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赵典传》曰:“温,字子柔,初为京兆郡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不甘雌伏”。用来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说到赵温,应该从他的叔叔赵典说起。赵典是东汉未年,四川成都的一位学者。他曾做过议郎、侍中、太仆、太常,死后被谥为献侯。
赵典有个侄儿,叫赵温,很祟拜自己的叔叔赵典。赵温年轻时,就很有志向,后来进入仕途,决心要象叔叔那样成为一代名臣。
可是,赵温在官场混了多年,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他曾对朋友发出感慨:“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怎么可以像母鸡那样趴在地上!”
赵温因不甘心无所作为,后来果然弃官回家了。那年正好赶上饥荒,百姓饿死无数,赵温便将自己家中的存粮拿出来救济灾民,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汉献帝西迁后,因赵温名声很大,所以又被招回朝廷。赵温跟随皇帝一起来到长安,并被封为江南亭侯,代替司马彪为司空,后来又担任司徒。
当时李榷和郭汜相互攻击,李榷怀疑赵温不站在自己一边,就把他软禁起来。于是,赵温就写信给李榷说:“你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起兵,却陷害贤士,杀戮大臣,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像这样的人,我是万万不能跟随的。”
李榷看过之后非常生气,打算派人杀掉他,多亏旁边有人劝阻,这才作罢。
不过,最后赵温还是遭人陷害,被免职后当年便过世了。
在历史上,赵温并无多大贡献,但他不甘无为的豪言壮语却很有影响:“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此语至今仍铿锵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