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对王世充关键战役的首功之臣

作者: 凌微波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1:19 被阅读2次

通俗小说《隋唐演义》在贾柳楼结义一节中,曾经提及了屈突通、屈突盖兄弟,兄弟二人后投奔瓦岗寨,最后和随瓦岗众将一起归唐。然而在整部小说中,屈突二兄弟却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那么, 历史中的兄弟,特别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屈突通,到底战功如何呢?

凌烟阁绣像

屈家兄弟,雍州长安人(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其父为北周邛州刺史好武略,善骑射,屈家兄弟自幼随父,可谓将门虎子。杨坚代周建隋,屈突通得杨坚重用,官拜车骑将军,掌管皇家特种部队“骁果军”。

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员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隋文帝“嗔目叱之”,屈突通继续说:“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隋文帝此时突然醒悟,于是说:“朕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这些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免除了众人的死罪。

经过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渐重用,升右武侯车骑将军。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依法制裁,决不包庇宽容。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而知名。因此时人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畏心理。

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素之子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之机,举兵造反。由于杨玄感不善用兵,错误地攻打东都洛阳,结果遭到隋军的顽强反击。这时,远在辽东的隋炀帝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屈突通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驰援东都洛阳。七月,屈突通、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等各路隋军已经追上,逐渐包围了杨玄感,隋军且战且进,一日内三胜。八月,隋军在皇天原(今河南灵宝县西北)与杨玄感决战,大胜。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起兵遂告失败。屈突通以功迁左骁骑卫大将军。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太原宣告起兵后,夺取霍邑后,与屈突通在河东对峙。

随着隋朝的日薄西山,人心厌战,各个地方纷纷溃败和投降,最终,屈突通在隋兵无心恋战、人心浮动的情况下,无奈投降李渊,李渊大喜,授屈突通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兵部尚书可以算是一国国防部长,此举可见李渊对屈突通的重视。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割据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即于六月攻唐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威胁关中。七月,薛举突然病亡,其子薛仁杲继位。八月,李渊命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屈突通作为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也随军出战。李世民于十一月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军,斩首数千级,并乘胜追击,迫降薛仁杲。当时珍宝堆积如山,诸将都争相夺取,而屈突通却秋毫不犯。唐高祖闻知此事后,对屈突通说:“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

王世充于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称帝,国号郑。唐高祖于七月命李世民领八总管二十五将,统兵八万余东击王世充。 

七月二十九日,李世民攻占东都外围重地慈涧(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王世充退保东都。李世民决定先扫清洛阳外围然后攻城。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五百骑巡视战场,至北邙山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兵包围。尉迟敬德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此时屈突通闻讯率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一千余级,俘排稍兵六千,王世充只身逃脱。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世民移军青城宫(今洛阳市西北),营垒未就好,王世充即率军2万出洛阳方诸门,依托谷水抵御唐军。李世民见王世充悉众而出,遂抓住战机,命屈突通率步卒5000渡谷水进击,并令其“兵交则纵烟”。交兵后,屈突通令部下放烟,李世民见烟起,亲率骑兵南下,与屈突通合力奋击。双方激战半日,王世充被迫退兵。李世民纵兵追击,直到城下,斩俘七千人,趁势包围洛阳。王世充只得据城自守。

唐军将要围攻洛阳时,王世充便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遂于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率十余万大军西援洛阳,进屯虎牢,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李世民最终命屈突通随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进驻虎牢。同时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卫兵半数兵力分给屈突通,以保护李元吉。

五月,李世民在虎牢之战中全歼窦建德大军,唐军主力旋即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于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余人投降。虎牢关之胜,为唐最终统一全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屈突通论功第一,不久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

玄武门之变中,屈突通参与了秦王伏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的行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动乱,派屈突通驰赴洛阳,以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阳。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屈突通因功赐封食邑六百户。

贞观二年(628年),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唐太宗赠予尚书右仆射,谥忠。

屈突通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屈突通配列太宗庙庭。

老将军一生戎马,在唐初对王世充洛阳之战中居功至伟;而又志节高尚,分别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推崇。

唐朝名臣魏徵曾经评价屈突通:“今号清白死不变者,屈突通、张道源。”

此可谓这位名将的一生写照。

相关文章

  • 屈突通:对王世充关键战役的首功之臣

    通俗小说《隋唐演义》在贾柳楼结义一节中,曾经提及了屈突通、屈突盖兄弟,兄弟二人后投奔瓦岗寨,最后和随瓦岗众将一起归...

  • 凌烟阁功臣录——第十二功屈突通:屈降,则隋灭唐出

    屈突通,在我们之前说到尉迟恭从单雄信手中救李世民的时候,就提到过他,那时屈突通及时带兵前来支援,击退王世充的骑兵,...

  • 大唐一品王《唐龙》第10章

    第十章 十里烽火(上) 李楠带着秦小凡跳下直升机,“唐将何在?” “禀上仙,某屈通突在此!”屈通突赶紧上前答礼。 ...

  • 华杉版资治通鉴【1476】投降与起义。2022-02-19

    32、 屈突通与刘文静相持一个多月,屈突通再次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大营,刘文静与左光禄大夫段志玄全力苦战,桑显和败走...

  • 刚毅武略,三代将臣

    屈突通,字坦豆拔,奚族。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 北周时期,起家司卫都中士。 隋初,任左卫司...

  • 乐羊

    魏灭中山首功之臣。 开始,努力进取,及至事成,结局悲凉。 曾经的雄心壮志,赫赫战功,已如过眼烟云。 古今中外,此类...

  • 《屈诂》之经学阐释

    钱澄之《屈诂》中蕴含之经学思想,在于三个方面: 一,为臣之道 “为臣之道”是儒家奉行的以臣事君之道,孔子曾言“君君...

  • 死忠之臣——讀通札記(1740)

    讀文白對照本《資治通鑒》之《卷167》,感:1、死忠之臣。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土家之犬,死忠之臣。竊以為是,世間不...

  • 面对领导发难,且看古人如何有效应对的高超说话术?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四 【译文】诏命秦王李世民督导诸君进攻世充。陕东道行台屈突通有二子在洛阳,皇上对屈突通说:“现...

  •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屈突通:对王世充关键战役的首功之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d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