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微尘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不与命运作无谓的抗争——《论语》学习370

不与命运作无谓的抗争——《论语》学习370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10:11 被阅读69次

    宪问篇第十四·三八(370)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钱穆译】公伯寮谗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把此事告诉孔子,说:“季孙听了公伯寮谗诉,已对子路有疑惑。但我的力量还能把此事向季孙陈说清楚,使季孙杀了公伯寮,把他陈尸于市。”先生说:“道若将行,这是命。道若将废,亦是命。公伯寮如何挽得过天命呀!”

    【杨伯峻译】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并且说:“他老人家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可是我的力量还能把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孔子道:“我的主张将实现吗,听之于命运;我的主张将永不实现吗,也听之于命运。公伯寮能把我的命运怎样呢!”

    【傅佩荣译】公伯寮在季孙前面毁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这件事,说:“季卿的想法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不过现在我还有能耐对付他,让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政治理想果真实现的话,那是命运在决定;政治理想最后幻灭的话,那也是命运在决定,公伯寮怎么能左右命运呢?”

    公伯寮,姓公伯,名寮,鲁国人。愬,毁谤。子服景伯,子服何,鲁国大夫。固,已经。惑志,是词语,疑心。肆,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市朝,古人把罪人之尸示众,大夫尸于朝,士尸于市。

    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说,季孙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但我的力量还是可以把此事向季孙说清楚,使季孙杀了公伯寮,让他陈尸于市。孔子说,政治理想如果能实现的话,那是命运使然;政治理想如果不能实现,那也是命运使然,公伯寮怎么能左右命运呢?什么意思呢?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子是说我坚持我的理想信念,如果能实现,那是命;不能实现,也是命。一个公伯寮他无论怎样做。都不会影响我的信念,我也不会把他当回事。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即使把公伯寮杀了,也许会有更多的公伯寮出现。如果不把公伯寮杀掉,形势不会因公伯寮的存活就发生逆转。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应天命,静观事态的发展。命运的发展是无奈的,但孔子坚持他的信念的使命是不变的。

    这就是儒家提倡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是传道,不为是不借子服景伯之力让公伯寮肆诸市朝。无论是为还是不为,都不会影响道的行与废,道的行与废,是命运在左右,所以儒家又说,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

    但我们往往想不到这一层,常常无谓地与命运抗争,不向命运低头和屈服,实际上都是没有了解命之所在,命即天命,只有下学才能上达知天命。不是谁都能知天命的,孔子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8》)小人不知天命所以也不畏天命,不但无功而返,而且沉沦向下。君子上达,即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8》)君子能知天命,畏天命,不怨天,不尤人,不作无谓的抗争,所以能洞察世事,日日向上。

    这不是宿命,也非天真,这是境界所至看问题眼光的高度不一样了,因此,对于一些事可以有所为,也可有所不为。

    不怨天尤人——《论语》学习369

    《人生路上学〈论语〉》目录

    把逃离当作一个梦想——《论语》学习371-37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与命运作无谓的抗争——《论语》学习37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be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