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竟一点都不觉得无聊,甚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悠然,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说的,“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不在月下,感受不到朱自清笔下那种朦胧、静谧的氛围,但雨中独处的妙处,我想我是深有体悟。
山路两边有很多花,紫红色的木槿花正是花季。一朵朵花瓣饱绽,争相吐蕊,娇艳地盛开在绿叶之中,刹那间,给人一种惊艳的美。合欢树也开花了,一朵朵,像可爱的蝴蝶翩翩憩于枝头,多情妩媚之极。合欢树粉红的花色,比往年黯淡了不少,也许是它的花季正碰上雨季的因缘吧。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有因有果,因果缘定”。走在树下,落英缤纷,满地飘零,憔悴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昨晚的“雨疏风骤”。这世间,有了花草树木的存在,或许才使得生活更有情韵。
雨中听曲走着走着,早上的雨,不约而来,“噼噼啪啪”敲打在花伞上,竟有一种别样的乐感。雨中的芭蕉,失去了晴日的风采,橘黄的花儿心房紧闭,似乎蔫了似的,王维的一句“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明月向人羞”,正道出了此中真意。芭蕉生性脆弱,最怕风吹雨打了。
雨中听曲山上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和着的是那雄浑高亢的唱腔,我不知他们在唱些什么,但那悲凉的乐调,如泣如诉,似有说不完的冤,诉不完的苦。
听着听着,我的思绪飞到了小时候看过的戏,那时大村小镇经常在传统节日请来戏班,最流行的是乱弹艺术。我看过《穆桂英挂帅》、《薛刚反唐》、《三请樊梨花》、《薛平贵还朝》等武戏,那唱腔、那武打的动作,现在想起,依然历历在目。
说起“乱弹”,也许我们最先会联想到“乱弹琴”,但很少有人知道,“乱弹”其实是对一种地方剧种的统称,浙江曾是乱弹的天下。宁海乱弹的剧目一般都是武打戏,强调戏曲武功,表现儿女私情的内容极少,主题多是歌颂精忠报国,最后以大团圆结局。父亲曾说起,乱弹最鼎盛时期,很多小村都有戏班,父亲姑姑也响应过其中的一个角色,他们演过《封神榜》、《哪吒闹海》等武戏。那个年代,台上唱得激越,头一甩,手一指,脚一踢,尽显英雄本色,台下吆喝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在没有赌博,没有麻将,没有手机,没有游戏的旧年代,响彻一时,迷过几代人。
雨中听曲小时候的我,跟着一群小伙伴,最喜欢坐在戏台旁边看戏,被人轰下来,又爬上去,年少不知羞涩。当然收获也不少,从乱弹艺术中,我认得了各种脸谱,正如一首儿歌所唱的“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场沙,黄脸的孙恒,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的喳喳~啊~。”那些角色里,我最喜欢穿着盔甲的武生和武旦,他们头上插着的两根长长的漂亮五彩山鸡毛,曾多少令我向往。还有他们背上插着的五彩旗,我不知这旗的意义所在,但总觉得好玩。
因为小时候经常看戏的缘故,我也喜欢上了历史故事书,比如《杨家将》、《岳飞全传》、《朱元璋演义》、《隋唐英雄传》这些好书,在小学时我就看过,我想对我后来的学习,多多少少有点影响。
雨越下越大,思绪飞回了眼前,地上满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塘,雨滴在上面,瞬间幻化成一个个漩涡,就像女孩子脸上的酒窝那般,美不可言。我赶紧往家回,到家时,发现雨伞上有一片枯黄的叶子,不知何时掉落在上面,也不知是哪棵树的叶子,但确是很美很美。
雨中听曲
网友评论
这篇“听雨”,细读几遍,景物描写确有朱自清先生的几分风韵,流畅自然,字句斟酌,颇有雨中漫步的氛围,可见文字功底颇深。而回忆这一部分的描写也很有感觉,虽没看过戏,却也想感受一下那有趣的“乱弹”。
回忆匆匆,雨中的联想,跃然纸上。整体而言,与“风来,雨急,花开”这类单纯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个人会喜欢后者些。
向你学习,期待你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