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姐妹在元春盛邀下,各自书写了匾额,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衡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
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想想这些官宦子弟,个个能吟诗作赋,而且如果不能随口说出一些典故的话,是很羞愧的事。反观今日,又能几人有闲情逸致,能随口口吐莲花,出口成诗呢?中国古典时代,还是有非常浪漫的一面呢?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恐有不到之处。
这三人就是欢喜冤家,三人行,一直在上演!
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
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好就是好,明眼人一看便能看出优劣,看出所以然。
图片来自网络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者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贾政又进《归省颂》。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
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
贾家诸多人都作了一个交待,那元春亦是才华横溢,所以以诗词与姐妹们嬉戏,脑力风暴!相聚的日子是短暂的,美好的日子也总是短暂的,元春省亲亦接近尾声了,省亲结束篇还将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而贾府的走向又将如何?明天和您继续看元春的幸与不幸⋯⋯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