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有幸观摩学习了我校陈晓延老师提供的生本研修课。她的课题是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
时隔几日,这节课的精彩之处仍在脑海回旋。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把从这节课学到的精华整理出来。也算个人的一点浅见。
(一)回顾陈老师的课
陈老师以Lenka 的一首节奏轻快的歌曲Trouble is a friend 引入话题: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难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它们呢?话题铺开以后,以PPT、板书相结合,学习本节课的语言点。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掌握这些语言点。待到学生习得这些语言点后,通过听说课文,完成课文任务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这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最后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表演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精彩内容
整节课,老师始终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从始至终,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生素质也能在一言一行中得倒体现。人人参与课堂,个个想站起来发言。学生高扬的手臂,专注的眼神,无拘无束的表演,都令人赞叹佩服。


(三)观摩学习后的思考
(1).英语教学怎么教?
一直以来,英语课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是困扰基层老师的难题。既要维护好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又要提高试卷上的分数,很难兼顾。老师们教着教着,就教成一味关注考点,轻视语言运用了。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答题厉害,却开口不得。或者有几个大胆探索的老师,课堂活跃了,学生分数却上不来,这样是尴尬了老师,心烦了家长。目前,许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学生畏难情绪重,也与呆板的教学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教育现状愈加显出了陈老师这节课宝贵。这节课最宝贵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本节课的精彩呈现。而在老师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辛苦付出。生本课堂,学生的状态调整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
我们观察到,整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时眼神特别专注,学生们也不怯场。虽有几十号老师同堂听课,学生旁若无人,表情轻松。学习热情高。特别是表演环节,我们观察到,每个小组都有学生自觉组织表演,分配角色,协调成员表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必须得是老师平时里课堂实践的指导。这点,正是我今后课堂教学要思考探索的第一点。
(2).怎样做到生本课堂“活而不乱”?
很多老师困惑的是:课堂教学活起来了、也会乱起来,甚至失控。陈老师这节课、没有这些困扰。我观察到,老师明确的课堂指令,明白的学习目标,适时的课堂指导,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而不会乱起来。当然、其中细节需要每个老师去思考完善。
(3). 怎样让生本教育走进自己的课堂?
去年重新回到初中阶段教学,开始好生不习惯。学生到底年纪小点。活泼好动,一天到晚,叽叽喳喳,我只觉得吵得头疼。
现在看来,作为老师,首先得熟悉并爱上自己的教育对象。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仅仅自己教得省心省力才是好的。生本教育,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英语教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教学,还是要回到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极大限度地使用英语。我要向陈老师学习,多做教育探索。也要让我的课堂活起来,让我的学生爱上英语。


网友评论
文章标题是否换成“你高扬的手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