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之母慈子孝

作者: 小心方可舒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8-02 23:2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张寿平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顾、对左邻右舍的友善,是全体村民有目共睹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张寿平,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姊妹五人),能吃饱饭,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要想吃肉只有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才能吃上一次。张寿平虽然馋得直流口水,但孝顺懂事的他,每次都是让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先吃。母亲看他那么懂事,有时也会趁他不注意,悄悄往他碗里藏上一两片肉。当他发现后,想再次夹给母亲吃时,母亲只能假装嫌弃不肯接受,张寿平才会“被迫”把肉吃下去。

1980年,全国上下实行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张寿平刚满14岁。虽然姐姐张寿仙已辍学回家,但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作为家中长子的他,看到父母为了他们姊妹五人能吃饱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决定放弃学业回家种地,为父母分担压力。

当张寿平向父母说出自己想放弃学业回家种地的想法时,父亲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去意己决的张寿平,只好偷偷把课本烧了,逼迫父母同意他的决定,父母拿他实在没办法,只好勉强同意了他的想法。

土地承包到户后,下地干活的时间不再统一,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十四岁的张寿平,为了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多休息,更是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多收粮食,多养鸡猪牲畜换钱。没几年时间,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转眼,张寿平就长成了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姐姐已经出嫁,弟弟妹妹已陆续长大。张寿平开始寻找女朋友,准备结婚成家。

村里的俏姑娘白忠莲,看张寿平是个孝顺能干的好小伙,主动向他暗送秋波。在左邻右舍的撮合下,两人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三年后,弟弟也长大娶了媳妇。按农村的老规矩,兄弟两个都娶了媳妇,就该分家过日子了。

在那些年代的农村,一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爷爷奶奶爱的大孙子,爸爸妈妈爱的老幺儿”。按理说,分家时张寿平的父母应该与小儿子一起生活,但是,父母肯定的说要与张寿平同住,因为父母知道张寿平从小就孝顺,能吃苦耐劳,会照顾人。与他一起生活,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张寿平还真是没让父母失望,土地承包到户后,张寿平充分利用地处热区,土地广阔而肥沃的优势,种植热带水果和冬早蔬菜。几年时间,就在村子里盖起了小洋楼,还有了一些存款。

挣了钱的张寿平,始终没有忘记对父母的孝顺,他一直坚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直教育弟弟妹妹和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一定要懂得尊老爱幼,与人为善。

生活好转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让父母过上几天舒服的小日子,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享清福。生了两个女儿后,就劝说父母在家带孩子,挣钱的事就交给他们夫妻俩。

母亲虽然同意在家带孩子,但也没闲着,每天夫妻俩干活回来,都是坐下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把家里的鸡猪牲口也打理得井井有条。父亲根本闲不下来,每天都帮着张寿平夫妇一起下地干活。

遗憾的是,父亲在76岁那年,因病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他们。父亲走后,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吃不香,睡不下。张寿平当心母亲气坏了身体,就带着母亲到远嫁外地的妹妹家玩耍散心,一星期后,母亲的身体和脸色都恢复了很多,母亲当心外出玩耍久了,影响家里的农业生产,才催促他赶快回家。

回到家后,张寿平也不忘经常抽时间陪伴母亲,陪她一起回忆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陪她一起展望幸福的未来。给母亲梳理头发,为她修剪指甲,还给她捶肩揉背,给她讲新时代的国家政策。一个笨手笨脚的农村小老头,把伺候母亲的细活做到了极致。

母子俩的感情也因此得到了升华,儿子外出不报告,回来肯定是一顿“臭骂”。母亲在家不好好照顾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儿子回来也会非常不高兴。

一个雷雨交加的傍晚,张寿平因为雨太大在地棚里避雨,没能及时回家,母亲就一直站在家门口等候,路过一个村民,就要问有没有见到他的儿子寿平。当儿媳妇和孙女们都收工回到了家,还不见寿平,老人家偷偷的流下了眼泪,儿媳妇做好饭菜,让她回屋吃饭,并告诉她寿平没事,雨停了就回来了,可她还是迟迟不肯回屋。

张寿平回到家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当看到母亲因为在门口等待自己回家,一直不肯回屋吃饭,身上的衣服已被雨水淋湿时。张寿平才真正意识到母亲老了,老得像个孩子。

从此,张寿平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每天一日三餐,身体好坏他都亲自过问,绝不落下每一个细节。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张寿平到母亲房间叫她吃饭时,听到母亲的语气有些不对劲。细问之后,才知道母亲肚子痛,而且几天前就有些微弱的疼痛感,只是母亲眼看寿平平时太忙,没好意思开口告诉他,顾虑儿子当心自己的身体。

饭还没吃完,母亲就痛得脸色苍白,不一会儿就昏了过去。张寿平只好叫乡上的救护车送母亲到县医院救治。可做完全身检查,也没检查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疼痛。急得满头大汗的张寿平,立刻叫已经参加工作的女儿送奶奶到市里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母亲患得是急性肠坏死,必须立刻做手续,切除已经坏死的肠子,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张寿平毫不犹豫的就在手续单上签了字。

当兄弟姐妹赶到医院时,都有些担心母亲的身体,因为母亲已经八十岁高龄了,当心承受不往手术带来的折磨,当心下不了手续台,当心白白的浪费钱财。

可作为长子的张寿平,坚信母亲一定能救回来,一定能平安度过“鬼门关”,那怕是倾家荡产,他也绝不放弃对母亲的救治。

在张寿平的一再坚持下,母亲终于顺利推进了手续室。大门关上的一瞬间,张寿平这个粗壮的农家汉子,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手续做了十二个小时,张寿平在门口等了十二个小时,一分钟也没离开过,因为手续室里的母亲牵动着他的心。

老天保佑,母亲顺利被推了出来,当医生告知家属,手续非常成功时,张寿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紧紧的拉住医生的手不肯撒开。

母亲在医院住了一个多用,张寿平就在医院里陪伴了一个多月,守在医院为母亲端屎端尿,给她翻身,为她揉肩捶背,喂她吃饭,有时还给她讲讲故事。在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下,母亲终于康复出院了。

回到家后,他召集了兄弟姐妹五人,还有孩子们开家庭会议。专门研究母亲的照顾和抚养问题,因为82岁高龄的母亲,身边一刻也不能没有人照顾。他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有限,只能轮流照顾。还好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就嫁在村子里,他和弟弟都有事外出时,两个女儿也可以轮流照顾母亲。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下,如今已经84岁的老母亲,还能拄着拐杖在村子里自由活动,与张寿平的坚持和孝顺是密不可分的。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 母慈子孝之开端

    第一次发现,原来母慈子孝也可以两个小时做这么多事情,效果比往日的河东狮吼好多了,于是两个人Kiss一遍又一遍他才去...

  • 2017年10月24日晴

    中国秉承千年文化,百善孝为先,母慈子孝,今天下午宝贝回家跟我说老师说要给爷爷奶奶洗脚,捶背,捏腿,我说好呀,正好是...

  • 母慈子孝

    吾家有男,舞象之年, 在外求学,母心常念。 想其为胎在腹,历经艰险, 幸得天佑,吾儿得安。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 ...

  • 母慈子孝

    今天去看望了父母,被父亲的悲伤,感染到了,一天的心情都不太好,我安慰父亲,但心中另外一个声音又说,父亲有权悲伤,是...

  • 母慈子孝

    “吃。”“快吃!” “是不是连张嘴都不会啊,废物!” 这是叶幸最早的童年记忆, 在往后的时光里,所有记忆都是满满的...

  • 母慈子孝

    不磨人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拥抱][亲亲] 一磨人时,鸡飞狗跳,乌嗷喊叫[咒骂][疯了] 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

  • 母慈子孝

    放学后,我轻松去接娃放学。因为早晨我和老公送娃去幼儿园时,娃格外高兴。或许是这几天我忙的顾不过来的缘故,所以,格外...

  • 母慈子孝

    儿子休假几天,带老婆孩子回老家看老母亲,家里人都非常热情,于是短短几天仅仅是会亲访友都不够安排。儿子把最后一天空出...

  • 母慈子孝

    母慈子孝,才有一家和睦。 人在社会,冷暖在外,带着面具,裹着盔甲,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需谨慎,一根弦,始终拉直,即...

  • 母慈子孝

    今天周末,也是孩子在家的最后一个周末,过几天就要回学校了。 下午托人买了螃蟹,母子二人就在厨房忙碌起来了。不一会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善孝为先之母慈子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mp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