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都是再说:顺应你的内在智慧
便会走向更高维的世界
不与世界对抗,不与痛苦对抗
人们以为,痛苦是因外在人事物而产生的感受
如果没有了外在的参考事件,便不会触发任何情绪
他们说,没有遇到难过的人事物,又怎会产生痛苦?
可是,外在事件只是在如实的展现自己
对事件的感受却是自我的主观选择
比如,看到下雨,有人感到忧伤,有人却感到喜悦
如果外在事物是决定情绪的唯一因素
那么,对面“下雨”,我们不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
这也证明,真正使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自己
是一种由内在引起的主观感受
所以,如果下雨天心情不好
不要把“心情不好”的锅甩给雨
情绪是你自己生出的孩子,要对你的孩子负责
同理,生活中那些触发你各种负面消息情绪的人事物
并不是罪魁祸首,你的内在感受才是源头
先让【痛觉】和【痛苦】这对双胞胎
亲身为我们指导如何运用“向内看大法”
比如,现在你正在体验“头疼”“胃疼”“姨妈疼”
向内看第一步就是,发现了这个“痛觉”
之后把自己的意识从身体感受中分离开
从【体验】疼痛的视角
转化为【观察】身体疼痛的视角
这种角度的转化,会让“我”与“我的身体感受”分离
进而避免让身体感受把“我”带入【痛苦】的体验
就好比,演员演戏时 是在“体验角色”
观众看戏时 是在“观看角色”
对于世界来说,我们每一个人 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学会随时切换视角,是保持清醒的核心方法
当我们从观察者的角度去观察痛觉时
“我”和“我的痛觉”分离成两个个体
之后,带着包容的爱意去包容那个疼痛感
慢慢的,你会感受到那个痛觉越来越弱 越来越小
最后消融,于是疼痛感消失
这就是自我疗愈能力,对小疼小痛很有效
巨痛巨疼还是要先去医院鸭
对待【痛苦】也是如此
痛苦情绪是自己产生的
自己当然也可以让它归于平和
当一个痛苦情绪升起时,
我们先要认领走“你的孩子”(情绪)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非抱怨外在因素
接着,将自我意识从中抽离出来,去观察你的痛苦
而非体验你的痛苦
并不带着好坏之分去评判这个“痛苦”
而是以造物主的视角去观察它
帮它分析到底内在哪种匮乏感
造成了此刻痛苦的感觉
这个过程就像自己在养一个小孩
很多时候,小孩只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们要做的是透过这个哭声去察觉ta背后的真正需求
而灵魂是通过情绪语言来表达自我
想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
想生气的时候可以可以生气,不压抑任何一种情绪
但在充分体验情绪后,一定要学会抽离出情绪
去挖掘灵魂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不过向内看大法 有一个难点是
大家总是难以区别“大脑的声音”和“内心的声音”
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看哪个声音有“时间观”
内心的“我”是充满智慧的我,知道我只有“当下”
任何意见只针对于当下
且只会发出平和 愉悦 爱 等高频感受的声音
而大脑的“我”是充满智商的我
为了做好了看起来最安全的规划
充满了“过去”与“未来”的线性时间观
让你感受到恐慌、压力、痛苦等低频情绪
角度越全面,越接近所谓真相..
这段摘自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博主关于“我”与“情绪”的观点,我们普遍性通常性的愤怒是因为,我们被事件的表面所迷惑,无法理性的分析出事件真正的痛点,任由事件呈现各种幻象表象来刺激我们的大脑,每个人的大脑就像万花筒,五光十色,比钻石切割面还多,不同的面折射出不同的光彩,所以人其实很难感同身受,你越是想压迫控制你的不良情绪,它越是千方百计与你抗争,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如果我们先放下自我感受,退出事件本身,从演绎视角转变成观众视角,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与内心真正的自我和平对话,体验然后抽离,你让心勇敢面对,心便让你自我疗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