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国学与传统文化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
《红楼梦》第一回中女娲补天神话与所遗之石解读

《红楼梦》第一回中女娲补天神话与所遗之石解读

作者: d5a4644f8732 | 来源:发表于2017-12-26 13:04 被阅读468次
沈伊默题字

把《红楼梦》当作言情小说的读者往往将第一回忽略,其实作为文学作品,第一回在全书的地位举足轻重。

百年世家的命运之忧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神话为此书根由,直接继承上古神话,这一段中,凡涉及数字,皆有隐喻意义,以“三万六千五百块”补天石为例:三万六千五百,“合周天之数”,换算为时间,刚好为一百年。“百年”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世家的轮回,乃重要转折点——如果世家中不能出现有才干的继承者,百年大族将无可避免地没落。

贾家为世袭却并非罔替,意即每传袭一代就降爵一等,传至贾宝玉,已是第四代,单单依靠爵位已经不能维持家族的显赫。第三代中,贾赦袭了官之后,贾政“原欲以科甲出身”,谁料贾代善临终遗本上了之后,“额外赐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已升了员外郎了。”

第五回中,警幻仙子偶遇第一代宁荣二公之灵,宁荣二公嘱道:“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其他世家如林黛玉家,“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已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即是世家大族到了末世便要寻求新出路以延续繁华的道理。

贾宝玉担负家族复兴的责任,却耽于闺阁性情,最不耐烦听“仕途经济”等语,在“于国于家无望”这个层面上,“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第三回宝玉初出场时《西江月》词)的贾宝玉,确实不是合格的家族继承人。《红楼梦》文本中也多次出现“悔”、“惭”等语,《西江月》词“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旁有批语云:“末二语最要紧。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贾宝玉在性灵、人格上的自由,是以对家族的不负责任为代价的。

87版《红楼梦》宝玉剧照

士不遇的千古之痛

再说回第一回中,女娲补天炼了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梗峰下”,这块石头“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数足,偏遗我”所隐含的,是我国古代“士不遇”传统。

所谓“士不遇”,即怀才不遇,董仲舒首书《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陶渊明有《感士不遇赋》,后世诗文中同一题材的更多,大多所抒发的均是有理想、有抱负、心怀家国、志济苍生的士人不被君王赏识、抱负无法施展的愁闷。涉及此类士子出路的部分,则又与老庄思想相联系,老子“自然无为”、庄子“逍遥自在”的精神追求被视为不得志士子的精神归宿。

“士”在我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处于“士农工商”中的最高层,但是理想、抱负的实现依然必须依靠君主的青睐。他们饱读诗书、博古通今,对社会、政治,乃至人性、人生等都有深刻的洞察和体悟,自觉责任重大而又人力有限,无可奈何,感发出种种慨叹,成就诗文,读来总是感人至深。

就《红楼梦》而言,作者曹雪芹是末代贵族子弟,祖上藏书甚多,家族没落后半生潦倒,未必没有“不遇”之感。“遇”与“不遇”之间,本身也存在很多可能,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杜甫的不懈追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苏东坡的徘徊儒道等等,无不是例证。

第一回中的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穷儒贾雨村却有“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等语。真假之间又有“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各人所见、所感、所历不同,不过见仁见智、随机应变而已。

87版《红楼梦》欧阳奋强饰宝玉

贾宝玉性格中的冲突

这块大荒山青梗峰下的石头,见到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说些红尘中荣华富贵,凡心打动,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间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在石头的价值观中,“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很重要,况石头“悲号惭愧”的原因即是“自己无材入选”,这与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下的“士人”心态相似。

石头被缩小为扇坠大小可佩可拿的鲜明洁莹的美玉之后,便是宝玉出身时含在口中的通灵宝玉,它既是红楼故事的亲历者,也是众人命运的旁观者。贾宝玉的性格受石头影响颇深,石头的“无材补天”、“悲号惭愧”,以及贾宝玉所应当承受的家族使命,都决定了贾宝玉不可能无视父兄教育、师友规劝,而只是一味纨绔享乐。个人性情发展固然重要,但绝不是生命中的唯一。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而下世所转的贾宝玉,其本身的性情以及追求与补天所遗之石之间的矛盾磨合,构成了贾宝玉性格的多面性,贾宝玉的形象也绝不是平常所谓的耽溺于儿女私情的纨绔子弟,而是有所超越。

做如是观,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等金钗之间的思想摩擦,包括最后的出家,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才有无限的阐释可能,其中曲折微妙的发展变化,才有撼动数百年来知识分子心灵的力量。

     无戒90天挑战营第17篇

相关文章

  • 《红楼梦》第一回中女娲补天神话与所遗之石解读

    把《红楼梦》当作言情小说的读者往往将第一回忽略,其实作为文学作品,第一回在全书的地位举足轻重。 百年世家的命运之忧...

  • 《红楼梦》的补天神话

    《红楼梦》一开场,我们就读到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不能补天的原因分析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这块石...

  •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该回主要介绍以下情节: 1:红楼梦著作由来:女娲补天之石(通灵之石:宝玉)的风尘历记,故又名《石头记》 2:红楼梦...

  • 石头记

    提起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

  • 《寿世青编》―― 谨疾箴

    凡人富贵名利,勿强求之,而况此身父母之所遗;才情意气,勿竞争之,而况此身妻之所仰。身之柔脆,非木与石,...

  • 美哉,天柱山

    潜山,开门见山;山名天柱,天之柱,皖之源。 女娲补天遗彩石, 孤立擎霄接苍穹; 仙女投梭人间近, 银河斜挂皖水清。...

  • 【文字的力量】|美哉,天柱山

    潜山,开门见山。山名天柱。天之柱,皖之源。 女娲补天遗彩石, 孤立擎霄接苍穹; 仙女投梭人间近, 银河斜挂皖水清。...

  • 如果可以,你愿意重新过一生吗?

    一.石头 相传女娲补天时所练之五彩石有一块遗落在东岳泰山之巅,经世代更替,此石吸日月之精华,后遇仙人施法,改其形貌...

  • 《红楼梦》木石前盟:神瑛绛珠神话

    三生石上旧精魂 《红楼梦》第一回中,讲起那块被遗落的补天石要下凡受享,牵扯出一段风流公案,起因正是绛珠仙草与神瑛侍...

  • 话说《红楼梦》中开篇之“女娲补天”出处

    看《红楼梦》第一回中提说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顽石是因女娲补天时单单遗漏下的一块,后天就成为了《石头记》(《红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第一回中女娲补天神话与所遗之石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hw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