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读了刘华杰老师的《博物学文化与编史》,这本书主要叙述了关于博物学文化的相关事情,介绍了博物学的概念,意义以及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以博物学的生存方式面对着大自然等知识。而且介绍了关于博物学家的事迹,如怀特以及他的《塞耳彭博物志》,洛克和他的植物分类学史等。
整个书围绕博物学的点点滴滴展开阐述,让公众逐渐了解了博物学的个性以及独特魅力。
万物静默如谜 博物学的那些事儿其实,我很喜欢他写这本书的一个叙述方式,以自己的感想和亲身经历为基点,或者以谈话的方式娓娓道来对博物学的热爱以及见解。
尤其是在叙述自己的英国之行,去怀特的家乡亲自感受塞耳彭的独特气息,感受怀特所生活的土地,在这里博物的气息会更加浓厚。对此地的热爱是因为熟悉感的根源,可能更在于内心,在于生存信仰,在于博物情怀。谈到塞耳彭之行,对于刘老师来说是真正的博物体验和融合。在这里见到了欧洲壳斗科植物以及其他的蕨类植物,更是感受了终日草木相伴,飞鸟相伴的寂静生活。
在怀特曾经一次又一次踩过的潮湿土地上,希望遍历每一寸泥土,一切的一切都只在设法感受怀特曾有过的感受。
谈到博物学文化,就要说到博物学的概念,从知识论的角度看,博物学是指与数理科学,还原论科学相对立的对大自然事物的分类,宏观的描述以及对系统内在关联的研究,包括思想观念和实用技术。这样的解释似乎比较学术化,比较生疏。
所以,简单点说博物学就是动用我们个人的资源,去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草木鱼虫山石等都是我们日常接触的点,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去做一个自己的博物学家。刘华杰老师
大自然一直处于奉献的角色,为我们给予了很多的资源,才得以让我们继续生存及生活,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用敬畏尊重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物,做到可持续发展。虽然现在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很方便的懂得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涉及到博物学伦理的情感问题时,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平衡就会显得不足。
最终,我们要学会并尝试以博物学的生存方式,以积极的绿色生活来进行博物学的初探,做到生活中绿色的博物。
对于博物学所涉及到的博物文化,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宽容,保护生态环境
说到尊重和敬畏大自然,我总是想起张晓风有一篇文章叫《敬畏生命》。我一直记得这篇文章,他所提到的种子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作者在文中,仅仅捕捉住人生一瞬间看到的景致,寥寥数笔就将生命最为动人的魅力展露无遗。植物凭借风传递种子而得以延续生命、繁殖生命本是一件再自然、普通不过的事了,但作者却从那接连不断飘送的“白色的纤维”中深深洞觉出这些小生命的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韧性和强旺的活力:它们不遗余力地寻求生存的机会和空间,它们对生命的珍视、热爱,令人敬佩不已。
文中以平等和尊敬的情感赞美着那些看似弱小的自然界的生命,在感叹和赞颂之余,她又联想到人类自身,“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所以在这里,大自然的神奇与厚重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就可以体会出生命的伟大,那对于他们的敬畏和宽容又怎能怠慢呢?
万物静默如谜 博物学的那些事儿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在我们学习博物学,感受大自然万物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美好的同时,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宽容尊重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自然更加丰富,生活更加从容。
在博物学的世界中,要想拥有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要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多样性要与文化多样性同时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文化多样性可以提供多元价值体系,客观上有助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认可和实践操作。
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拓展视野,落实保护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行动。是自然生态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植物之美从博物伦理的角度谈生活中的“行为”和“知识”的关系平衡
在提到博物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自由意志”即自由地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决定。
如何生活,如何使自己变得崇高,不需要讲更大的道理,只需要把握一点方向:使用“五十步笑百步”即“一步赞两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上一点,积极地生活。
《墨子·经说上》中讲过“行为”与“知识”的关系。博物式的生活方式就会想到绿色的生活方式,过绿色生活是“行为”,论证和了解关于绿色生活的事实,利害,后果,则属于“知识”的范畴。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比例关系。反而有可能出现一种分裂的结果。生活中就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凭着朴素的地方性知识,习惯和信念,做到了博物的举动,会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爱护,会感谢万物带给我们的礼物,他们这样才是我们博物生活所需要和值得尊敬的人。反而有一些文化高级知识分子,明明知道工业文明的问题,知道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确依然照做不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大开发”,这样就根本谈不上博物文化的基本要求。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本着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以为社会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为目标基础,来进行博物的探讨考究。这样的要求才会使我们的“行为”和“知识”的关系达到平衡。在涉及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时,我们要以伦理的视角去看待判定,先正视矛盾冲突,通过协调,妥协,找到大家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目标,平衡点,最后达到认识的提升和问题的解决。
总之,在发展学习博物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到有相关的知识来了解博物学文化,当然也要行动上做到博物的要求。
动物之灵动以博物学的生存方式去尝试绿色的生活
刘老师在《看得见的风景》一书中提到“博物学生存”一词。我很赞同这样的提法,并且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实践它。博物学生存是宽容的态度,主张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丰富性。孔子所讲“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要做到多元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自然,要注意季节变换所展示的大自然的图画,要从自己的身边观察自然植物,辅之以适当的户外活动,坚持做自然笔记,也许你就会发下自己的生活,心态会有所不同。
现代人都提倡绿色生活,绿色生活内向包含针对自我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活,向外涉及对他人,社会,大自然负责的绿色生活。
首先来说针对自我的身心健康的绿色。这可以从生活的多个方面去说绿色,吃、住、行、游、购、娱是日常生活的必须,我们在饮食,出行等都可以注意以环保绿色为理念,尽可能的爱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自然。
其次是对社会,自然的角度去说,在绿色宣传时,我们可以能加强针对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变刚性的论证为柔性的说服,重点在于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使之树立起绿色生活的信念,以过绿色生活为荣为乐。接受绿色的生活方式,最终涉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万物静默如谜 博物学的那些事儿当然,节俭是绿色生活的一个方面,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实践活动,“绿色的程度”也就不同,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时也要以宽容的态度,宣传绿色生活要有耐心,有技巧,因为它是一个渐变习惯的过程。
因为博物学是一门具有鉴赏性,体验性的学问,它将导致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一种休闲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方式。在时间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从局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的家乡做起,不断积累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保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才能将博物学发展为一门公众科学,才能在不同的世界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总结
其实总体来看,博物学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涉及了关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可以很好的体现公众博物学的意义。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更好的心境和态度去面对生活。
修炼博物学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一种实现方式,我们观察,理解大自然,就可以对周围的世界越来越了解,感受到进化的精致,看花草所形成的形状,就可以感受到进化的神奇,精巧,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产生了美妙的智慧。
在提倡公众博物学,以博物学的生活方式,绿色理念去对待生活的同时,可以让我们对生活以及人生有更加清晰的态度,最重要的是体验,亲自感受大自然深厚的情怀。
虽然我们的博物还处于认识花鸟鱼虫的初级阶段,但这是我们迈向自然,亲近自然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放下心中傲慢的开始,是我们宽容接纳的基础。
万物静默如谜 博物学的那些事儿最后推荐几本有关博物学的书籍:
刘华杰,《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 》
米什莱,《虫》《鸟》《海》《山》,世纪出版集团2012。“法国史学之父”的伟大博物作品。
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11。
汪小凡、黄双全,《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韩联宪、彭建生,《纳帕海的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巴勒斯,《醒来的森林》,三联书店2012。
贝斯顿,《遥远的房屋》,三联书店2012。
奥尔森,《低吟的荒野》,三联书店2012。
刘克襄,《失落的蔬果》,二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刘克襄,《岭南本草新录》,海豚出版社2011。
谭庆禄,《东乡草木记》,青岛出版社2012.
霍顿,《乡间漫步》,海豚出版社。
安歌,《影树流花》,重庆大学出版社。
郭宪,《那些花儿》,重庆大学出版社。
阿来,《草木的理想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斯图亚特,《危险花园》,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小伙伴们,如果喜欢就请留下脚印哦!你的喜欢是莫大的鼓励,你的评论是我们交流的途径,你的关注更是我前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