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书本是山,知识是海,山要一步一步勤恳的攀登,大海要单调枯燥的一桨一桨奋力的划水,罗胖却说,这既不是山也不是海,这可以是一张网。
1.一座山,还是一张网?1923年胡适先生为即将留美的学生开了一张最低限度的国学书单,而这书单梁启超评价为私人图书馆书单。老一辈的观念是先“博学”而后“精进”,读书是要“苦作舟”的,我想那是因为当时能够阅读到的书本对于个人或者家庭来说并不算多,所以大家对阅读的数量有一种“求不得”的偏爱。如今时代不一样,信息爆炸的年代书本太多反而在选择上“无所适从”,所以阅读更好的是从兴趣出发。
2.在超链接中冲浪。一本书就是一个路标,一张网页,从它开始出发打开更多有意思的房间,感兴趣的就多停留一会儿,不感兴趣就暂时关闭,等待下一次相逢的缘分。任意一本书就是就是一张网的入口,打开它,进入书的世界四处冲浪。任意一个入口的后面都是人类文明所在的地方。
3.找到枢纽。在书籍的世界冲浪也需要方法与技巧—寻找关键人物的关键性著作。罗胖了解民国史从唐德刚这个枢纽出发,了解西方世界从房龙这个枢纽出发,了解如今的多元化世界从吴军、万维钢等老师出发,让那些枢纽性的人物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瞭望台,普照他们的精神雨露,长成想成为的自己。
不要害怕精彩人物的影响,他们的影响只会让我们更像“心目中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