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美食旅行·在路上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作者: 醉古雅集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08:46 被阅读1021次

                千年古镇印象之三

                        一一小时候舌尖上的味道

                                  熊新发

      董市街上熊家发糕铺的发糕享有盛誉,甜甜的,泡泡的,落口即化,百吃不厌l,是老街人过早的首选,有时上街头的都跑到下街来买。熊家发糕的香甜可口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回味绵长!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一,董市街上发大水撑排来的送糕人

      1954年夏天,董市街上涨起了大水,当时水涨的有多大,坐在楼上可以洗脚。当年我5岁多,这一生中只遇到这一次,所以至今还记忆犹新。我家住在二街32号杨家大屋的临街的第一重,隔一间屋就是董市镇水陸公安派出所。头天晚上大水已经上街了,大概有尺把深。大人把吃的用的都搬上了楼,全家都睡在楼上,第二天一觉醒来大水已有一人多深了。正在为早餐发愁时,就听到“卖发糕啊!"的吆喝声!我妈说:咧好!卖发糕的来了!顺着话音望去,只见熊家发糕铺的二老也就是熊文元兄的父母,划着个小木排,他的父亲拿着根竹槁子撑着用几块门板搭的木排,他的母亲用篮子提着用白色幔布盖着的一大篮发糕。"周大姐!您要几个!″唉哟!熊姨妈,这么大的水您们还出来了!那麻烦您给我捡十个。我妈用一个小竹篮用绳子系了放了一角钱,从楼上放下去。文元兄的母亲掀开白色的幔布,园园的白泡泡的发糕还冒着热气。收过钱装了十块发糕。我妈把绳子扯起来递给我,继续和文元兄的父母打着招呼?,这么大的水您们小心点!“昨天把米泡上了,不做沒办法,明天就不搞了!"木排顺着街向上街划去,"卖发糕哟!的吆喝声继续响着!我抓起香喷喷的发糕一口气吃了三个。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二,吃着熊家发糕长大。小时候觉得董市好大!好热闹!好吃的真多啊!早上起床背着书包跑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街两边炸油条、卖锅块的,炸糍粑、炸面精砣、摊豆皮的,卖肉包子、卖馄饨的,卖面条,……满街漂香!家里没钱,熊家发糕最便宜,又好吃又容易消化。因此吃发糕的回数多一些。熊家发糕铺在人民会场的隔壁,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文元兄的父亲个子不高,瘦瘦的,满头短发,嘴上有几根稀稀的小胡子,只是埋头干活,很少说话。文元兄的母亲大大的脸盘,脸上总是堆着笑容,说话也大声大气的,对人十分热情。我背着书包,走到铺子前,递上事先准备好的3分钱,"买三块发糕!”碰上文元兄的母亲,她会递给我3块用荷叶包好的发糕还会叮嘱一句,拿好呵小心掉了!要是他父亲就直接递给你就完了。拿着发糕一边吃一边跑,轻快地数着街上的青石板,很快就到了下街尾的董市小学。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熊文元父母和子女们)

        三,硬闯熊家发糕铺作坊。董市街上的人民会场来了宜都话剧团上演话剧《夺印》,家里穷没钱买票又想看戏,几个小学同学在一起商议从会场的后门进。熊家发糕铺紧挨着人民会场,天快黑了,发糕铺门面上没有人,我们几个同学直接从发糕铺大门往后门跑。进了第二重门见到文元兄的父母正在推磨,大盆子,小盆子,案板摆了一地,原来这就是熊家发糕铺的工作间,每天买的发糕就是这样磨出来的。当我还没回过神来,文元兄的母亲大声喝斥着:你们这群小孩乱跑啥?快出去!我们说从后门出去,一溜烟冲出了后门。文元兄的母亲把后门关上了。我们几个同学看到离后门十多米会场西面墙上有个窗户,有一人多高,直接爬不上去,下面一个人顶,上面的人站在下面人的肩上,抓住上面窗户的木栏杆,一下上去了,窗户较宽,上面可站两个人。几个同学轮流看。夺印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女人用手端着一碗汤圆,另一只手拿着花手巾,一扭一扭地喊“何书记!吃汤圆哟!”至今还记得!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熊家发糕铺的二老的辛苦劳作为董市老街提供了香甜可口的名小吃一一熊家发糕,也培养出了熊文钰、熊文全、熊文秀、熊文元、熊文珍、熊文凤他们六兄妹,也是董市街上的佼佼者!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熊家1966年的全家福照片。后排左起:姐姐熊文秀、大嫂姚以香、大哥熊文钰、二哥熊文全及熊文元。中间为父母双亲和大姪女。前排左起熊文凤、熊文珍。此照片为熊文元先生提供。

相关文章

  • 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千年古镇印象之三 一一小时候舌尖上的味道 ...

  • 消失的杨家大屋

    一一千年古镇董市老街印象之六 熊新发 ` 杨家大屋,位于二街32号,董市镇公安水陸...

  • 消失的杨家大屋

    一一千年古镇董市老街印象之六 熊新发 杨家大屋,位于二街32号,董市镇公安水陸派出所上隔...

  • 追逐鲜花的先辈们

    千年古镇董市印象之四: 一一董市养蜂人的故事 熊新发 张德凤 刚解放的董市镇,和全国一样...

  • 大米面发糕或大米发糕这样做,绝了!

    大米面发糕,和大米发糕,作为传统小吃,它们的做法都不是很难,关键是特别容易引起大家制作的“冲动”! 发糕的特点是口...

  • 收藏大家的钱币奇缘

    原创: 王方林 襄阳市收藏文化研究会会长熊新发先生返故乡枝江董市,于2018年11月17日在董市镇文化站举办了个人...

  • 户部巷

    汉味小吃:发糕,糯米包油条,剁粑,对粑,烧饼都没有了。。 传统 满大街的武汉手信。

  • 王老虎搜鲜记|藏在自贡吴大婆一碗红油抄手中的思念

    在自贡的最后一天,自贡的老饕徐伯春老徐说要带老虎和@董克平 老师去吃一家他从小吃到大的一家叫吴大婆的红油抄手店,说...

  • 卖发糕

    母亲心灵手巧,不但会裁剪缝衣服,做小吃更是一绝,特别是她做的发糕无人能比。 闲时,母亲就做一些发糕来卖,挣些零花钱...

  • 董滩口群一一心中的董市老街

    ' 熊新发 董市老街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 明清建筑棂次接彼, 老街老铺接二连三。 茶馆.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市老街名小吃:熊家发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nc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