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中,你要的是全局的最优解,而不是局部的最优解。”
在奇点《高手的战略》一文中,作者曾讲过围棋高手。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典型的代表是韩国号称“石佛”的围棋选手李昌镐。
李昌镐曾创造过多项围棋历史记录,从1992年至2007年15年间,共夺得18个个人赛冠军。期间还包揽了几乎所有的世界职业围棋比赛冠军,实现了围棋史上的“大满贯”,开创了"李昌镐时代"。
这样一位围棋界的顶级棋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他一定有什么奇招或妙招,才能在这些年里大杀四方,称霸围棋界。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他道出自己决胜的秘诀。
他下棋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追求“妙手”,只求“半目胜”,即51%的胜出率。这个回答是不是惊掉了你的下巴?这就是我们想知道的秘诀?不会吧!堂堂的“石佛”竟是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让一众高手在他手下落荒而逃、铩羽而归?
他说,“我从不追求妙手。”,在他看来,妙手可以给对方致命一击,但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缺陷暴露给对方。高回报的后面,常常隐藏着高风险。因而,李昌镐所做的,就是每一步比对手好那么一点点。一局比赛200-300手棋,赢上100多手,就可以稳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昌镐始终以“赢”为目标,以最小的损失,最稳健的步伐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不是把胜利建立在大起大落的惊险博弈之中。
采取同样策略的还有德国足球队。
我曾经问过一位喜欢足球的朋友,在世界杯的比赛中,哪支队伍踢得最好?他说,意大利、法国、巴西都踢得不错。但是,德国队却常常在最后胜出。
“说实话,德国队踢得不好看。他们从来不会踢出那种,让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的漂亮球。没有大开大合的惊险之举,甚至有点中规中矩的死板。但是,他们队员的配合打得特别好。看他们的比赛有点平平无奇,但是,他们却常常笑到了最后。”
他们认真地对待每一场球,甚至对方的每一次进攻。认真得有点失去灵性,机械中带着点木讷。但是,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甚至有点僵硬的方法,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让我又想起了考古中的探方发掘法。
在挖掘文物时,我们的大脑中是不是呈现出样的的画面:一群专家经过各种努力,不知从哪儿找到了一张藏宝图。他们经过各种磨难或厮杀,按图索骥,终于在一个洞穴中找到了宝物。
但实际的考古比这个要枯燥许多倍。在找寻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们的确会有一些线索。但是,挖掘的时候,却不是像电影里演得那么神奇。他们用的是一种类似我们中学数学的方格网。即将一片选定的区域划成许多个像棋盘一样,5米*5米的方格。然后,拿着小铲子在那里一格一格地在土里找。这种方法,除了方便统计考古面积以外,还不容易产生遗漏。
考古学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方格中,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文物宝藏。
宝藏本身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但发现的过程却是非常朴实平淡,没有什么浮夸的噱头。
这些故事中的主角,他们赢得不是心跳,而是心跳背后的那一点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看了以上几个故事,你是不是有点如梦初醒,却又心有不甘。
百闻不如一见,百听不如一练,倒不如,你用这个思路在实践中去试一试,以解自己心中的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