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历史专题精选九鸦人物民国烟雨梦
鲁迅三次用刀都失败,这个杀手不太行

鲁迅三次用刀都失败,这个杀手不太行

作者: 九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8:51 被阅读99次

     1

     鲁迅一生曾三次用刀,但一次都没成。

     第一次。

    鲁迅小时候曾做带头大哥,领几个小盆友带刀杀气腾腾,直奔一位据说很坏的武秀才而去。 只可惜这帮无法无天的小家伙倒是很想大干一场,可人家武秀才绝不配合。他一见大军来到,立马退避三舍。

     堂堂一个武秀才跟几个小孩子干架,胜之不武啊,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第二次。

     鲁迅在日本留学,他专门去买了一把日本刀。

    日本刀当然很不错,但是鲁迅却不只是因为它不错才买的,他这次是真的想去杀人,杀一个仇人。

     长大了嘛,有能耐了,脑洞也不比从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鲁迅这仇人是谁,他们之间到底因何结仇,这不太了解,反正当时的鲁迅复仇之心犹如赤焰,复仇之志犹如磐石,那是一定的。

     这有铁证。

     鲁迅那刀,跟别人的大不相同,人家是铁鞘、皮鞘,而他用的却是纸鞘。为什么呢?这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为一旦狭路相逢,老子这里绝对没有拔刀不及,我一挥之下,利刃就可破鞘而出,我誓要凶如猛鸷,一击必中。

    当年秦王被荆轲追赶,空有宝剑拔不出来的教训,这当然是必须吸取的。

     好吓人啊,他老人家可是从小就颇有杀手气质,从小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荆轲刺秦”等等等等,烂熟于心的,后来还写过那最不要命的眉间尺,头在翻滚的油锅里,愣还在把楚王的头啃着吃……

    这事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了,就像现在的抗战神剧一样,毫无悬念,敌人必死,然而,可是——

    复仇之心如此炽烈的鲁迅,等留学回来,一听到仇人病了,将死,竟立刻就打消念头,算了算了,收刀入库了。

     唉,不是说好的,“头换头兮……血乎呜呼兮呜呼阿呼……”吗?真没劲。

     第三次。

    那已经是辛亥之年了,当时鲁迅正在做老师。他一听说革命党要来,立刻就组织了一个学生军响应。

    大家当时那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真没法说,可是学生们到底谁也没打过仗啊,难免心怯,所以其中有一个学生就问鲁迅,先生,要是真遇到敌人怎么办呢?

    这学生大概是来站场客串的,根本没打算遇到敌人,可是他怕,他先生不怕,鲁迅当即扬起手中的刀大声道,你手中的刀是做什么用的呢?

     遇到砍就是了!看来鲁迅这次是真要去肉搏,去杀人的,然而庆幸的是,他们这边的清官也积极革命了,外面的敌人没来,这边的成了同志,于是鲁迅的刀,这一次又没能挥出去。

     做杀手之难,难于上青天。

    2

    鲁迅这个人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他远不像教科书所显示,或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固化、简单。

     所以我一向觉得,被拿下教科书,最该欢呼的是鲁迅本人,那些只看到他某一点一面就瞎嚷嚷的人,都该掌嘴。

     鲁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很难说清楚,但是他的人生里,到底还有一些脉络可寻,诸位不妨跟九鸦(黑夜家族)来看看这些事。

    鲁迅青年热血的时候,也曾参加过光复会,很积极,可是当革命党大哥让他去搞暗杀的时候,他却要问一句,如果我死了,我妈怎么办呢?你们谁管?

    革命没问题,死也没问题,但是革命党也是人,我不能只革命不要妈,我得先安排好后事,这就是鲁迅的意思。他的革命瞻前顾后,不彻底,还要讲条件,人家当然不愿意用他。

    然而这样的一个鲁迅,却又是一生去跟人斗,跟自己斗,既革人家的命,又革自己命的,他只要是看不惯的,厌恶的,不合理的,不正义的,丑恶的,阴暗的,就无所不斗,既不顾身家,又不顾声名。

    ——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到底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呢?

    当年,当他在北京做教授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大学生跑到他家里来,进门就仰躺在他的床上,伸出双脚,很大爷地命令他:老子的鞋脏了,门口有擦鞋的,你,拿去给我擦擦!他二话没说,立刻就亲手脱下学生的鞋,拿去擦了,擦完了,还又亲手给学生穿上。

     他最终看着那找不得事的学生悻悻而去,只是一笑而已。

     然而,这后面,当杨杏佛被杀,他也在暗杀名单,大家都不敢去送葬的时候,他却倒昂昂然地去了。临出门轻轻放下家中的钥匙,根本就没打算回来。

     ——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到底是强还是弱,是猛士,还是怯夫呢?

    鲁迅的笔当然非常无情,他甚至在临终前还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但他却又是一生厚待朋友、青年,能够为了他们不顾时间金钱的。

    他为此经常要负债,经常要把写作留在夜间,还曾遭遇过好多次那么大的背叛,但他却还是习惯不改。他甚至反而要告诉劝他的人:不能因为一个人,几个人,就将所有的人看坏。

     ——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到底是刻薄呢,还是宽厚?

     鲁迅很早就是叛逆者,他后来就更将反封建作了他斗争的第一主题,然而他母亲非让他跟一个不爱的女人结婚,他也就结了,他甚至还打算就此牺牲掉自己。

     他与许广平的爱,起初其实一直躲躲闪闪,战战兢兢,他是在围攻之中,情难自已之下,最后才圆睁双目,大吼一声,我可以爱!的。他为什么不可以爱?

     然而他虽然终于有了真正的爱人了,他母亲也接受了,但他却又始终不肯将发妻打发到乡下去,跟她离婚。他说,那样做的话,她会被环境杀死。

     ——鲁迅在个人具体生活中,其实照样经常处于两难之地,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到底是斗士呢,还是妥协者?

    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孔乙己说有四种写法,鲁迅本为刻画人物,并不当真,可是却有很多人在不遗余力地研究,要说不只四种,还要找出更多种。人们偏把心思用到这种地方,你说这难道怪得了鲁迅?

    他那篇《故乡》,人家国外一直是作为一件艺术品在讲述的,但是我们却始终硬要将其格式化,满头大汗地把每一个字往某种意义上靠,你说这难道怪得了他?

    他从来没当自己是英雄,可是有人却非要把他称为英雄,他从来没想做什么旗帜,可是有人却非要把他竖为旗帜,他本来就不是一个金身,而是一个肉胎,你说你的帐难道真该算到他的头上?

     那些不看他痛斥日本人的文章,非要说他不反日的人,就更奇怪。他没去扛枪,还有几个日本朋友倒是真的。

     3

    鲁迅最终把那把日本刀压到床铺下,做了他夜晚的伴侣,没想到,这把刀后来也能给他带来口舌。

     有些人造谣说,鲁迅是准备用它来自杀的。 鲁迅的日子过得一向不大顺,确有自杀的理由,他的仇敌也多到数不清,人家当然很希望他能自己死。然而可惜得很,这个男人虽不能杀人,却也不会自杀,他即便陷入再艰难困苦凶险的境地,也绝不会自杀,那些怯懦阴险的家伙永远没能看到这一幕。

    鲁迅曾经跟人说,他那把刀是用来防盗的,他这话真是意味深长。这对他,对他的敌人都意味深长。

    那刀之于他,就仿佛是一件祭品,但无疑也证明他心中有刀;他是不怕短兵相接的,这在后来自有证明,但是别人如果不用刀,他也就不用。

    刺猬的刺虽然扎人,但那首先是一种防护,他那罕见斗士、天生刺猬的称号,当然都是被逼出来的。

    斗士鲁迅真正的斗,其实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在那之前四处碰壁,早已碰歪了鼻子。

    他何止是碰歪了鼻子,他更受了严重的内伤。社会与个人的双重背叛、攻击、围剿下,箭矢纷飞,力透重铠,鲜血淋漓,这时候的他,不做战士已不可得。

     鲁迅作为大名人、大才子,他其实是有很多路可以选的,但他如果能跟别人那样选,那他就不是鲁迅了。他天生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早已看到了死,看破了死,宁愿去选择一条死路。

     爱了,恨了,更加爱,尤其恨,嚣张在他擅长的领域里仿佛一只怒目戟张的刺猬,一个能够手裂虎豹之皮的恶来,这就是鲁迅。

     有这种非凡之举,却还能顽童一般,轻描淡写地称之为跟黑暗捣乱,这更是鲁迅。

     鲁迅不愧为猛士之称,但他最猛的,却还是对自己的解剖。 他从来没有讳言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同样毫不留情,这才是他最最可敬之处。

    对也好,错也好,鲁迅只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负责。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面真正的旗帜,但那却是他自己心的英雄,心的旗帜,拔高、辱骂都是别人的问题。 鲁迅所要的其实始终是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他远不是普通的复仇者,简单意义上的勇士,此所以他当年的仇敌之一,大名鼎鼎的胡适博士,晚年会突然跟人说,鲁迅是我们的人。

     胡适与鲁迅都是拿不得刀的人,这一点他们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就不拿刀,拿笔。 但是胡适人是柔软的,笔也柔软,他跟鲁迅在很多行为上并不同路。胡适是在柔软中抛洒他的广博,在实用中寻求他的自由,而鲁迅却是在坚硬中抛掷他的深邃,用冲刺去争夺他的自由。

     胡适先生当然是有“雅量”的,有“雅量”的人人人喜欢,但是他却无须负责。所以刘和珍死了,胡适就可以调和。

    他甚至还能在1960年的雷震事件中,当老牌特务头子潘公展都按捺不住,要站出来为雷震抗议时,照样去做缩头乌龟。他前面可是高度支持雷震,送他上梯的人。

     鲁迅当然是“刻薄”的,“刻薄”之人人人仇之,但是他这“刻薄”却来自疾恶如仇的性格,所以刘和珍死了,他就要呐喊呼号。

    和光同尘和拒绝中庸,这从来是中国文人的两种生存选择。

     胡适要自由,要文化运动,却从来不肯冒险犯难,鲁迅不能用刀,却能化笔为刀,他刀锋所及,使千里之外的人也感到阵阵寒意。他不但能为己不屈,也能为人不屈,无论通缉下的刀剑子弹胁迫,还是高官厚禄的引诱。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两个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有很大区别的。

     胡适那句话是晚年在美国说的,他那时正在远处遥望着鲁迅。这是地域的遥望,也是时间的遥望,更是精神的遥望,所以他才能在那一刻,终于读懂鲁迅这个跟他一样,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的人。

    鲁迅是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料想,胡适先生在追加这一句时,当不能不有所感佩。

    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应当庆幸鲁迅用刀不成的。他如果用刀,那世上恐怕也不过多了一个鲁莽的亡灵,或者一个果敢的武夫而已。这世上有几把刀可以与他的笔相比?可有刀能与他的笔相比?

    大浪淘尽千古英雄,久远流传的只有那些有骨的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梅子邪:世人大都误读了鲁迅先生,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是这又何损他伟大精神分毫,他永远都是他自己。拜读了👍
        九鸦文化:@梅子邪 谢谢,同感。

      本文标题:鲁迅三次用刀都失败,这个杀手不太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cg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