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反思令亲子教育
交流的密码:正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行为

交流的密码:正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行为

作者: 石头聊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08:46 被阅读295次

    本文导读: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敢正视孩子真实的情绪吗?而又为什么不敢正视!?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吹吹风,听听自己的内心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惹恼我们,我们的愤怒会抑制不住的被激发,然后控制不住的向孩子发脾气。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而且总是重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去游玩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作业的时候......

    我们清楚的知道,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一定要先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问题,没有好的情绪,行为就会失控,即便再好的道理也变得毫无道理。

    但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常常不能正视孩子的正常情绪呢?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敢不敢面对挑战

    家长都希望孩子每天都能快快乐乐的,有什么负面的情绪也能够被很快的化解,基于这样一种奢望,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常会采用否认、美化和压制的应对方式。

    比如,孩子受到了老师不公正的对待,情绪非常低落,当和家长诉苦时,家长可能会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你上课捣乱了!”“是不是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等等。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辨识,很多父母会很聪明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安抚他。但有些时候,当父母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时,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本来计划了好久的野餐,因为下雨不能正常进行了,孩子这时候很沮丧,甚至会难过的哭起来。

    不能出去玩,自己情绪本来也不好,对孩子的这种火上浇油的情绪,就会很不爽.

    此时,我们会不自觉的去打压孩子的情绪“哭什么哭,下雨了,谁都没有办法,哭有什么用,不要哭了,听到了没有……”

    其实难过很正常,打压孩子正常的情绪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情绪上很拧巴的人。

    这种情绪上的压抑,大量的体现在辅导孩子做作业上,在此不再举例,家里有刚刚入学的孩子都深有体会。

    这是一种惯性的思维,如果我们不进行自我的省察,很容易将它们用到日常生活中,时间久了,这种力量能把任何人塑造成压抑型人格,不要小看它的力量,当正常的情绪总是得不到理解和正常的舒缓时,人容易变得偏执或者是怯懦。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有时需要静一静

    出于人的本性,任何人都希望被“看到”。

    “看到”在这里是打引号的,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大意是,任何人都希望被关注、被爱,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回应,即便他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举个跨度很大的例子,当年911事件后,如果有人先于本拉登出来承认,说那是自己干的,你想拉登会高兴有人替自己顶罪了吗,他一定会跳脚骂街,认为自己的“功绩”被人抢了。

    任何人都希望被“看到”,这是出于人性最根本的自恋。

    自恋,简单讲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行为、思想等的迷恋。自恋能激发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但过度的自恋也限制了我们对自己客观的认识。

    孩子的这种自恋更加强烈,他们总是希望父母围绕着自己,也总是希望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被看到,被感受到。

    我们讲一个从心理学家武志红那里听到的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坐高铁,每次看到迎面的火车,孩子都会兴奋的喊:“妈妈,看,火车”,妈妈总是回应说,“啊,火车,妈妈看到了。”重复了几次后,妈妈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对孩子说:“妈妈看到了,妈妈也很兴奋”。听到妈妈这个反应,孩子愣了一会儿,盯着妈妈说:我爱妈妈。

    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我们被看到时,就感受到了爱,并且这份爱是你理解了我,而不是我要全部表达后的索取——那样就显得不太值钱了。

    这种特质不仅限于孩子,我们也总是希望,最亲近的人能够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绪,而不需要自己全部表达出来。

    妻子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来和你诉苦,当你了解到这其中也有老婆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处理妻子当下的情绪?

    男性出于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常常会自然和老婆分析当时的各种利弊,去摆事实讲道理,“以后这种事情完成不了,就先和领导打声招呼,打好提前量,和领导提前沟通……”。

    很显然,这是一个糟糕的做法。最好的办法是,和老婆一起骂老板一顿。

    因为道理说出来并不难,但情绪就必须要有人懂。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好奇是我天生的性格

    不幸的是,这份理解别人的能力并不容易获得,而我们和孩子,又都没有养成向对方敞开心扉的习惯,甚至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去感受。

    因此,当孩子发出一个错误的行为时,我们又以一个错误的方式去应对,这就进入到了一个死循环,问题最终陷入到困局,当困局发生时再以牺牲孩子的情绪,将问题拧巴的解决掉。

    面对孩子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用这种单一的模式进行处理,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只能像我们一样,继续继承着从祖辈传下来的应对情绪的单一模式。于是,整个家族便陷入到了不可避免的轮回中。

    发泄情绪的人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之后他们的情绪就得到了平复。

    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学会了更高级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们就不再会像我们之前那样傻,以意气用事来应对意气用事。

    当然,处理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暂且提供一个方法供你参考:

    充分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父亲对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用爱去包容妻子,然后再经由妻子将这份爱传递给孩子以及这个家。而只有父亲本身成长了,才能够消化掉来自妻子和孩子身上的那份负能量,在包容的理解下才能化解为一种正能量,然后将它们以更好的方式反馈给自己的家庭。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每个人都希望被“看到”,尤其是孩子,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我们要避免情绪上的打压、否定和美化。要承认孩子的情绪,只针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并且我们也知道只有在情绪平静的情况下才能和孩子讲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方式一直在我们的家族中不断延续。文中在最后提到为什么要充分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希望你今天有收获,我们下节课见。


    文中漫画均得到作者汐沥的授权,再次表示感谢!

    让我们随着这只特立独行的猫,进行一次自我成长之旅。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请看《开篇:为什么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南宫无争:看完文章想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两性关系中,女人总是希望男人能准确地猜到她心里想什么,然后给她适时的急需的爱。能猜到的就认为这个男人爱她,反之就是不爱。我自己谈过3个男朋友,相亲42次,又接触了不少婚恋问题的来访者,基本男人都觉得女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作”。有个男性朋友说得很直白:愿意研究你想要什么的男人可能只想上你,而你开口要就能给你的男人才是想娶你!一样的意思我老公也说过,他最喜欢我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矫情”!我从来不让男人猜,我想什么都是主动直接说出来,说到确认对方懂我意思了再看他反应决定下一步是和是离,干脆利索。那些喜欢让对方猜的女孩儿就和孩子的心理差不多,认为“你爱我就应该懂我!”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就算“共情”也不是充分全面的“懂”,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会共情呢。我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告诉他“不要指望别人能懂你,你想要什么直接说出来。与其自己大哭大闹让别人反感,不如直接说:我因为……而委屈,因为……而愤怒。情绪就像天上的云,留不住也赶不走,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任其去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情绪上,而是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绪谁都有,但更多的时候情绪都对生活起到的是阻碍作用,你越在意它,它对你的破坏力就越大!”与其父母自己读懂孩子的情绪,不如鼓励孩子自己把情绪说出来。
        石头聊家庭教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宫无争 小作怡情,大作伤身!有道理:+1:
        南宫无争:@石头聊家庭教育 也许是经历造成了你我观点的区别,但你的观点我不排斥。这更像是撒娇的状态,得用对人,如果要求所有人都要能猜透自己那就有些问题了。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石头聊家庭教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宫无争 真没想到你会写这么长,感谢你的分享!不过我个人的观点和你略有不同,我觉得人既可以感性也可以理性,既可以不全部说出自己的想法依赖别人的关心,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直白的告诉对方。人总是非常复杂,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要男女结合在一起,也许那是另一种让自己走向完善的路径,最后到我们年老时也许会发现,不管男女我们越来越趋同:blush:
      • 小小呆瓜625:孩子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如耍脾气,哭闹等,是为了让父母看到,注意到他。这时候父母该首先处理的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利用共情和同理心帮孩子把不良情绪发泄出去,等孩子心态平复后再理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定要读懂孩子行为信号背后的原因,再解决问题。否则一顿劈头盖脸的责备后孩子的情绪发泄不出去,就会越积累问题越多。
        石头聊家庭教育:@小小呆瓜625 有道理:+1:,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本文标题:交流的密码:正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rgzftx.html