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为大家分享《72堂写作课》中,第57讲对话,第58讲戏剧,第59讲文章中的会话。
壹、对 话
写叙述文时,为了情节发展,光描写人物的行为活动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描写他们的谈话,这就需要加入对话方式。
什么叫对话呢?
对话,就是两个以上的人物,在谈论某一事物的过程。
一种方式是,作者在文章中,用短少的语言,很少甚至不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只是转述人物说的内容。
比如,《红楼梦》中,黛玉说的一段话: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作者在这里用简短的几句,借林黛玉之口,转述了癞头和尚说的话,就不必再写出当时的具体对话。
另一种方式,就是作者把人物的对话、行为、神态等忠实地记录下来。
比如,还是《红楼梦》中写道: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这段话中,不止有人物对话的内容,还带有许多动作和神态描写。
当然,人物说话的内容有许多,我们可以选择性的记录其中的一些话语,为我们的主题服务。
贰、戏 剧
戏剧和全部用对话组成的叙述文,看起来都是对话,比较相似,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首先,戏剧是用对话来讲一个个曲折复杂多变的故事。
而对话组成的叙述文,则只是几个人的一次谈话。记录这段谈话内容,是为了帮助我们叙述事情的经过。
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刚开始还殷切地打听侍萍,后来发现眼前人就是她,就发生接下来的场景: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
这段对白,将周朴园伪装的假面具撕开,表现他无情无义、唯利是图的真实面目。
其次,对话只是忠实地记录人物说话的内容。
而剧本中,有夸张成分,往往带有人物的独白、描述自己的心事、情绪什么的。
在生活中,正常人一般都不会这样说的。如果真这么说,这人会被认为脑子有病。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独白:
国王:啊,那才是一句有孝心的答复;你将在丹麦享有和我同等的尊荣。御妻,来。哈姆莱特这一种自动的顺从使我非常高兴;为了表示庆祝,今天丹麦王每一次举杯祝饮的时候,都要放一响高入云霄的祝炮,让上天应和着地上的雷鸣,发出欢乐的回声。来。
(除哈姆莱特外均下。)
哈姆莱特: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禁止白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倚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叔父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
朋友们请看,这里就是哈姆雷特对着虚空,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话。
这段独白要是放在叙述文中,那就不大正常了。
但是,在戏剧中,就有它存在的必要了,向我们交代了过去两个月内,哈姆雷特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导致后续事件发生的起因。
再次,叙述文中的对话,只是记录一次谈话内容。
而戏剧,尤其是我国古代戏剧中,大多属于歌剧。其中的一折或者一出,可以为观众讲述许多场面。
各场面所讲述的事情,有可能时间不连续,空间上也不一定是一致的。
而现代戏剧写实一派,就与古代戏剧有一些不同了。
现代剧的一幕中,只表现一段时间内,发生在某一地点的事情。时间上需要连续,地点上一般不再更改。
比如,还是《雷雨》中,写道: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外面争吵声,大海的声音:“让开,我要进去。”三四个男仆声:“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
周朴园:(走至中门)来人!
仆人由中门进。
周朴园:谁在吵?
仆 人:就是那个工人鲁大海!他不讲理,非见老爷不可。
周朴园:哦。(沉吟)那你就叫他进来吧。等一等,叫人到楼上请大少爷下来,我有话问他。
这里就是在那一段时间内,周朴园正在试图说服鲁侍萍,给她一些钱,让她离开周家并保守秘密。
这时,他们的儿子,在外边吵着要见周朴园。
这是一段时间内,又加入人物,但是场景还没变。
有了上述种种的限制,我们写戏剧时,想要讲述一个生动曲折、复杂有趣、合情合理又感人至深的故事,难度就比较大。
叁、文章中的会话
剧本以及一些叙述文,纯粹是用对话来写出来的。而大部分的叙述文,只是有选择的插入一些会话就服务于我们的主题就可以了。
而并非需要我们,把人物的所有对话都记录下来。
在非虚构类文章中,我们要选择记录必要的,那些能帮助我们增加表达效果的对话内容。
比如可以开展故事的情节,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帮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而虚构类文章,比如小说等,整个故事情节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那么对话肯定也是想象的。
比如,《红楼梦》第三回,讲述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情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的这段中,分别有王熙凤和贾母,和黛玉,和婆子们的对话。
这是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从侧面显示王熙凤,执掌中馈的威风和利索劲儿。
这些文章中的对话,除了符合必要性要求之外,还得满足合理性要求。
肆、后 记
从林黛玉到哈姆雷特,我们见证了对话、戏剧、会话等的交织与区别。
我们在写作叙述文和戏剧时,需要注意怎样用对话,来开展情节,反衬角色的性格等。
同时,我们在读这类型的文章时,也可以注意观察和模仿,作者是如何开展对话和会话等在叙述文和戏剧中的应用。
平日,我们不止要注意学习、模仿别人的写法,还要多观察、多思考事物,并注意积累。
免得我们要写文时,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情景。
我所上的一个写作班中,有一位大咖说过,想要学会写作,首先得多写多练。
他说自己写到20万字的时候,才有了一点感觉,之后,他的进步一日千里,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们一起加油,多写多练作为输出,然后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样,我们就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再回首,已是千万里路了!!!
刚开始,我们写作的时候,可能要用“拿来主义”来充实自己的文章,比如我最近写的,引用名家名作的部分比较多。
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将这3000多个汉字,组合出自己特有的韵律,带给读者更深刻的印象,和更好的阅读体验感!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常来坐坐,一起探讨,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谢谢您的时间!
作者简介:紫天鹅
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愿饶过岁月。
我用岁月煮酒,只为今日与你喜相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