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提要或相关文章所写内容,皆属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黔西北山区的往事。希望通过写作这些文字,能够在与人分享的同时,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01 杀年猪
杀年猪从每年冬月末、腊月初开始,以此拉开了整个过年的帷幕。(具体详见本人简书前一篇文章)
02 熏肉与烤火
由于一头年猪要吃一年,所以需将它腌过,再放在柴火上风干、熏干、烤干,做成腊肉。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和一些几个邻居,一起围坐在火堆边拉家常、摆龙门阵、烧洋芋吃,共享那冰雪冬日里的富足与闲适。
03 推磨
每年年底,我们家都要请一个石匠来修磨,然后每天出动三四个人一起推磨,磨上好几百斤包谷面,一直吃到正月、二月、甚至三月。
04 舂碓
主要是舂稻谷、舂高粱、舂小米、舂粑粑等。那些有节律的“咚刚啷”“咚刚啷”舂碓声会连续响起一个月左右。在那时,小孩子们偶尔还能获准踩在碓的尾巴上帮着压压重量。
05 接人过年
主要是接长一辈的老人来过年,有时还是去将他/她背过来;当然,嫁出去的女儿们偶尔也在被接之列。接了人来过年,大家都会聊得更多,每天的伙食也大有改善,因此家里总是会增加更多的热闹与乐趣。
06 蒸黄粑
早在农历七八月,就要在打包谷时收集好包谷壳,然后到年底再用来包粑粑。在包粑粑的时候,先是打好包谷面,撒上糯米粒,再一个一个地包好,最后放在一个大甑子里面或者大铁锅里面蒸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可以吃到清香四溢、甜韧可口的黄粑了。
07 炖猪肉
主要是炖猪头、炖猪腿、炖猪肚等。那时,妈妈一般都是洗净一个大瓦煲,然后放肉进去,再架在柴火或煤火上炖,一炖就就是几个小时以上。炖好后,捞出来放好,可连续吃一周左右,很过瘾!
08 吃年夜饭
按照习俗,我们家的年夜饭总是会吃得很晚,而且还要多番供了神、祖、鬼等后才能吃。至于红包和压岁钱(还有后来的中秋月饼)等事,我们家当时是不兴这个的,以至于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这只是外面的新潮与时髦呢。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某年大年三十,刚好属于赶集,我便和堂兄去到街上,然后每人花了一块钱,在那个最大的电影院看了一场恐怖电影,名字叫做:《夜走鬼城》!
09 包疙瘩
其实就是包饺子,但那里的人们都叫做包疙瘩。疙瘩皮主要是用糯米面做的,馅则有白糖、红糖、玫瑰糖、猪肉等不同种类。而在那种姐夫们与小姨子们的开玩笑整人中,还有人会在馅里包一坨盐巴、一个猪奶头、或者一块大肥肉!是啊,既娶了人家的女儿,可就要当得起那些大嫂和小姨子们的玩耍了!另外,对我来说,我其实一直都觉得那些疙瘩太腻了,因此每次吃完后,都要喝很多水,或者再热点香喷喷的猪肉炒米饭中和一下。
10 放火炮
所谓的火炮,也就是鞭炮。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七,我们家每天都会放一次或几次。而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去拣那些掉落下来没炸开的火炮,再自行点火放了。记得有一次,我竟然左手拿着鞭炮,右手就去点火,结果是把我的手震得麻麻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11 唱山歌
正月初一以后,青年男女们都会齐齐出动,大家三三两两地约着,一起去到附近的那些山头或者其他的知名山头,在那里唱山歌,或者听别人唱山歌。我在小的时候,就抄录过几十首山歌,想着大一点了也去好好唱唱,可惜后来不知是丢了还是毁了,未能如愿。当然,我们有时去唱歌听歌、去看帅哥美女、或者去看他们用山歌互诉心曲、互开玩笑,这些倒还在其次,主要的还是想去看人打架,每年都会有那么几次,性与暴力的对人的吸引,由此亦可见一斑。
12 拜大年
这里主要讲的是有婚约关系的那种拜年。
当某个男青年(或男少年)和某个女孩家有婚约关系,特别是当年就要嫁娶时,男方家就要去女方家拜大年。
拜大年时,准备的年物包括几十条肋骨(有时自己家杀的一头年猪不够,就要向别人家买一些),外加几十瓶瓶子酒,然后男方家的几个人背着,由女方家派人带上,一家一家地、有时是跨村跨乡地,去到女方的亲戚家逐家拜一下。
但那些收到拜年礼物的,也需要回礼。这些礼包括一条毛巾、一双袜子、一双布鞋等,所以有时会见那位男青年(或男少年)带回若干毛巾、袜子、鞋子的盛况,用一年都用不完。
当然,比这些礼物更珍贵的,要算绣上文字的袜垫垫,比如“花好月圆”啦、“幸福”啦等等了,而那未来的媳妇,更是一定要送这样的袜垫垫的。但这些婚事后来都怎样了呢?大概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后,就越来越少成功的了吧,所以近年来这样的拜年已经几乎见不到了。
但那时,我其实是很想要那样一双绣着字、绣着含蓄情话的袜垫垫,进而很想要那么一个待字闺中的美丽姑娘做我媳妇的。可惜当我长大一点后,这些习俗就没有了,那些美丽的姑娘们也大都出去读书或者进厂打工了。时已逝,年虽还在,梦却难再了,——这可真是另一种生不逢时啊!哈哈!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