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作者: 水问 | 来源:发表于2021-11-29 18:22 被阅读0次

    乡情,是那袅袅炊烟,来自柴米油盐的烟火气。

    小时候早饭的时光总是在院墙边度过的。

    清晨起床,看到厨房里烟火袅绕,就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简单洗漱完之后,我就端着一个比脸还大的白瓷碗,和家人一起蹲在大门外的墙边,享受着早饭时光。

    尤其是在冬日的早上,阳光特别的暖,树影斑驳,一会儿散在墙上,一会儿照在脸上。

    记忆中的早饭很简单,馒头,粥,一个小菜,或者是一碟酱。馒头是母亲蒸的,小菜是母亲种的,豆酱是母亲熬的。

    如今吃的饭菜越来越丰富了,但是最怀念的还是儿时的那些味道。曾经那些小时候觉得乏味难吃的饭菜,现在却更觉得如此珍贵难得了。

    乡情,是那饭后闲谈,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

    农闲的时候,大人们会找一个可以晒太阳的宽敞地儿,你一句我一句,聊聊八卦,说说日常。

    男人们在那里聊政治,说新闻,从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岁月,说到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一边感慨着当年的日子是多么辛苦,一边又庆幸赶上了当下欣欣向荣的好时光。

    女人们在那里拿着还没完成的针线活儿,一边相互“攀比”,一边又家长里短。在她们心中,老公踏实,孩子听话,那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或许每个人的家乡里都会有这么一片空地,那里是各种情报的汇集中心,也是是非长短的发源地。

    儿时最爱听的就是老人们给我们讲故事。传奇的人物,灵异的事件,还有那些流传下来的神话。老人们讲的出神入化,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现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我们知道了解的故事更多了,但依然觉得那些儿时在家乡里听到的故事最生动。

    乡情,是那黄昏唤孩童,日落而息的简单时光

    放了学的孩子一般在到家那一刻要么翻厨房找吃的,要么撂下书包就跑出去玩了。

    大人们从来不会跟着,也不会理会。随他去吧,爱上哪儿野上哪儿野。童年的我们都是在放飞自我中长大的,自由、随性、开心、快乐。

    天快要黑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各家大人呼唤自己孩子的声音。“羊蛋,回来吃饭了”,“毛孩,回来写作业了”,“柱子,回来睡觉了”。然后在这一片呼喊声中,黑夜慢慢静下来。

    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孩子们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此刻,简单,安静,且美好。

    乡情,是那星临万户动,月是故乡明。

    家乡的夜晚特别安静,人们早早的回家,卸下一天的疲惫,大门轻掩,关灯休息。

    就算有晚归的人,月亮也会为他们指引前行的方向,照亮回家的路。

    听着夜莺在唱歌,看着星星在闪动,偶尔有树叶在沙沙作响。这样的夜路,只要是在家乡,就毫无害怕之意。

    现在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道路两边都是路灯,我们已经不需要月亮和星星去为我们照亮,但是月光却流淌着我们的乡愁。

    “纵使他乡千盏灯,不及故乡当头月”从前月亮只是月亮,后来月亮变成了故乡。

    乡情,是回家时的翘首盼望,离家时的挥手告别

    长大之后,离开家乡,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每次回去,父母早早地就站在门外张望,一边打电话问到哪里了,路途遥远,注意安全。一边又激动欢喜地在门口踱来踱去。

    家乡的小路,四季分明,从春天的绿茵葱葱,到冬季的苍凉萧瑟。家乡的一切,在进入村头之后就显得格外亲切。

    每次相聚都是万分开心,每次分别也是万分不舍。

    离别,是那动身前的打包收拾,起身后的叮咛嘱咐,转身后的五味杂陈。我坐上离家的汽车,看着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看着家乡离我原来越远,转头的那一刻,泪流满面。

    长大之后,我们和父母的交集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问候嘱托,欢心迎接,背影目送。孩子在成长,我们在奋斗,他们却已老。

    就像龙应台说的:“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虽然身在异地,但我们知道父母和家乡一直都在。他们共同守护着自己儿时的梦,也是自己前行路上坚实的臂膀。即使去到再远的地方,家乡永远都是让人最踏实的地方。

    乡情,是思念故乡的土,故乡的云,故乡的风景和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一切都在心间萦绕。

    时间,在一片一片的树叶上斑驳陆离,慢慢游走。岁月,在一朵一朵的云彩上舒展飘散,缓缓流逝。

    故乡离我越来越远,但我却越来越爱我的故乡。虽不能陪你历经春夏秋冬,但愿归来仍能赏阅你的四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pl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