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雍也篇第二十: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雍也篇第二十: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21:58 被阅读1次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章,很有名。有人说孔子说这句话是指学习,也有说是指修养品德。但细思之,无论对一切学问和事业,都适合,都有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由浅及深。

            首先,知之,这是基础。对待一切学问或事业,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去了解、掌握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这个道理。一切都是从起点出发,从点滴做起,发愤努力,做到“知之”,这是第一层境界,也是最基础的境界,要想有所成,必经此境界。在这一境界里,谈不上喜好,更谈不上乐之,有的只是更多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长年累月的坚持。

            其次,好之。做到了第一步“知之”,是否就够了?不够,远远不够,这仅仅是基础。在“知之”的境界里,做到这一点,更多地是靠个人的坚强毅力,还未从心理上喜好它。或者说,在变压器之”上还未做到真正全面了解,不能真正了解,就没有可能会真正喜欢的;此时,不思进取,是无法达到好之的;必须抱有一颗不满足之心,继续深研,钻研透彻,彻底掌握,才会好之;到了“好之”这一种境界,对其可以说是完全“知之”了,从心理上有熟悉感,对其觉得更亲近,然后必然喜欢,有了兴趣。此时的坚持,毅力的影响小,兴趣的影响大,因而自身主动性发挥得更充分。

            最后,“好之”弥久,必然“乐之”。这是最高境界。到了这一种境界,对其能完全体悟,更能内化于心。可以这样说,到了这种境界,是一种痴迷,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痴”,可以做到对外界一切毫不在意,一心乐在其中。甚至可以说,到这一种境界,已经不需要付出毅力来坚持,也不需要兴趣来引导,有的更多是如日常饮食般的自觉,缺少不得。也只有到这一种境界,才会有大成,甚至于大成不期然而至。

            这是孔子提出的三种境界,我想也是他多年的学习心得吧。他提出来,是想告诉学生,对求学问道的应有的态度,必需的努力、学习的过程,希望弟子由此可以登堂入室,终有大成。三境界,必须一级一级地攀登,每一层都要做到极致,方可进入下一级境界,丝毫跳级不得。所以宋张敬夫说:“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总之,任何事物,起始总是辛苦的,需要靠毅力坚持的,达到最高境界,便不再有苦,只有乐,是有成就、有收获之时,此时便是“乐在其中”这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雍也篇第二十: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lw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