶氏认为这)是折价所以不卖。
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
函冶氏将死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说:“(好的事物,比如这把宝剑)一定不要只是自己知道。”
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
如今君王您想让周最做太子,只有您自己知道这个约定,天下还没有人相信这件事。
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
我担忧齐王认为君王您实际上想立周果为太子,却故意说是周最谦让,以此来嫁祸齐国。
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
您的行为取巧(让人认为态度不坚决),周最却是工于心计的人,您为什么不买大家都相信的好货呢?
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让周最的地位和财物比所有人都多,让天下的人都来见证。”
这个故事比较简单:
第一层:周天子派人告诉齐王,周最不想做太子。根据《战国策》,周最和齐王关系较好,所以齐王很期待周最做西周继承人。这时候司寇布出来提醒周天子,您这样做会有危险,齐王会怀疑并不是周最不想做太子,而是君王您想立周果做太子,故意说周最谦让。
第二层:如果一样东西好,却只有自己知道,那他的价值也就得不到认可。所以,要选择大家都认可人和事,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和事的价值。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顺从民心、不负众望,如果大家都拥立周最做太子,那就真的立他,这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层:如果真心想立周最做太子,那就要突出培养他,强烈表达您的决心,不要让齐王等人怀疑您不是真心的。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其实有很多深层的启发。
第一:很多时候我们不好直接表达决心,就让一个人来角色扮演,让他拒绝,然后推出真正的主角。某些情形下这一招可以玩得很精彩,但对于牵涉面较广、大家都关心的位置,就应该郑重其事地处理,否则各方的反应不一,反而有可能引起误解;
第二:长长久久地存在,一定是大家都支持、喜欢并愿意投入精力的原因。让大多数人满意,顺从民心。虽然领导有时候可能是好心,但大家不喜欢、不支持,那就不要太激进,做事情要缓慢地过渡。比如隋朝建立了京杭大运河,却让唐朝捡了大宝贝、违背民意、操之过急,会引起反感,结局可能很危险;
第三: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吞吞吐吐、唯唯诺诺,应当给的、应当获得的,要分毫不少,决心明确,让大家充分知道你的心意。云蒸雾绕,大家看不明白,是否支持也就很难拿定主意。定下来就好好干,做事情彻彻底底,这是取信于人的重要因素。
最后,总结一下:堂堂正正、顺从民意、一诺千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