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1859/e394775277afb06d.jpg)
一
自然的定义
弗兰克走上了演讲台,他要作的这个报告是有关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的。他理了理自己的领带,试了几下话筒接着便用他那独有的学术腔开始了他简短的演讲。
“大家,下午好!我们就不再多说废话了,我要开始我的报告了。
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地球上生物的演化有着近10亿年的历史。在这10亿年里,生物大概经历了三次自然选择。我们人类至今仍在经历的依然是第三次自然选择。
第一次自然选择是从地球上生物诞生开始就发生的,那时候的选择标准很简单。只要不是特别奇怪的,都能留下。我们的考古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就比如说怪诞虫它的腿居然是彻彻底底的硬的,而且它没有眼睛。这样的生物自然是在那个时期就被淘汰了的。
第二次自然选择是从爬行动物走上岸就开始的,那时的自然资源非常的丰富。所以强壮便成为了自然选择的一新的标准。那些身材矮小的,牙齿不锋利的,体格不大的爬行动物都在那个时候被淘汰。留下了,现在挖掘出很多的巨兽,恐龙。从现代人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真的算是顶级巨兽了。
第三次自然选择是从恐龙灭绝之后开始的,那时环境非常恶劣。所以动物的体积一般不会再达到恐龙时代的大小了,强壮依然是自然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它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尤其是从人类出现开始,致力在自然选择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一些不会动脑子的强壮掠食者反而在这个时候走向了灭绝,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剑齿虎。
直到目前,这个世界依然处于第三次自然选择的阶段。在这个世界上,智力决定一切。我希望大家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动动脑子,只有这样,你们的人生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好了,我的演讲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弗兰克博士的演讲过后,一位来自《纽约时报》的记者找到了他。那名记者告诉弗兰克,他的演讲非常的精彩,他想对弗兰克做一次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
问:弗兰克博士,您对自然选择所作的报告吸引了我很多。我想请问您几个问题,可以吗?
答:好的,我尽量解答。
问:您刚才介绍了自然选择已经发生过的三个阶段。那么请问,您觉得接下来的一个阶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难道你不觉得智力已经是最后的标准的吗?
问:博士,凭借我个人的理解,自然选择应该是将这个世界上最合适的留下。所以接下来这个阶段的标准自然应该很复杂,对吗?
答:是的,但是起码智力依然是这些标准的核心。
问:弗兰克博士,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都看过特莱姆的《全宇宙》这篇科幻小说,你觉得小说中构想的电磁生命是否会真的存在呢?
答:从宇宙那宏大尺度上来看,7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却小得接近零了。因此,除非有人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一种天然的回路,否则我对这种生物的存在便持否定态度。
问:弗兰克博士,我现在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你说,人类制造出来的电路难道不能算是天然回路吗?
答:嗯...(片刻沉默后)你说的有道理,但目前人类创造的电路都只是生产工具罢了。而且我并不认为它们将会具备生物特征。
访谈后的那天晚上弗兰克失眠了,这次访谈使他对生物的认识开始改变。
计算机
多年以后,弗兰克的儿子在诺依曼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他的儿子选择了从事新兴的计算机行业。一个假期,小弗兰克回到家中。弗兰克面带微笑地问小弗兰克,“计算机专业是你自己选的,具体什么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很大,因为计算机对科研事业非常重要。可是计算机除了能用于科研之外,还能用于哪些地方呢?”
小弗兰克骄傲地对父亲说,“爸爸,计算机将来的运用前景会非常的宽广。运用于科研事业只是冰山一角,计算机还可以用于控制机械生产。对于那些机器来说计算机相当于赋予了他们灵魂,人类将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真正的进入工业时代。”
弗兰克陷入了沉默,脸上的微笑随之消失,他默默地走开了。
对于弗兰克来说,这天夜晚又将像多年前的那天晚上一样注定无眠尤其是儿子的那句“计算机将赋予机器以灵魂。”让他的心一颤,又想起了多年前那次学术报告后的访谈,当他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时,他对接下来次自然选择的新的标准甚至是它的方向的认识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电脑超越人脑
弗兰克的后半生生活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阴影之下,他在生物学领域的成就早已停止不前。
20世纪70年代开始,正当人们习惯用计算机下国际象棋,永远下不过人类的棋手来证明人类的智慧性时,一些超级计算机工程师却宣布,计算机预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象棋方面彻底击败人类棋手。
老弗兰克在报纸上读到这条新闻时,他的后背直冒冷汗。他知道当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超越人类时,人工智能就全面地击败了人类。他移了移自己的老迈的躯体,他想尽力的逃避这些有关计算机的话题。可是毕竟他的儿子就是一个搞计算机的,计算机的话题在他的家中自然是少不了的。
当1990年到来时,计算机还是没有在国际象棋方面彻底的击败人类。看着元旦庆祝的典礼上的礼炮和烟花,80多岁的老佛兰克心中暗喜。可是暗喜过后,他又陷入了沉默,这只不过是提前或者是推迟几年的事而已。
1996年2月10日,IBM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了整个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人类的冠军选手,取得了国际象棋比赛的胜利。
在医院病床上的老弗兰克看到了电视屏幕里的这个极具轰动性的新闻,这个场面已经在老弗兰克的脑海里出现过无数次了。
老弗兰克让身旁的护士将他的笔和他的工作笔记递给他。又是一个与很多很多年前一样的夜晚,老夫兰克拿笔记下了他对计算机日后发展的预测。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失眠,而是永远的睡了过去。
二
人文复兴运动
步入21世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加迅速。这这种情况不难想到,因为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自己推动自己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的性能不仅越来越强大而且体积也越来越小。
到21世纪中叶时,机器人工作者早已铺天盖地向人类袭来,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机器和算法大有取代人类的趋势,这些给人类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体力劳动者们感受到了被排挤出人类社会的痛苦,他们发动了一场名为人们复兴运动的伟大革命。
初期,人文复兴运动受到了极大的挫败。原因很简单,体力劳动者们的智力一般不是特别发达,他们的态度也不是特别坚定。一部分受到了政府福利的诱惑,另一部分则是一次次努力却看不到收获后选择了放弃。
而直到2069年,当老师和医生以及文艺工作者的职业也基本完全被人工智能夺去。人类社会再次暴乱了,这场运动浩浩荡荡。那些曾经以为运动失败了的曾经的体力劳动者混在知识分子之中,在那些知识分子的带领下,再度恢复了热情投入到了那场已经中止了十多年的人文复兴运动。人们复兴运动真正的达到了世界规模。由于人工智能还没有彻底的取代人类,人类还有翻盘的机会。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抗议之后。当白宫,克里姆林宫和白金汉宫上相继传来反抗者胜利的呼喊声时,那些已经在政府门口待了很久的革命者们最终取得了人文复兴运动的胜利。
2073年4月,联合国劳动者大会正式通过了《国际人工智能职业限制条例》。条例中规定,各国人工智能水平要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且不能用于代替人类做智力方面的劳动。
人脑与机器相连
在一系列机器人禁令颁布后,各大人工智能企业市场陷入了低迷,甚至说,人类文明的发展都陷入了低迷。如果没有喝过咖啡倒觉得白水也挺好,可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美好的人工智能时代,所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向往。在这两方面因素的迫使下,为了满足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类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世界各大人工智能企业开始了对新的替代办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将人脑与电脑相连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体上来说,将机器与人脑相连还是比较容易的。2084年7月5日,华科的“智人”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人脑与机器全面相连的成熟技术公诸于世。
发布者:感谢大家来到发布会的现场!对于本技术的疑问大家可以提出来
记者甲:请问,华科的这项技术到底有哪些运用前景?
发布者:首先,这项技术可以运用到许多的生产中去,它既避免了科幻片中机器人反人类的情节,又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其次,如果将它全面投入使用的话,我们还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甚至通过不断地更换机器躯体来使我们的意识走向永恒。
记者乙:我想请问一下,将这项技术投入使用和全部使用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
发布者:区别就在于之前人工智能剥夺了人们工作的机会,而现在我们的这项技术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并且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工作。
记者丙:我想追问一下上一个问题,这项技术会不会导致人工智能的复辟?
发布者:首先,华科是一个守法度的企业,不会违反现有的法律条例;其次,这是所有智能化大数据产品的共同缺陷,早在几年前,智能手机没有被各国法律封禁时,我们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最后,这项技术同样是受到大家的监督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反人类。
三
人类失去控制权
不到十年时间,各大媒体就报导了很多起人工智能重新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丑闻。但是很快这种丑闻就没有引起什么风浪了,因为人脑再次与电脑相连,与机器和电脑相连的人和人工智能区别已经被淡化。
这波卷土重来的人工智能危机引发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恐慌。
已经60多岁的陆亢是可控核聚变动力系统的缔造者,他发明的可控核聚变引擎解决了人类的能源问题,直接使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一切使陆亢声名远扬,他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的科学家。然而他人生的一切灿烂辉煌都在第一次人文复兴运动中化作了泡影,他的家人也全部都在浩浩荡荡的人文复兴运动死去了。陆亢是一个奇怪的人,他不仅没有因为妻子家人的惨死去痛恨人文复兴,反而他的观念却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成为了人文复兴的最大的拥护者。
第二次人文复兴运动早期活动是在陆亢的领导下进行的,陆亢的名望使第二次人文复兴运动规模逐渐壮大。尽管第二次成为复兴运动,迎来了联合国空间探索部部长——普利菲尔的加盟,但陆亢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运动是注定失败的。
2103年,在华纳联邦首席科学顾问——陆亢和联合国空间探索部部长普利菲尔领导下,那些没有足够的钱将自己与机器或者电脑相连的人们以及那些对这一切充满忧虑的知识分子们正式宣布,发起第二次人文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就像是陆亢一开始想的那样,它是注定失败的。陆亢对这一切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陆亢发动,第二是人们复兴运动的目的也并非是推翻机器人统治天下的时代。
2105年,第二次人文复兴运动的大本营——谷神星人类基地被地球方面以“叛变人类”的罪名摧毁。
在基地被摧毁前,陆亢召集了人文复兴运动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他们举行了一场会议。会议开始前,陆亢以人类专有的方式向入会的各位成员行了一个军礼。他用他那沙哑的嗓音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感谢大家这三年多的陪伴,大家跟着我这个老匹夫一起受苦了。在这场运动还没有开始时,我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属于机器人的,这一点是我们没有办法辩驳的。与生物个体相比,机器个体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同大家一起发动第二次人文复兴运动呢?原因就在于,我想要让人类这种生物继续繁衍下去,我想要让一群不愿成为机器人的人类将人类文明的火种撒遍这个宇宙。因此我也蛊惑拉拢了联合国前空间探索部部长普利菲尔先生,正是在普利菲尔先生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抵达谷神星,我们才有机会飞向更浩瀚的宇宙。那些机器人类的飞船很快就要飞抵谷神星了。”陆亢朝普利菲尔深深地鞠了一躬继续说,“普利菲尔先生,人类这种生物的命运就交给你了,以后的星际远航,我就不能再陪着诸位了。任何一场革命都需要有流血的人,就让我做这场革命的流血者吧。”
在座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一起向陆亢深深地鞠了一躬。看着雷达图像上逐渐靠近的飞船,陆亢高声的说了一句,“散会,大家抓紧出发!”
当贴有人文复兴符号的最后一艘飞船飞离谷神星基地时,陆抗翻开了一本已经泛黄的工作笔记。那是当年他身处失去亲人的痛苦境地时,他的朋友陈星留送给他的。
读了那本工作笔记,陆亢才更加深刻的明白了那些他不愿意承认的真理。那本工作笔记的主人名叫弗兰克,他是一名生物学家。但是他的工作笔记中,却很少出现与生物学有关的记录。里面写的大多数都是弗兰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忧虑,和弗兰克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个上帝总是会将合适的留下,这就是自然选择原理。与人相比呀,那些由电脑操纵的铁疙瘩有着极大的优势。也许,短期内那些铁疙瘩还不能取代人类。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自然选择原理终究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要那些铁疙瘩不先于人类消失在这世界上,那么人类就一定会被他们取代。所以,人类要么在这些铁疙瘩还没有取代自己之前消灭他们。要么就必须要去往更遥远的地方。因为自然选择终究会让这些铁疙瘩成为地球的主人。也许这就是第四自然选择吧。”
当陆亢读完最后几个字时,那些飞船来了,它们投下了专门为谷神星基地设计的毁灭性武器。陆亢用没有任何恐惧的目光望向天空,他要亲眼见证着太阳系的第四次自然选择的最后过程。
陆亢的脑海里有跳动着一些奇怪的意识流,也许数百年后,永恒的电磁生物也遇到了困扰,由于电磁生物对资源的消耗,它们也不得不踏上新的征程–––去更加广阔的宇宙中继续繁衍生息。也许那曾经因斗争而逃离的最后的人类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又种下了生命的种子,最后重新恢复了勃勃的生机。
当炮声在没有空气的谷神星上响起时,陆亢倒在了地上,他的脑海里还是那些美丽的向往。
这就是太阳系第四次自然选择的全过程。从那以后,太阳系便进入了“机器人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