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四十七章 贤才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一章中韩非子主要讲了三个坚持依法治国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作“伊尹得之,汤以王;管仲得之,齐以霸;商君得之,秦以强。”意思是伊尹掌握了法术,实行赏罚,商汤因此称王;管仲掌握了法术,实行赏罚,齐桓公因此称霸;商鞅掌握推广法术,实行赏罚,秦国因此强大。这三位贤人的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懂得依法治国的原理,第二是明白国家律法的核心—赏罚。韩非子对他们的评批很高,说他们“皆明于霸王之术,察于治强之数,而不以牵于世俗之言;”意思是他们都精通成就霸王的法术,熟悉治国强兵的方法,而不拘泥于世俗的说教。不拘于世俗的说教这一点很重要,只有创新才会突破,才会精通霸王之术与治国强兵之法。韩非子所说的世俗之学就是惠爱治国论,让君主用仁义爱心来治理国家。我们在前面讲过惠爱治国的结果就是国破人亡。韩非子的第一个评价是说贤者的实才学识。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从三位贤者在世的年代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国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只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越来越显示出治国的优势,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秩序成了社会运转的基础,制度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成为国家运营的基础。也许,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依法治国有可被其它的治国方略所取代,比如AI技术远超于人脑后,治理国家的就不再是人类,治理依据也不再是国家法律,可能是一堆程序。
韩非子时代,正是法家依法治国论逐渐掘起的时期,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正全力推进学说在各国的落地。他举了三个实列,并对他们进行了评价,第二个评价是“适当世明主之意,则有直任布衣之士,立为卿相之处;”意思是他们符合当代君主的心意,就会由布衣之士直接得到任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评价贤士的谚语,这些谚语其核心思想都是“实用主义”,就是说贤者应势而生,应势而为。如,贤士择主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韩非子的第二个评价就是这个意思,伊尹、管仲、商鞅的学话与主张都符合了当代君主的心意,比如秦孝公就想富国强兵,而商鞅的学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里,他就排除干扰,坚持变法,结果秦国从些走向强大。韩非子的第二个评价是说贤者的智慧。中华民族五千的历史,是不断奋斗发展的历史,所形成的文化都具有实用主义色彩,都是在不同的阶段用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
韩非子的第三个评价“处位治国,则有尊主广地之实:此之谓足贵之臣。”意思是他们处在卿相的位置上治理国家,就能收到使君主尊显、领土扩大的实绩:这种人才称得上值得尊敬的大臣。韩非子的第三个评价重点在说贤者的实效,首要就是要让君主尊显,其次是国家强大,只有这样的臣子才称得上的尊敬的大臣。尊主与广地是相辅相成的,尊主就要广地,广地了自然就尊主了。韩非子的第三个评价是说贤者的品德。有德之臣,不会卑主显己,不会居功自傲,更不会僭越营私。
《适当世明主之意,则有直任布衣之士,立为卿相之处;处位治国,则有尊主广地之实:此之谓足贵之臣。》
在公司管理中,人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聘用高端人才,老板应该按韩非子的三个标准来衡量,第一确有实才:皆明于霸王之术,察于治强之数,而不以牵于世俗之言。第二要有智慧:当世明主之意,则有直任布衣之士,立为卿相之处”适应能力强,情商要高。第三是要有德:处位治国,则有尊主广地之实:此之谓足贵之臣。实才用来解决问题,智慧用来解决生存,品德用来解决发展问题。
这三个标准是相乘的关系,切记,三个达标方为贤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