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谷集诗·烟雨梦昨夜星辰,诗意人生
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首都书画院》《聚贤堂》名家经典‖花鸟名家

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首都书画院》《聚贤堂》名家经典‖花鸟名家

作者: 聚贤堂名家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05:46 被阅读625次

            《聚贤堂》国际传播 出品

名家刘树允

      刘树允:别名刘恩铭,河北献县人。

现为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师院榜样、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沧州市美协副主席、沧州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沧州儒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沧州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北京雪域西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外名人艺术研究会副主席。

名家刘树允作品

        国画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央党校、文化部、中央美院等单位及众多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作品及论文多次在《美术》、《美术观察》、《收藏界》、《中国美术报》、《美术报》、《美术大观》、《人民艺术家》等报道。已出版《中国画心灵观照下的心性艺术观》等学术专著10本。国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展览获奖13次。

名家刘树允作品

著色于意  随心赋彩——从心性中再认识随类赋彩的设色原则                文  刘树允

设色是补笔墨之不足,达笔墨之用意,显笔墨之妙处。一般认为南齐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是施色原则。色彩,在中国画中意义重大。在《释名》中有:“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要重新认识色彩理论,不可把“类”简单认为是物象的固有色,实乃指物之品性,应著色于意,随心赋彩,在创作时才能觉悟而不被表象色彩所迷惑。著色于意  贵于清淡中国画又叫“丹青”,中国画不讲究“三原色”之说,而是极力主张“五色说”,即:红(曙红)、黄(藤黄)、蓝(酞青兰)、黑、白。中国画家认为,黑与白是一对相反的极色,淡极则白,浓极则黑。只有水才是无色。清代沈宗骞谈到:“五色源于五行,谓之正色,而五行相错杂以成者谓之间色,皆天地自然之文章。”,可见色现万物生机,彩绘天地变化。

名家刘树允作品

每个人对色彩的心性感应各不相同,而万物又在不同时空中反映出不同的色彩,貌似时间和空间时刻在改变着物象的色彩,实际上是人的心性对色彩的感应在变化。神出于貌,色发于目,皆是心灵、心意、心性之感应。生活中见物即见色,无一例外,东西南北皆有色性,冰雪雨露色色不同。感化五色,著色于意,是对绘画中意象色彩的心灵观照。我认为,笔墨见形质,色彩见精神,提倡意象色彩。色是相,彩是性;色是源,彩是光;色是名,彩是质。万相有万性,万色有万彩。彩有品性,性有光彩。彩由色生,色因彩成。依心施彩,依意着色,则华丽处华丽,斑斓处斑斓,清澈处清澈,神秘处神秘。这些也都是心性中的华丽、斑斓、清澈和神秘的心性色彩。

名家刘树允作品

在工笔画中,线是骨、墨是肉、色是衣。我在工笔淡彩创作中更多使用清淡色彩,追求素雅美、恬静美、闲适美、祥和美、朦胧美和清净美,以淡为贵。老子曰:“五色令人盲”,认为五颜六色,会使人心浮气躁而眼花缭乱,不合“道”之美。认为,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敏。故,应审象于净心,著意于淡彩。用色清淡可得静雅,明心而见性;施色素浅可得逸气,神遇而意化。

名家刘树允作品

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素淡天真是他们的本色,这也是绘画的心性色彩。文人画追求清、淡、雅、逸。用色应素中求淡,淡中求雅,雅中求静,静中求美,美中求逸。清淡之色符合审美格调,承载文化内蕴,觉视人的心性。当心灵与色彩化合,自然远离艳媚俗气,气韵深厚。清要洁,淡要净;清勿飘,淡勿轻,清淡中仍需有浓淡,有阴阳,有精神,有趣味。清淡中自有精彩,阴阳间自有华章,不贵夺目之美,贵在见性之真。心性之色彩符合素淡的道之虚空本色。所以我追求阳光、纯净、明朗、静雅、温和、清淡的心意之色,远离浮躁、浑浊、肮脏、冷艳、火燥、暗晦之彩。

名家刘树允作品

二、无中生有  随心赋彩水墨画重在于玩儿好笔墨,也就是画好黑、白二色的无穷变化和魅力;而工笔画重在于玩儿好色彩,也就是在画好黑,白二色基础上,画好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关系和协调。色彩有外在色彩和内在色彩,外在色彩是表现,内在色彩是神通;外在色彩是光感,内在色彩是心性;绘画就是用丰富的外在色彩去表达丰富的内在色彩,就是用表象色彩表现心灵之光。

名家刘树允作品

我们心性中具有的含蓄、丰富、韵雅、斑斓、明朗、博大等色彩等特色,这才是我们绘画时极力所追求和表现的色彩。设色贵在发于心灵。随心赋彩即随需、随性、随意、随心、随情,是感觉需要。色由气发,彩由心生。在画面中使用色彩就是无中生有,随心而施。朱砂画竹,金碧画山,蓝叶白草,黄天黑花皆发于心意,都是主观心性的艺术色彩。士衡论画曰:“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画。”

名家刘树允作品

画家应更多探究艺术中心灵色彩的简洁、清雅、富丽、丰富、协和、静美的设色方法。才能随心赋彩,不拘泥相;才能运色自如,彰显雅韵;才能写尽风采,极妙参神。施施色应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赋彩应以美为上,谐调高雅。用色要鲜活、变幻和虚灵。不浮不滞,自然成文,相辅相宜,是在心得。

名家刘树允作品

平时要处处留心,观色融思,才会“眼里遇神,腕中有鬼”。 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方能意写胸中逸气。画到无法时笔笔是心,画到无心时笔笔是色。运色果断,光彩醒出,烘托渲染,与墨气和合为一,润韵兼得。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色彩相和,和则神生气动。色深不可痴钝、毫无生气,色淡不可模糊、含混不清。无深无浅,随心应变,随意而发。随心赋彩就是追求心性的表现和大道的契合。

名家刘树允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首都书画院》《聚贤堂》名家经典‖花鸟名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f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