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有感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9:21 被阅读0次

说来惭愧,这本书我没有读过,而且就算看教学实录,我也是一点没有去想看的欲望。我是农村人,一直深深热爱着生我养我的那片大山,可能我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身在其中看不破。

看了这个教学实录才知道原来还有“差序格局”“长老统治”“教化权力”这些概念,不,应该说是名词。不知道为什么课堂上如此分析,或者说这些名词有些刺痛我一个山野之人,总觉得他们破坏了我们乡村的纯朴和美好。可能还是我太狭隘了,不曾去读读这本书,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

一、明确目标,共同启航

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直奔主题较多,鲜有设置悬念。任务开头,明确我们这节课要干些什么——为这本书写一个600字的摘要。

“概念是什么”,概念是对具体的客观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抽象。

明白了概念是什么,就要搞清楚这本书你获得了哪些“概念”。就这样抽丝剥茧,一个又一个概念出来了,但是一本书不会是各各独立的概念,肯定像一棵大树一样,由一个核心概念作为枝干,延伸出许许多多的小概念。最后总结出“乡土社会”就是那个核心概念。

二、绘画谱系,明确关系

有了枝干,就来找一找类属,一层层地探索,书的内容也就跃然纸上。就这样摘要也就一步一步显现,黄老师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写摘要,要抓住关键概念,还得弄清他们彼此的关系,叫主次分明。

可能太过“血淋淋”,所以心里就觉得有些特殊化,可能看书学习就应该像个局外人。难道书中所说的差序格局城市就没有吗?人性是共通的,不要觉得圈画了范围就是个例。

相关文章

  • 回归乡土社会

    回归乡土社会——读《乡土社会》有感内容提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社会学著作,浓缩了中国...

  • 《乡土中国》:从土地发展出来的人情世故

    从农村出生的我,看了《乡土中国》特别有感触。 1.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中国历史追溯到上古...

  • 最浓人情味,最淡爱与自由

    ——读《乡土中国》有感 生于斯,长于斯,殁于斯,也许更好的诠释了乡土生活吧。因为农耕文明...

  • 斌宝的: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新高一 **斌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和以前读过的书都有些不同,比起以前读的书...

  • 乡土本色,中国情怀

    ——读《乡土中国》有感 最深奥的道理,往往只需要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

  • 读《乡土中国》 有感

    文/吴蔚 进入大学一学期以来,学院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不少书籍,许是因为自己生长在乡下,便对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

  • 读《乡土中国》有感

    阅读完一本书后有感而发而形成读后感,而《乡土中国》应该是迄今为止感触最多的一本了。大概是因为它的通俗,它的土气...

  •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初读《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只对先生所提观点一百个不赞同。先生在两篇文章中分别从“时间阻隔”和“空间阻隔”...

  • 读《乡土中国》有感

    梦回千年唐宋,凤池歌舞升平,烟波如画,悠悠古城,繁华醉今朝;拂袖金戈铁马,桥岸清水幽扬,春水汤汤,柳絮翻飞,流...

  • 读《乡土中国》有感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生,从进校到现在几乎每个老师都推荐过这本书,费老作为社会学的先驱者,对于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mz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