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到办公室,吴能刚坐下,田丽娟小心翼翼的问“听说主任把成绩算出来了?”吴能咽了一口唾沫“是吗?”他没敢问怎么样,俩人默契的不再说话。
不出意外,5个英语老师,田丽娟依然倒数第一,吴能倒数第二,和李艳丽的差距6.7分,加上前2次的月考,这已经是第3次了。受辱的事情,不管经历多少次,都不会适应的;受辱的事情,不管你心理准备多么充分,都还是苦不堪言。每每考完试后,吴能都有种“为人做嫁衣”的感觉,就是因为自己和田丽娟的成绩如此低,人家的成绩才如此高!
下午第四节,主任找他两谈话,单刀直入“你们两个就是瞎鼓捣!那些掉车尾,考10分和考40分,对你们的考核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都说过多少遍了,抓优生,抓优生!你们看看成绩单!”主任指着平均分说“成绩都差不多,你们再看优生分,人家班里孩子头几名能考90分,你们的才75,这能行?
优生就像花生,你越压榨出油越高;倒数就是碎布头,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甭多看他们几眼。一个班的前1/3是优生,算出平均分,取值X,全班学生(除后4名)的平均分取值Y,教师的考核成绩为(X+Y)/2。优生的成绩在最终的考核中算了两遍,一句话,得优生者得天下。
在这样的算法下,只要不是傻子,当然先抓优生。你们两个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方向走反了。平时就不该抓那些掉车尾,甚至35名开外的,连管也不用管,可怜的他们,成绩出来,谁可怜你了?你们知道,今下午,校长拿到成绩他说了什么?‘教学不中用,干什么也不行!’你们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尽快成长,机会不多了!”主任的教训,“话糙,理不糙”,在这样的教育机制下,一个小小的老师,能怎样?
晚上有课的吴能,再没心思吃饭,干脆留在了办公室,闲时爱看的美国大片,现在连开电脑的心情都没有了。学生都去吃饭了,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是不远处餐厅里学生们遥渺的吵闹。
晚风吹的窗帘忽上忽下,大亮的天空,一弯隐约的月亮,似有还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会后。”不管事情如何糟糕,这一天总算要过去了。不一会,晚上有课的李艳丽急匆匆推门而进,吴能正不知道怎么打招呼。“小吴,早来了?”“啊!你也晚上有课?”“唉。”李艳丽叹了口气,“没办法,你不来他们没静下来的时候。不像你们男老师,能镇住。”说完,夹着课本,急急走了。吴能从她脸上似乎看出那种掩不住的喜悦,也很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不管学生考的如何,课还是要上的,一名老师就像演员一样,不能把生活情绪,带进课堂。
吴能上课路过4班,刚好碰上李艳丽发火“都考了些什么呀?我用脚丫子都比你们打的好!李胜业你过来,10号的学生,考68分,我讲了10遍的题目,你都当饭吃了,拉出来了?”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毕晓华,你更好了,平时说你两句,还得瑟的耿耿头,瞅瞅,72分。”啪啪,左右开弓。吴能从后窗户瞟了一眼,全班学生吓的跟猫一样,翻书的声音都响如轰雷,李艳丽眼神冷如冰霜,脸上的肌肉愤怒若阎王,连吴能都不敢望第二眼。学生在她的手里如同一块排骨,肉吃了,敲骨吸髓,把所有的“潜能”都压榨出来,汇集成一分分的成绩。
隔这2,3班,吴能就听见一班里人声嘈杂,学生们没有一点考砸了后的羞耻,真是像主任教训的“说一万遍,不如一棍子打”。气的吴能紧抢两步,推门就想骂,可门扣的严实,一把没推开。
吴能一脚上去,“哐”,如豹一般跳进去,坐在最前面的刘杰顺没反应过来,还在回头。吴能像拎小鸡一样,拽着他脖领子,提溜起来,桌上的书“哗啦”散了一地。吴能一把,按他在墙上,脚都离地了,“啪啪”两记耳光,刘杰顺脸上瞬间俩红手印,没有一声哀嚎,没有一个反抗动作,嘴巴张的老大,眼睛里的恐怖爆涌出来,全身不自主的颤抖着。
吴能再次举起手,刘杰顺本能的闭上眼睛,不知觉的,眼泪逃也似的,滴落下来。一瞬间,吴能仿佛听见泪水落地的轰鸣,他的心突然一阵抽搐,手再也落不下来。似乎过了好一会,吴能才使最后的力气对坐在地上的刘杰顺说“还不把书收起来!”转回身,孩子们没有一个敢抬头的,课还怎么讲啊?“自习”。
坐在讲桌前,喘着粗气的吴能,脑海里乱成了一锅粥。背课文比赛上机灵可爱的刘杰顺,运动会上刘香吃糖的甜蜜,调皮捣蛋的唐明,刚才的暴力行径……奇怪的是,刚才的事,竟然模糊起来,自己怎么就把刘杰顺按到墙上了?打了他几下?抬头,刘杰顺桌上的书挡住了他的脸,只半漏着的肩头,微微颤抖。
想起,不久前,刘杰顺在课文背诵中的努力,自己还大加赞扬,现在却如仇人般,连对视都不敢。正想着,刘正的凳子,往前挪挪,“知拉”一声,别人没有看的,他自己惊恐的抬头望望,好像犯了多大的错。
一只不知名的大草虫,绕着灯棍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碰来撞去,在它看来只要冲进这“正大光明”,鲜花野草,接踵而至;愚蠢的虫儿啊,这光明,无论多么诱惑,最终要的是你的命啊!脑海频闪的各种杂乱的镜头,其中反复回绕着“这都是为他们好!”也只有这句话,能使内疚少一点。面前的成绩单一目了然,自己教的平均分和人家有差距,优生差距更大。
“得优胜者的天下!”“你可怜了他们,谁可怜你?”“掉车尾,就是碎布头,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这些无懈可击的箴理名言如一筒筒的炮弹发发击中自己的自尊虚荣,决定吧,有什么好犹豫的,迈出去这一步,万事皆休……但似乎在记忆的深处总有一个声音,虽然微弱,但每每到了抉择的时候,都跳出来“捣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