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昨天我和大家探讨了企业环境下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类别,今天我开始就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大家进行阐述。
引子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也就随之诞生了,只不过早期的知识并没有通过可识别的媒介表达出来,而是印刻在我们的大脑和基因之中,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早期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总结出来的生存结晶,也是在人与自然的激烈交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不知道牺牲了我们多少的先驱。
正是由于这些知识,我们人类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界中脱颖而出,击败了尼安德特人(即使我们仍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比如:
我们总结出了各种捕猎方式,发明出各种捕猎工具,能够捕到哪怕是最为凶猛的动物,使自己不会饿死;
我们发明了最原始的衣物,建造了最原始的房屋,让我们有了自己的避难所,不再害怕外界的侵袭。
而从文字诞生之日起,知识便有了表达和传播的媒介,从我们的意识大脑中“走”了出来,在各类物理媒介之上“安家”,这些媒介并不会随着我们的肉体消亡而消亡。
正是因为这些媒介,知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我们能够从流传下来的文字中,找到当年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了解过去的一些智慧产物是如何而来,让我们一代代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知识的创造,从而又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了知识遗产,如此循环往复。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知识,知识永远是浩如烟海般的存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各类知识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人人都是知识的贡献者和使用者,过去我们感到惊叹的各式大部头百科全书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在知识量级和知识更新速度上也早已力不从心。
但就在这样的知识大爆发背景下,很多企业和个人却未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正在不断流失,这样既可怕,又可悲。
在上一篇中,我提到了四种重要的知识类型,但在实际的职场环境中,还有大量值得沉淀下来的知识。知识管理工作越早开始,能够沉淀下来的有用知识也越多,能够提供的价值也越大。
下面,我就基于知识管理方法进行展开。
知识管理意识
在正式进入知识管理方法的阐述之前,我先和大家聊一聊知识管理的意识。
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其关键前提就是企业能够自上而下重视知识管理。这样的重视表现在: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逐步推广知识理念;
在企业文化中形成“贡献知识、分享知识、应用知识、优化知识”的良好氛围;
中层管理和基层员工能够上下齐心,密切配合企业的知识战略,人人都能重视知识管理,并能在日常的工作中真正践行知识管理理念。
如果能在意识层面真正重视知识管理,甚至将知识管理的基因融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那么才能谈后续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谈后面更为长久的“实施工程”。
是的,知识管理体系一旦建设起来,这才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后是否能够成功,是否能够给企业真正带来益处,还是需要依靠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
这就有如战国时期的各种变法,有些变法能够成功,并长存下去,如商鞅变法;而有些变法则在变法者的肉体消亡后即告失败,国家也逐渐衰亡。
在一些知识管理工作已经风生水起的企业中,往往已经配备了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体系,并使其得到良好落地。
而知识管理并不仅仅是这一团队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企业通力合作,使每个人都能够养成分享知识的意识,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再配合知识管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才能达到理想的知识管理效果。
知识识别
目前正处于知识大爆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企业都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其数量级也是前所未有的。
而由于没有好的知识管理的意识,这些知识往往并不为人所见,因此会造成大量流失。有些知识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回来。
当我们有了知识管理意识之后,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分辨出对企业真正有用的知识,从任由知识流失的“全减法”,到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做局部的减法,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判断知识是否对企业有用,那么就需要我们对企业和团队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思考:
什么样的知识对战略的执行是有用的?
什么样的知识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知识能够赋能业务发展和团队发展?
什么样的知识能作为最佳实践,提升各业务的执行质量和效果?
什么样的知识符合重要但不紧急的特性,能够为企业长期发展赋能?
除了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的知识外,每一位中层管理者还需要从团队发展角度出发,思考哪些是对于团队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型知识,哪些是能够提升团队能力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从“知识架构”开始和大家继续进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