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故事》:手捧经典,于寂静中,在心底开出洁白的莲花

作者: 露露爱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08:03 被阅读0次

我们惶惶大中华,很少有人再读《论语》这本国学经典著作。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被文中深奥晦涩的文言文,以及生僻字,搞得半途而废。

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白话文,其目的是为了解除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让知识更有利于在普通老百姓之中去传播和发扬。

所以,才有了如今盛行的各种新思潮,新语言文化的形成。这的的确确为我们平名百姓们破除了很多的求知壁垒。

本书《论语故事》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应运而生的。它深入浅出的讲解《论语》这本经典的故事。

好的作家,是善于讲故事的。要把蕴涵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经典——《论语》讲好,得颇具写作才华,以及非常深厚的国学功底。

在这一点上,本书作者——下村湖人,的确没有让我们感到失望,让人手捧此书,便爱不释卷。

很多人都说,国学经典,让人一读进去,就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任何经典著作,都有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充满智慧,启迪灵魂的作用。

为什么现代人,那么多的焦虑、抑郁、苦闷?我想,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做一位对传统文化,怀着敬仰和卑谦的姿态,去细细品味、深刻理解的人。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工具的不断迭代,我们沉溺于被物质包围的世界里,而久久不能自拔。

时下,都在讲求一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但很少有人去弄明白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恐惧、焦虑、痛苦来自何方?

我们都被时代的巨轮裹挟前进,感到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我们人云亦云的活着,但每一次醒来,都等于是重复昨日的工作和生活。

慢慢的,我们不再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具人”。当一个人的思想,如同“行尸走肉”般的麻木不仁的时候,我们活着,亦不如说是“死了”。

关于那令人整聋发聩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去?”我从未停止过思考。

当一个人搞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发生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奇迹”。

古时候,只有帝王将相才能读到的经典著作,现在只需要我们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回到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圣人的智慧,聆听老祖宗的教导。这不得不说,是一大幸事!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过那种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的生活。似乎认为活在当下,就是活在热闹的喧嚣和俗世烟尘中。

那样的热闹和喧嚣背后,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热闹,是一群人的孤独。”

愿我们停下步履匆匆的忙碌,于寂静中手捧一本先哲智慧,在心底开出一朵洁白的莲花。

齐帆齐商学院12月月度营第24篇1023字,累计24507字

相关文章

  • 寂静里开出的莲花

    深夜,独自面朝大海,深深的恐惧。停留,恐惧、恐惧…… “你恐惧的是死亡,你一直在抗拒大自然的力量。恐惧死亡是假的,...

  • 手捧莲花

    最近这几天写日记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不知道瞎忙活什么了,让时间偷偷溜走了。临睡赶快记录几句。瑜伽课里,我们有时会两个...

  • 雪莲花

    周围寂静而洁白 雪莲花傲立其中 我如雪莲花坦荡 雪莲花如我孤独

  • 我为你手捧莲花

    我为你手捧莲花 窗外烟火声散 三五人,在异乡 在那恍惚里,谁想起了除夕的月光 支离破碎,却永不坠落 ...

  • 在寂静中开出花来

    日子像小河流水一样,没有停留,只是一天天地往前走。它悄无声息地,不知不觉已带走了我的大半个青春。 时光总是以惊人的...

  • 在寂静中开出美丽的花

    这人间的风,这人间的雨 这人间的苦啊 她已经历过太多 痛苦的味道,她尝地太多,太早 或许人生的底色就是痛苦和悲凉吧...

  • 随笔

    惟愿,静下心来,多读些好书,在每日的闲暇时,于清爽的午后,于寂静的夜晚,于春雨绵绵不断时,一杯热茶在手,手捧...

  • 安和桥北

    姑娘手捧绿萝 水洼的水不忍打湿 洁白连...

  • 女子当美如莲

    曾经,我总对自己说:“我要做一朵洁白无瑕的白莲花。” 我觉得莲花虽然身处污浊的泥塘, 却能洗净泥污,开出最干净的白...

  • 安息

    我手捧一束洁白的马蹄莲, 久久伫立在你寂静的墓前, 即使现在的你已无法与我相见。 伸手轻抚你彻骨寒凉的墓碑, 低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故事》:手捧经典,于寂静中,在心底开出洁白的莲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t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