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名人书馆人物
他是张大千的同学、徐悲鸿的老师,名气盖过他们,如今却鲜为人知

他是张大千的同学、徐悲鸿的老师,名气盖过他们,如今却鲜为人知

作者: 名人书馆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2:38 被阅读34次

2019年,是吕凤子逝世60周年。然而,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纪念这位艺术宗师呢?

吕凤子说过,他一生只做了三件事:画画、教书、办学。可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不朽。

吕凤子生于江苏丹阳,是清末的秀才,早年就有“江南才子”之称。1907年,吕凤子和张大千同时考入浙江两江优级师范学校,成为同学。

毕业后,吕凤子先后在南京、扬州、长沙和北京等地的师范学校任教。

1910年,吕凤子在上海创办了神州美术学院,这是我国最早的美术专科学校。

1912年,徐悲鸿到上海学画,经人引荐,和吕凤子相识。

吕凤子很欣赏这位后生,就为徐悲鸿提供了免费的进修机会,还亲自指导徐悲鸿学习西画。徐悲鸿的素描基础,就是吕凤子为他打下的。

1927年,徐悲鸿从法国留学回来,吕凤子推荐他到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西画组教授,同时,徐悲鸿还潜心向吕凤子学习国画。

徐悲鸿更称赞吕凤子的艺术“承历世传统,开当代新风,三百年来第一流。”

1912年,吕凤子提倡女权,并自费在丹阳创办了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内设蚕桑科、绘绣科等。无数的女子,在通过学习

他还将自己绘画心得编著成书,融入教学。1914年,出版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早的美术创作专著《风景画法》。

1919年,他率先将美术新思想融于美术教学研究之中,发表了探讨美誉“主旨”与“本意”问题的艺术哲学文献《图画教学—教旨第一》。

抗战时期,吕凤子来到重庆璧山县,创办了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1940年,张大千专程前来璧山看望老同学吕凤子,还劝告吕凤子靠卖画为生,日子不要过得这么清苦。但吕凤子还是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维持教学。

在张大千的帮助下,吕凤子来到成都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画作一鸣惊人,一次筹的款项五六千元。

但吕凤子却一分钱未留,全部用作了办学经费。张大千感动地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

1946年回江苏前,他将全部校舍捐赠给璧山地方政府。

吕凤子倡导“培养人才须从小开始”。同年秋,他在丹阳重建了正则。正则从幼儿园办起,然后到小学、普通师范科、体育师范科、艺术专修科,建立了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1951年,将正则学校全部转交给人民政府公办。

新中国成立后,吕凤子又任苏南文教学院教授、江苏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

42岁时,吕凤子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首席教授和国画研究员。他提出将中国画分为“三宗”的绘画史观,即自然主义宗、教化主义宗和无相主义宗。

吕凤子先后从事教育工作长达五十年。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教书与办学,他并不是一个职业画家,一辈子画作也不过2000张,但其名气曾一度比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还要高。

创作于1942年的《四阿罗汉》,曾在1943年重庆第三届全国美展上荣获唯一的一等奖,这也是战时唯一的最高美术奖励。

吕凤子也是唯一一位被前苏联称为“人民艺术家”。在巴拿马获奖的画作中,吕凤子的中国画是唯一的金奖得主。

吕凤子书法早已也颇高,他的字往往是篆、隶相参,甚至篆、隶、行、草四体交杂,人称“凤体字”。

那为什么吕凤子没有像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人一样被大家熟知呢?

用其老同学张大千的评语来概括,恰如其分:

 “吕凤子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一下名利,他的名气会大得不得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是张大千的同学、徐悲鸿的老师,名气盖过他们,如今却鲜为人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p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